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08小队是哪里的部队】模玩机设:CC机设 R魂 陆战型高达

作者:在78DM时切换CC句子

原题目:“吉姆和千阳地差。这是最好的吗?”机器人灵魂RX-79[G]海军陆战队

一年战争时,亚洲战场上有一支独一无二的MS球队。

08小队是地球联邦军远东方面军机械化混合大队MS第二小队,远东机械化混合大队的营长圣岛也被称为“岛屿大队”。其下有1个总部管理中队、2个MS中队和1个MS步兵中队。

小岛大队总共有8个MS小队可供调配,均配发了“RX-79计划”所生产的局地用MS“陆战型高达”和“陆战型吉姆”。其中1、4、6、8小队配发的是数量稀少的RX-79[G]陆战型高达(总产量20台),单单08小队就给了3台。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猜测是因为这4支小队是派往最前线次数最多的部队,因此会被优先配发最先开发完成且性能更高的陆战型高达。

08小队是在9月下旬开始投入实战的(成立小队应该更早),那会儿正好是人类史上第一次MS对战“SIDE-7遭遇战”发生后不久。

有意思的是,远东方面军是联邦军陆军体系,最初成立时的人手也都是陆军体系的军人,但像天田士郎和山达斯等人却是宇宙军体系。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大战中期的主战场在地球,陆军在与公国军地球方面军反复拉锯消耗中,人手不足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像08小队原小队长临时住院后,才会从宇宙军体系调拨人手进行补充(当然宇宙军给的人,不是山达斯这样有实力但没人要的弃子,就是天田士郎这种菜鸟)。

既然提到山达斯了,那就顺便介绍一下这位万人嫌的“死神”吧。

诚然,泰瑞·山达斯Jr.是实打实的王牌驾驶员,在加入08小队前击坠的MS已经累积到6台。但山达斯的“死神”外号并不是指他在公国军心目中如同死神一般可怕,如同而是只要他加入的小队一定会在第3次出击中全灭,是友军的“死神”(又叫“小队克星”)。

友军给自己起这么一个绰号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由此可见山达斯在部队里也绝对不是受欢迎的存在——也是,常常与死亡为伴的士兵们,谁愿意跟能克死队友的灾星组队呢?因此会疏远排斥山达斯,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而山达斯会对天田士郎感恩戴德,一方面是因为后者对前者有救命之恩,另一方面则是让他破除了“死神”的诅咒。

在团队里,有忠诚可靠的伙伴,自然也有一开始不服指挥的刺儿头。卡莲·约书亚是0079年7月份调入08小队的,比空降长官“天真仔”要早三个月。作为小队长以下的最高长官,士官长卡莲就是那种团队里的强势骨干、掌握话语权的二把手,凭资历(小队元老之一)能力(MS驾驶技术高)人望(和艾雷多亚一个鼻孔出气)架空一把手等等……

据传前任小队长就因为受不了卡莲的顶撞,而气到胃病+神经衰弱住院去了。虽说卡莲因为个性使然导致每每和顶头上司发生矛盾,但因为她具备医护工作资历和经验(曾经是军医,想象一下脾气暴躁的白衣恶魔给你做手术,不用麻药用拳头……),绝对是前线部队不可或缺的珍贵人才(给艾雷多亚取子弹时展现出了高明的医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08小队的3台陆战型高达中,卡莲机绝对是损耗率最高的存在。由于RX-79[G]并没有充分的备用品,到大战后期已经调度不到零件进行维修。因此在机体头部被破坏后,卡莲机只好会用RGM-79[G]陆战型吉姆的头部来充数,因此也得了“吉姆头”这么一个当事人很嫌弃的昵称。

联邦军MS崛起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联邦军MS最早投入实战的记录,当属0079年9月18日发生在SIDE-7殖民地内部的那场战斗了。虽说大众都认为联邦军MS开发要晚于吉翁公国很多年,事实上联邦军对MS的开发比“常识认为”来要早许多。而主流观点则认为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T·Y·米诺夫斯基博士0072年的流亡,没错,就是那个在SIDE-3开创了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天才。

