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西元前》 MV。
当年你听到周董的《爱在西元前》时,里面陌生的名词或许让你一头雾水。但汉穆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苏美女神,充满了异域风情和远古文明元素的歌词令人着迷。
你是否知道,两河流域诞生了第一个农业村落、第一座城邦、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天文历法、最早的交通工具……最早的数学、最早的神话、最早的史诗、最早的音乐、最早的法律、最早的学校等等。
今天硬核读书会和你一起借着周董的这首歌,回访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
20多年前,这首《爱在西元前》火遍全中国。汉穆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苏美女神,充满了异域风情和远古文明元素的歌词令人着迷。其实,这些名词共同指向的是一个已经失落了有2000年之久的古文明,即两河流域文明。
从诞生到消亡,两河流域文明绵延了有3000年之久。她的复杂多元、她的曲折迂回、她的悠久绵长、她的化成天下,都不是歌词提到的那些东西所能概括的。
01
两河流域文明为什么重要?
美索不达米亚,来自于古希腊语的两个单词的组合,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特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富饶土地,其实就是今天的伊拉克。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早期的耕种者逐渐学会了挖掘水渠,汲取河水,修建蓄水池,到公元前6000年以后就出现了小规模的灌溉系统。人工灌溉系统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转而促进人口增长。
然而,这也是一片充满暴力和变化无常的土地,两河既能带来生机,也能带来灾难。
一场暴雨可以在瞬间将尘土飞扬的干燥平原变成泥海,突然来袭的沙尘暴可以瞬间造成巨大的破坏。
金属、石材和木材却极度缺乏。四周高山和沙漠里居住着掠夺性的民族,随时准备劫掠美索不达米亚的平原地带。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便诞生于这片土地最南端的沼泽边缘,即苏美尔地区。
《两河文明三千年》
[法]乔治•鲁 著,李海峰 、陈艳丽 译
大象出版社,2022-3
从刀耕火种的部落生活进入城墙环绕的文明城市生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决定性一步。
苏美尔城邦文明的兴起,就是这样的决定性时刻之一。在全世界所有民族都还在过着朝不保夕、与禽兽为伍的游荡生活之时,苏美尔人已经过上了城市生活,这甚至要比古埃及人都要早的多。
美国研究苏美尔文明的学者塞缪尔·克莱默在其《历史始于苏美尔》一书中,列举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创造的39项人类“第一”:第一个农业村落、第一座城邦、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天文历法、最早的交通工具、最早制作面包和酿造啤酒的技术,另外还有最早的神庙建筑、最早的宗教、最早的药学、最早的数学、最早的神话、最早的史诗、最早的音乐、最早的法律、最早的学校等等。
可以这么说,苏美尔人的创造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石,人类文明的几乎所有元素都能在苏美尔人这里找到源头。
位于土耳其南部的马尔丁省,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之一。/unsplash
以千年为单位,3000年的两河流域文明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千年(公元前3000年代)是苏美尔-阿卡德时代。神秘的苏美尔人讲着不同于周边任何一个族群的语言,早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他们建立的乌尔、乌鲁克、拉加什等城市国家就支配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330年左右,阿卡德人由萨尔贡率领征服了苏美尔城邦,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帝国。阿卡德帝国到公元前2150年就瓦解了,苏美尔人卷土重来,建立了同样短命的乌尔第三王朝。
摄于1932年的巴比伦遗址。/Wiki
第二个千年(公元前2000年代)是巴比伦的时代。阿摩利人创建的古巴比伦王国统治了这一千年的前半段。汉穆拉比即是该王国的第六代王。他征服了两河流域,颁布了彪炳千秋的法典。
公元前1595年左右,兴起于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的赫梯人摧毁了巴比伦帝国。这一千年后半段的历史,因为缺乏史料,模糊不清。加喜特人统治了巴比伦,是为中巴比伦王国。
这张地图显示了巴比伦帝国的版图,一个时间是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的崛起,一个时间是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的死亡。/Wiki
