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关于忘情我想说庄子:唯有忘形与忘情,才是消除人生悲剧走向逍遥的解脱之道

题目:人生的折磨不是来自现实,而是来自对现实的不满和抵抗!

庄子是残疾人吗?这本来就不是问题。

但在庄子的寓言中,他笔下的残疾人却比正常人拥有更多的欢乐,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们是神全而形不全的得道者,是那个荒凉焦虑的世界中自得其乐的人。

庄子为什么崇拜残疾人,难道他是一个残疾人?

事实上,庄子虽然贫困交加,但他的身体很正常,他是在那个荒谬的世界中,活得风轻云淡的人。

他拒绝进入尘世的繁华,他视凡夫俗子痴痴追求的富贵荣禄为弃履,他喜欢孤独地生活,孤独地思考。

他喜欢在园子里看花看月,看螳螂黄雀,然后讲让我们后背发凉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他喜欢在濠水的岸边垂钓一竿风月,他喜欢在桥上看鱼翔浅底的快乐,那一刻,庄子就是一条快活的鱼;

在哲学家庄子看来,鱼的快乐当然可以与我的快乐同在,而在辩论家和逻辑学家的惠施看来,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在辩论上,庄子输了,在哲学上,惠施输了。

庄子的世界,有谁能懂?

其实,和惠施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懂庄子。

庄子是中国思想家中最孤独思索最玄远的哲学家。

当我们沉浸在喜怒哀乐的生活,羁绊于锅碗瓢勺的俗世的时候,庄子却在思索人类的困境,苦苦寻找消除人类倒悬之苦的解脱之道。

那么,到底谁才能与庄子心有戚戚焉?

是他笔下那些形体残缺不全但精神超凡脱俗的残疾人!

庄子在《德充符》中,为我们刻画了一组残疾人的群像。他们在黑暗的社会中,有的被砍了脚,有的被砍了腿,有的天生丑陋,有的身体器官错位。但这一群残疾人,却最能体悟大道,最能参透生死,最能深刻地审视命运,他们是一群看淡了生死看透了人生的人,是一群在命运的重压面前,以无所谓和无所畏的心态,顺应自然的安排,“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

在《德充符》中,庄子用寓言的形式,集中写了几个残疾但已经得道的人。

鲁国的王骀,是一个被砍掉了脚的残疾人,但他在鲁国开办私学,其教学规模甚至超过了孔子。他“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根本就不教什么,但是学生们却收获满满。连孔子都要拜倒在他门下。按照孔子的说法,王骀已经看透了生死荣辱与得失,他不会随着物的变化而变化,只是牢牢把握着自己的宗旨。这就是静心看待一切,以一种心如止水的姿态,惯看秋月春风。“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人在流水面前是无法照见自己的,只有在一潭静水面前,才能看见自己。所以说,唯有心静、心净才能关照自己的生命。王骀就是这样一个不随物化而以静照心的得道者。

申屠嘉也是一个被砍掉了脚的人,与郑国的名相子产是同学。子产却以与他一起出入为耻,经常耻笑他。而申屠嘉的一番话,却让子产羞愧难当。申屠嘉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命运的安排的,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人来到世上就像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如今你跟我心灵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却用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

申屠嘉简单的语言,却指出了人类的关于对命运对困境的思考——人类活在无处可逃的境地,唯有灵魂才能得到解脱。

鲁国的叔山无趾同样被砍掉了双脚——看来,庄子的时代统治者最喜欢砍脚,做鞋子的企业主恐怕是要破产了。

叔山无趾去见孔子,孔子竟然嘲笑他,但叔山无趾的一番话,由让孔子羞愧。

鲁国的哀骀它是一个形貌特别丑陋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却成为鲁国上下崇拜的偶像,男人喜欢同他做朋友,女人争先恐后想嫁给他,鲁哀公和他相处一个月,就要把国事托付给他,但哀骀它却走掉了。

还有一个跛脚、驼背、无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反倒认为其他人不正常了。

一个患了大脖子病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反倒认为脖子细的正常人不正常了。

庄子最后说,“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所以,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人们不会忘记所应当忘记的东西,而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东西,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

我们本该忘记的,却时时挂在心上,我们不该忘记的,却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这是多么深刻的预言啊!

事实上,庄子崇拜这些残疾人,是大有深意的。这些形体上残缺的人,他们却拥有最丰满的心灵。在庄子看来,真正能实现逍遥之道的,有两条途径,一是忘形,二是忘情。就是忘掉身体的存在,忘记物质世界的种种不堪,忘记那些引起你快乐与不快乐的东西,真正做到与物俱化,万物齐一。如同庄周梦蝶一样,你不必在乎你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你只要能在暖阳下上下翻飞感受自由的灵魂,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的身体永远无法获得不朽,而灵魂可以。所以庄子借孔子的话说,一群小猪在吃已经死去的母猪的奶,当过了一会,小猪都惊慌失措逃走了。庄子说,小猪爱的不是母猪的形体,而是在母爱这种精神支配下的形体。所以,逍遥与容颜无关,与青春无关,与形体无关,关乎的是自由的活泼的精神。即使是身体残缺的人,照样可以拥有高贵的自由的灵魂。

一篇《德充符》,完整地体现了庄子的生命哲学。首先是庄子的生命的悲剧意识。庄子说,人生来是不自由的,是无法对抗命运的。我们都在后羿的射程之内,被射中,是必然,不被射中,只是偶然,只是让我们暂时苟延残喘地活着而已。只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才是人生的解脱之道。

第二,体现了庄子的万物齐一的思想。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人无尊卑,我们都是自然大道流行中的一粒微尘而已,所以,人生中喜悦与哀伤,繁华与落寞,是非与荣辱,无非是一阵清风一场烟云而已,他们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在得意的时候不必癫狂,在失意的时候不必绝望,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我们都是山谷里的野百合,任何一支野百合,都有绽放生命的自由和权力。

第三,体现的是神高于形的思想。我们的身体是无奈的,永远无法自由和逍遥,而精神却可以。庄子笔下的那些残疾人,正是如此,他们正是依靠精神层面的自由,而跳脱出经验的世界,走向逍遥之境。

人生乃无可奈何的尘网,我们本来无处可逃,但要是能做到忘形与忘情,我们就可能跳出樊笼,走向无功无名无己的无所待的逍遥之境,这也是庄子教给我们的人生解脱之道。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