沃纳·冯·布劳恩曾经无不感叹的说过,“我们的火箭表现出色,只是它在一个错误的星球上着陆。”米诺夫斯基博士同样觉得自己的理论被野心家利用,变成了爆发战争的工具是一个天大的讽刺。而他流亡到联邦后也使得联邦军对MS的可能性理解得更为透彻。不过虽说手头的干货不少,但联邦军的MS研发却极为迟缓。一直到在鲁姆会战大败亏输了,军方才改观不再轻视MS。

地球联邦军相比起吉翁公国军来,整个组织结构更为庞大,因此军队上上下下要完全达成共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先危机感爆棚的是陆军,不过他们最开始拿出来的方案却不是MS,而是似是而非的RTX-44(理论上有点接近斗狼,都是加大尺寸来提升作战能力的大铁块)。

一直到0078年,陆军联手宇宙军、殖民地防卫军一同向联邦议会施压游说,这才获准启动了“RX计划”。RX计划的最大成果便是完成了“V作战”数台试作MS,其中最为关键的当属拥有超高性能的RX-78系列了。以RX-78-2“高达”而论,其足以与战舰主炮匹敌的火力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但XBR-M-79型光束步枪虽说威力惊人,但成本高维护难度大不便于大量生产,在制式化量产中必须进行必要的改良(甚至放弃改用传统实弹武器,也是不错的选择)。

0079年1月底,南极条约缔结,公国军随即展开了针对地球的大规模侵攻作战。在数个月的事件里,公国军地球方面军如同闪电般地快速拓展势力范围,建立桥头堡,步步推进。

不过这一势头只保持了半年左右就打住了,而节节溃退的联邦军也意识到不能跟公国军作正面交战,改为采用游击战术,使得原本就拉锯的前线越发陷入胶着状态。

实际上在此时,公国军方面依然是优势在握的,虽说继续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固守还是绰绰有余的。再加上不断开采地球上的资源来支持本土的“以战养战”策略,令公国军还能有余力不断开发出各式新型MS来投入重力战线。

而联邦军方面虽说是以大后方加布罗为依托,不断发动游击战来消耗公国军的战力,拖慢他们前进的步伐。但仅仅如此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困境,再加上公国军不断投入老虎、大魔以及各种水陆两栖用MS,使得本就陷入苦战的联邦军前线官兵更是噩梦连连。

在这种情况之下,军方高层决定加快MS开发进度,现将原本的三位一体构想放一放,优先完成泛用型机种来投入实战。加布罗方面掌握了一定规模的RX-78-1生产剩余零件,将这部分资源集中起来加以利用,也就是著名的“RX-79计划”了。RX-79计划是陆军全权主导下的产物,是纯粹的“陆军MS”。虽说编号采用了“79”这个制式量产型机体的数字,但由于大量采用了RX-78系列的设计和零件,因此正式名称采用“高达”之名也并不为过——RX-79[G]陆战型高达。

率先配发到陆战型高达的是远东战区,东南亚至天朝西南方一带是广袤的密林地带,传统的61式战车难以进入植被众多的丛林,双足步行的MS反而可以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因此该区的公国军战斗力极强,攻势较为猛烈。就算动用航空战力也不容易发现并攻击到藏身于丛林里的渣古Ⅱ,因此军方才决定将刚下线完成最初编制的高性能MS派发到远东战区的小岛大队。

一眼就找到渣古的请在评论区留言让我知道

遗憾的是,联邦军官兵大多没有MS战斗经验,指挥官一级的将领也不知道该如何充分运用MS,只能一点点地摸索。这就导致了MS才配发半个月不到,就已经损失了25%以上的战力,8支MS小队中倒有3支必须重新整编。

0079年11月,硝烟燃起的欧洲战区展开了联邦军大规模反攻作战“奥迪沙作战”。大量的RGM-79[G]加入战局,当然也有少量的本机作为王牌MS也出现在欧洲战场上。陆战型高达虽说是归类为量产型MS,不过比起RGM-79标准型吉姆来,本机在性能上更为接近RX-78-2。尤其是采用了月神钛合金的装甲,能够驱动光束步枪的高出力核融合炉,相比起东南亚公国军的主力机种MS-06JC陆战型渣古Ⅱ来,战斗力明显要高出一档。

就这,就这?