第三个千年(公元前1000年代)是亚述-波斯时代。山地民族亚述人向来是一个强悍的存在。他们在公元前1300年之后渐渐崛起。到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称霸整个西亚,其武力和统治之恐怖,令各国闻之色变。但是,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就瓦解了。迦勒底人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该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制造了“巴比伦之囚”,建造了“空中花园”。
然而,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巴比伦;200多年后,亚历山大大帝又征服了此地。自此,两河流域便失去了政治上的独立,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失去了光辉,渐渐被人们遗忘,成了“失落的文明”。
乌尔城邦遗址。/Wiki
作为原初文明的创造者,天才的苏美尔人承担起了文明教化者的职责。周边的各个民族莫不受到他们的巨大影响。
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来自苏美尔的乌尔城,后来移居到巴勒斯坦,但他的子孙们仍然承认美索不达米亚人普遍信仰的神灵、价值观和习俗。希伯来人的法律借鉴了汉穆拉比法典的“同态复仇”原则。希伯来人相信的大洪水故事改编自早期苏美尔社会流传的洪水故事。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Wiki
与希伯来人一样,腓尼基人也从两河流域文化里吸收了大量的养分。他们信仰的神灵,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美索不达米亚,例如腓尼基的丰产女神阿斯塔特就是巴比伦和亚述的伊斯塔尔。
腓尼基人还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进行了创造性改进,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时候,创造出了由22个辅音字母组成的早期字母文字。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加上了元音。之后,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基础上发明了拉丁字母,奠定了全欧洲字母文字的基础。
当然,除了希伯来、腓尼基这两个“小民族”,像阿卡德人、亚述人、波斯人等西亚大民族,也在文明“基础设施”上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传统,包括文字书写、宗教观念、伦理道德、建筑样式、天文数学、成文法典等等。
可以说,苏美尔人不仅教化了两河流域,也教化了整个西亚地区,甚至连后来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都深受其影响。因此,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变成了全人类共享的财富,而苏美尔人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以及在认识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是我们现代世界依然在追问的问题。
例如,生命和死亡问题。
02
生命和死亡:吉尔伽美什的故事
在两河流域的传说中,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的国王,极其强壮、勇敢和英俊,但也傲慢、冷酷和无礼。为了杀一杀他的锐气,大神安奴就命令阿如如女神创造了一个名叫恩奇都的怪物,前去惩罚吉尔伽美什。
然而,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经过一场大战之后,却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彼此亲吻并建立了友谊”。雄心勃勃的吉尔伽美什并不安分。
他藐视一切,企图征服一切。于是,就带着好兄弟恩奇都去遥远的雪松林攻打巨人胡巴巴。在太阳神沙玛什的帮助下,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成功砍掉了巨人胡巴巴的脑袋。
位于法国卢浮宫的吉尔伽美什像。/Wiki
看着勇武的吉尔伽美什,女神伊斯塔尔心生爱慕。女神要求嫁给他,骄傲的吉尔伽美什不仅拒绝了女神的求爱,而且将女神痛骂了一番:
你只是一个在寒冷中熄灭的火盆,
你只是一个不能阻挡狂风和暴风的后门,
你只是一个浸透主人的水袋,
你只是一只夹痛主人脚的鞋子!
伊斯塔尔被激怒了,她请求大神安奴派天牛去蹂躏乌鲁克城。但是,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合作杀死了天牛,还将天牛的右大腿扔到了女神脸上。
伊斯塔尔Ishtar (sumer Innana)。/Wiki
终于,吉尔伽美什的无礼行为激怒了天上所有的神灵。诸神降下了疾病,恩奇都染病身亡。
恩奇都的死深深刺激了吉尔伽美什。这位生性傲慢而无所畏惧的英雄国王第一次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惧。他是否也会这样死去?他能摆脱人类这种必死的命运吗?
