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动画,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小时候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适合儿童的动画片。
稍微多了解一些的,又会津津乐道近年来在院线大放光彩的《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
其实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41年,在日寇铁蹄下的上海,就诞生一部动画长片,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一、 中国人也能做动画
提起中国动画片,就不能不提万氏兄弟,他们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开山功臣”。
“万氏兄弟”原本有四个人,即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
由于兄弟几个年岁相差不大,聚在一起容易惹是生非,为了让几个孩子变得“安静”一些,母亲特意托人从上海给他们带了一些画册和铅笔、画纸。
这让他们从此与美术结上了不解之缘,而晚上临睡前母亲哄孩子的手影表演,成了他们对“动画”最早的认识。
长大之后,他们兄弟分别从上海和南京的美术学校毕业,在万籁鸣的带领下,先后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美术工作,为图书绘制插画。
1920年前后,美国的《大力水手》、《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动画无声片传入中国,这让万氏兄弟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之前虽然根据中国传统的皮影戏,自己摸索着在硬纸板上演“纸板影戏”,但是看着外国电影中,画笔下的人物动起来的样子,他们立即动了心思。
万氏兄弟给欧美的动画制作人写信,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技术指导,但是信寄出后却石沉大海。
国外公司无视,反而激起了万氏兄弟的斗志: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创作出动画电影了?
原本只是好奇,这下更增加了为中华民族争气的理念,在老大万籁鸣的带领下,兄弟几个走上了破解动画之谜的坎坷道路。
国外的动画电影都是默片,人物要说话时,会从嘴里吐出一个“文字泡”,在里面打上人物要说的话。
这个看起来简单得东西,万氏兄弟用了四年,才破解了这个技术。
“西洋镜”被看作是动画电影的原始形态,这是国外出来的一种逗乐方式:在匣子里装上画片,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图画。
匣子里装的,是一张长条纸,在纸上画出人物的分解动作,拉动纸条后,利用人眼的“视觉暂停”功能,让图画动起来。
这其实跟中国的“走马灯”有点类似。
中国当时已经有过电影成片的基础了,万氏兄弟也了解当时电影制作的原理,也是一格一格地拍摄画面,再通过连续放映,让影片中的人物“活”起来。
把这两个联系起来,动画片制作的原理也就差不多摸清了,但是买不起昂贵的电影机,怎么验证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呢?
他们想到了“翻小人书”这个办法:在书的边角处画上分解动作,通过快速翻动书页的办法,让人物动起来。
于是,兄弟四个挤在上海租赁的小亭子间里,找来一本厚厚的簿子,在每一页的边角画下了一匹同样的马,又给马画上了不同的动作。
画了二十几页之后,他们按照之前的设想,快速翻动书页,得到的结果却是让人失望的,马看起来动了,但又像没有动。
这是什么原因呢,兄弟几个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大哥万籁鸣一拍大腿,高兴地对着几个弟弟嚷道:“我知道了!”
看着弟弟诧异的目光,万籁鸣连忙向弟弟们分享他的发现。
原来他们之前没能让马动起来,是因为他们只是画出了马停下来的样子,没有考虑马跑起来是什么样子,所以画出的马才是“似动非动”。
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又立即着手,分解了马跑起来的动作,又重新画了二十几页。
这次再翻动书页,画面上的马从准备起步,到奔跑起来,慢慢停下的样子活灵活现,成了!
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他们接着一口气画了一组完整的“猫捉老鼠”的图画,看到老鼠被猫一把按在爪下的一幕,他们四个高兴地在屋里又唱又笑。
试验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也能做动画,接下来,就等出成片的机会了。
二、 从第一部动画片到第一部动画长片
解决了如何让画动起来的问题后,万氏兄弟立即着手,制作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他们的工作室,还是上海闸北那间不足7平方的亭子间。
兄弟四人节衣缩食,在旧货摊上买了一架破旧的“安赖蒙”木壳摄影机,自己动手把它改装成可以逐格拍摄的摄像机。
从造型、描线、上色到拍摄,冲洗,兄弟几个都是自己完成的,困难也是一个一个克服的。
拍摄人物由远及近的运动镜头时,他们一人操纵摄像机,另外两人拿着画纸,从远处向摄像机靠拢,就这样获得了镜头推进的效果。
因为绘制的画稿太多,为了让人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定格”,他们用铜钉把每幅画固定在同一位置,保持位置不出现偏差,这个办法被沿用至今。
1922年,万氏兄弟为商务印书馆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虽然这只是一部非常粗糙的广告片,时长只有一分钟,但这也是中国人自己独立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片。
有了这次成功之后,兄弟几个信心十足,在做了几部动画广告牌之后,就游说各方老板,希望做出一部动画艺术片来。
被拒绝了很多次后,他们终于获得了长城画片公司的帮助,给了一些钱,并借给他们一台摄影机。
钱给的实际上并不多,但是他们生怕人家撤回投资,所以也不敢多要,凡事只能省着来。
胶片不够,就画一段拍一段,再把胶片拿来二次利用,在艰苦的条件下,1926年,万氏兄弟又创作出了动画艺术片《大闹画室》。
此后,万氏兄弟又为长城画片公司拍摄了《一封书信寄回来》,为大中华百货公司拍摄了《纸人捣乱记》。
这些影片放映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不断有电影公司委托他们制作动画短片,被电影公司认可的同时,他们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第二年又爆发了“一二八”淞沪战役,他们兄弟最早工作的亭子间,还有制作动画的机器都毁在了日军的轰炸之中。