结构与特点

1.头部 陆战型高达的开发团队与RX计划几乎是重叠的,因此完成的机体风格各方面也与RX-78系列接近。其中本机的头部组件的设计便是与RX-78-2十分相近:

大型V字天线是多功能全方位收发通讯装置,且具备一定程度的角度微调,比起垂直式来收发方位更广,在散布了战斗浓度米氏粒子的重力环境里有更好的干扰屏蔽效果;

酷似人类双眼的双目式立体成像摄影机采用了新式的绿色滤光贴膜,能够给予驾驶员肉眼感官上的视觉距离感,大大增加视觉情报,能轻易发现匿藏于丛林深处的渣古Ⅱ。头顶冠状主感测器几乎成为了日后联邦军MS的标准配置,是本机达成搜索、锁定等功能的重要依凭。另外冠状主感测器也能弥补双目式摄影机在视觉成像上的死角弊端,两者相结合便构成了本机最主要的观测系统;

由于头部内置了大量精密仪器,考虑到其对高温极为敏感,在头部两颊保留了风冷式散热口。考虑到空冷效果能发挥至最大极限,因此将散热口的开口朝向机体正前方。本机作为专为陆战而设计的局地用MS,还在头部左侧搭载了伸缩式微型潜望镜,另一侧则是收纳式的加强型通讯天线。附带一提,由于追加了大量陆战用武器装备挤占了过多的内部空间,所剩不多的空间不足以容纳头部火神炮以及弹仓,因此干脆将火神炮组件整个移除了。

2.四肢 MS的手臂其实很像起重机的吊臂,准内骨架框架上搭载了高功率的力场马达,末端连接着相当于人类手掌的机械手。本机的手肘关节实现了极高的内置化,因此不再需要设置锥型装甲防护。考虑到装甲本身的强度因素,理应尽可能避免分割。但为了设置盾牌连接基座的关系,装甲又不得不采用分割式设计。由于三角肌位置的力场马达尺寸很大,因此必须增加相应的装甲进行防护。肩部装甲在三片式结构基础上增设了吊环架,这是为了固定空降作战用降落伞包的安全带,不过在后勤整备时也能加以利用,可以在不动肩关节的情况下装卸肩装甲。

腿部相较于手臂来说,负荷较大所以更为厚实。用来保护大腿的装甲分割为前后两块,正面装甲能配合腿部的动作挪移位置,通过这种滑动机构来尽可能保护高外露几率的膝关节。和手肘一样,由于装甲覆盖十分到位,因此膝部不再需要设置锥台型装甲。

本机的膝装甲上设置了三枚撞钉,官方称这是为了对MS格斗战而设计的,但实际根本派不上用场——反倒是在半跪射击180毫米加农炮时可以用来维持机体的稳定。作为完全的陆战型机体,本机没必要在腿部设置姿势制御喷口和对应燃料槽,因此内部空间还算是比较充裕。该处搭载了大功率电容器和光束军刀挂架,其中光束军刀挂架收纳舱盖打开时会让内部直接与空气接触,有助于增加散热性能。