吉尔伽美什不想坐以待毙。他决定去见从大洪水中幸存下来的乌特-那皮什提,向他求取永生的秘密。历经千难万险,他见到了乌特-那皮什提。正是在这个地方,后者给他讲了自己的经历,即大洪水的故事。
他能帮助吉尔伽美什吗?
在《文明》游戏系列中,吉尔伽美什是苏美尔的代表人物。
是的,他向英雄指明了一种生长在深海中的植物,即“生命之草”。吉尔伽美什给自己脚上绑了石头,潜入了深海,采集到了这种植物。
带着“生命之草”,吉尔伽美什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归途。然而,当他在路上靠着一眼泉水睡觉的时候,一条蛇从水中爬出来偷走了仙草。从梦中醒来的吉尔伽美什,看到仙草被偷,不由得悲痛欲绝,这意味着他的永生希望破灭了。
吉尔伽美什接受了现实,他想起了乌特-那皮什提对他说的一番话:
我们要建造房屋,为了永远吗?
河流会永远上涨,造成大洪水吗?
蜻蜓离开了它的壳,
它可以但只能瞥一眼太阳。
自古以来,就没有永恒;
休息者和死者,是多么的相似啊!
这就是吉尔伽美什的故事,也是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主要内容。
古代的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既是虔诚敬神的信仰者,也是脚踏实地的务实主义者,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渴望长生不老,但又很清醒,因为他们清楚,只有神灵才是永生的,对于人类来说,死亡不可避免,这是我们应该接受的现实。
通过吉尔伽美什的故事,他们否决了人类永生的权利。
03
两河流域文明遗产与现代世界
亚述帝国毁灭之后,巴比伦又苟延残喘了6个世纪,与最后的楔形文字文献一起消失在了公元初年。从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时期(公元前3500年—前3000年)算起,两河流域文明至少持续了3000年。
两河流域文明死于僵化和老迈。苏美尔-阿卡德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尊重甚至崇拜传统。
在宗教信仰的加持下,传统被赋予了浓厚的神话色彩。这是两河流域文明可以在3000年里保持凝聚力和连续性的原因,但也是它陷入停滞和僵化的原因。
公元前3世纪,当文明发展水平更高的希腊-马其顿人来到巴比伦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已经过时和僵化的文化。除了那些深奥的天文学作品,这个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无法吸引希腊人。
从萨达姆·海珊的夏宫看下去的巴比伦废墟。/Wiki
亚历山大大帝开创的新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进取精神,对周遭的一切宗教、道德、科学和艺术都抱有一种重新评估的愿望。这样的一个世界里,容不下只有极少数学者才能读懂的文学作品,也容不下逃避理性解释的科学,更容不下不承认怀疑论的宗教。
然而,一个文明的灭亡不可能留不下任何痕迹,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的贡献是无法抹杀的。身处21世纪的我们,也必须向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致谢:
当我们看时间的时候,要感谢苏美尔人发明的“按位”计数系统和六十进位系统;
当我们数着日历望周末的时候,当我们谈论星座命理的时候,要感谢巴比伦人的占星术;
当我们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事业而激动的时候,要感谢巴比伦人发现的基本数学和天文学原理;
当我们欣赏《圣经》里的洪水故事的时候,不要忘记它的原版是苏美尔人的贡献;
当我们学习英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等字母文字,甚至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不要忘记它们的总源头都在两河流域;
当我们赞美“希腊奇迹”的时候,不要忘记,在古典时代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古希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仰仗于两河流域文明的养分,《伊索寓言》的前身在苏美尔-阿卡德,赫拉克勒斯和尤利西斯的原型便是吉尔伽美什;
…………
这个清单几乎可以无限地拉下去。
苏美尔─阿卡德神谱。/Wiki
的确,两河流域没有留下像埃及金字塔和神庙那样的宏伟建筑,它的建筑早已损毁,深埋于黄沙和淤泥之下,但它的立法传统、帝国模式、治国技术、宗教理念、艺术符号等“软件”都在持续影响着后世。
正如法国学者乔治·鲁所言,两河流域文明“塑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也间接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