看到大半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的抗战之中,兄弟几个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他们拒绝了不少电影公司提出的,仿照美国动画片的要求,转而制作了许多抗日宣传片。
他们制作的《民族痛史》,获得了1934年国民政府的内政部、教育部的嘉奖,这是第一部被政府嘉奖的动画片。
1935年,万氏兄弟又解决了动画片声、光、影的合成难题,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但是此时的欧美,不仅早就解决了动画片“默片”的问题,而且在1937年,迪士尼公司就制作出了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片长74分钟,1939年在上海上映后,立即引起轰动。
全面抗战爆发后,兄弟四人经过商量,让老四万涤寰留在上海照顾一家老小,其余的三兄弟去了武汉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在这里,他们发挥特长,用动画形式宣传抗日,制作了《抗战歌辑》、《上前线》、《王老五去当兵》等动画片。
1938武汉失守,万籁鸣和万古蟾在战火下,又辗转回到了上海。
看到他们,上海的影片商就像看到了宝,纷纷向他们递出了橄榄枝。
经过考虑,万籁鸣和万古蟾加入了新华联合影业公司,万古蟾任新成立的卡通部主任,拍摄动画长片也很快被他们列入拍摄计划。
三 、中国的“公主”
计划立项了,资金也不用愁,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拍什么故事了。
联想到迪士尼影片中,有代表了西方的“白雪公主”,万籁鸣想,那就搞一个中国的公主。
他们根据《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改编出了动画剧本《铁扇公主》。
剧本基本上和小说以及86版《西游记》中剧情一致,故事不难,难就难在制作上。
因为这次做的是动画长片,绘画量自然比之前一两分钟的短片大很多,需要的人自然也多。
随着人产生的,自然就是费用,然而当时新华影业公司原本就是摇摇欲坠,急需靠着动画片赚一笔钱维持公司,所以项目开始没多久,就拖欠了许多费用。
没了钱,剧组里立马人心浮动,有人开始退出。
其他人可以退,但对中国动画抱着热切希望的万氏兄弟却不能退,他们只能一边继续艰难的制作,一边寻求资金。
还好此时一个叫“上元银”公司的财团,伸出了援手。
他们与新华影业公司商定,由“上元银”包揽制作费费用和人员工资,影片完成后,由财团旗下的电影院上映。
对于制作团队来说,这一下不但解决了费用问题,连上映问题也解决了,他们自然满口答应。
虽然财团承诺了费用由他们解决,但同时也派出了监管团队,专门负责核算费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制作团队的发挥。
所以,《铁扇公主》的拍摄,也是制作团队与资本家一次博弈,为了最终的成片,万氏兄弟不少创作构想都被忍痛放弃了。
当时全世界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都没有拍摄彩色故事片的技术手段,所以《铁扇公主》最终也是以黑白片的方式呈现的。
但是为了展现“火焰”的效果,万氏兄弟在放映室,在放映机前用红、黄、蓝三色玻璃交替晃动,使影片在放映时,生动地呈现出了火焰山的效果。
影片制作历时一年多,在1941年9月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这部时长为80分钟的动画长片上映之后,叫好又叫座,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上海首映之后,影片又陆续在香港、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地上映,这些地方的人们也无不交口称赞,连带着万氏兄弟的大名也响彻国际。
结合当时的抗日形势,万氏兄弟也希望用影片唐僧师徒力尽艰辛,最终中打倒牛魔王的故事,映射出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对付日寇,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制作者们特意用中文和日文,打出了“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这句话。
在全面抗战开始不久,上海就已经沦落到日寇手里,给影片录音时,日寇也即将占领租界孤岛,所以打上宣传抗日的话,万氏兄弟无疑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上海彻底沦陷后,《铁扇公主》的拷贝也被日军掠走,1942年9月,日本在去掉了影片最后一句话之后,也在东京播放了这部影片。
这也是日本人看到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日本著名的漫画家、动画制作人手冢治虫,也是因为看了《铁扇公主》之后,才放弃学医,转而从事动画创作的。
遗憾的是,虽然这部动画对于中国动画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因为当时时局混乱,万氏兄弟的创作再没有条件继续制作下去。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动画事业才得到了发展和继续,为中国人民贡献出了一部部精彩至极的动画片。
结语
万氏兄弟对于中国动画事业的贡献,不仅仅在与他们贡献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新中国成立后,在万氏兄弟的主持下,新中国的动画事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片,都是在万氏兄弟的主持下,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
更值得骄傲的是,由万氏兄弟监制、万籁鸣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上映之后,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这部动画电影不仅斩获了国内外的诸多奖项,也被认为是一部超越了迪士尼作品的佳作,连美国人都承认,他们做不出这样的动画片。
正是有了万氏兄弟,和其他中国动画人的辉煌历史,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这部电影,才能被称为是国漫“再次崛起”。
虽然国漫已经崛起,但是比起已经发展了多年的日本动漫产业,中国的动漫,还需要更多“万氏兄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