就外观上来说,小腿部分比起大腿来要更为粗壮。该区块不仅仅是支撑重量,还兼顾着在重力下行走吸收冲击的机能。

因为不再需要进行无重力环境下的姿势制御,因此小腿胫部后方取消了增装燃料槽和推进器。脚踝部位设置的装甲与内骨架分离开来,只充当防护用途而不再作为骨架的一部分。

踝部装设的力场马达分为大扭力和低扭力两组,分别用来驱动脚部和踝装甲。两侧外端同样有锥台型装甲用来保护力场马达,再以圆形舱盖将其彻底封闭来达到完美的防护效果(舱盖同时也是锁扣,在维护时需要先卸下舱盖才能将整个踝装甲取下来)。

在胫部末端设置了大型缓冲装置,该处的作用是吸收触地时从脚尖传来的斜向冲击力道。本机的足部设计分割为三部分,通过数个促动器和缓冲装置相连接。不同于标准型那种平板式的足部设计,本机的足部绝大部分时间是接触地面,稳踏大地阔步行进,因此足底没有设置推进器——这也免除了一旦遭土石类异物侵入导致推进器故障的问题。

同时为了增加弹性和抓地力,采用了高跟靴式样,并在足底设置了弹出式钩爪。整个脚部是陆战用机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组件之一了,因此零件损耗率也是相当之高。尤其是在隔壁沙漠等环境恶劣的地带,几乎可以准确计算步行多长的距离就需要更换相应耗材(比如在干燥多沙尘的地区,MS会因为滤砂器罢工而发生无法行走甚至是摔倒的事故)。

3.躯干 所谓躯干,是用来支撑头部、连接双手双腿的身体主要组成部分。

放到MS上来说的话,也可以用主框架来指代。MS作为战斗兵器还需要披挂外装甲,因此主框架也有相当于支撑外装甲的脊椎的角色,因此构造强度是极高的。本机的装甲采用的是防护性极佳的月神钛合金,拥有理想的耐弹性和刚性,能够正面抵御住渣古机关枪的直射。

说到装甲,需要提一下的是我们常见的联邦军MS外装甲涂装并非是如同公国军MS(大多数)那样清一色,而是采用鲜明的多色涂装。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观点认为深色区域是因散热而产生高温的装甲集中区,在这些装甲内设置有散热管道来帮助机体分散废热。不过就本机来说,光靠胸部排气口就能起到充分的散热性了,因此往往会将装甲的散热管道关闭。毕竟,温度过高的外装甲也会对驾驶员登降时产生危险。

在躯干内设有驾驶舱和核融合炉。驾驶舱设置有紧急逃生装置的机能,不过不是宇宙用带推进器的版本,而是类似战斗机弹射座椅的设计。逃生时由驾驶员拉动弹射拉栓,启动爆炸螺栓排除开上方驾驶舱盖,同时也拉开了牵引伞的保险。

随后驾驶员连同座椅被一同射出,座椅底部的微型火箭包激活,提供动力将驾驶员送到能安全开伞的高度后,牵引伞才会射出,拉开主降落伞,完成整个紧急逃生程序(至于会飘到哪里,就各安天命吧)。由于在大气层内生还率相对较高,因此采用了这种手动控制的紧急逃生程序。为此特意将本机的驾驶舱区块设置在胸部上方位置,以求方便行事。另外,在驾驶舱两侧设置有可动支臂,可拉出升降索以供驾驶员进行登降。

本机的核融合炉是设置在原核心区块系统的位置,以左右两侧各一基的方式进行搭载。不过由于躯干内空间进行了重新配置,需要容纳大型排气组件和火神炮&多功能发射器等武器装备,使得核融合炉无法完全收容进躯干内,从外面能清晰地看到两肋装甲凸出的半球形。

相比起同期的先行量产型陆战型吉姆,本机只有胸部右侧设置有可动式风叶排气口,经由开合幅度来调节排气喷出方向和流量。另一侧则加装了60毫米火神炮,虽然100毫米机枪在近中距离足以击穿公国军主力MS渣古Ⅱ的装甲,不过弹匣耗尽后必须通过机械手进行弹匣的换装,必须花上一点时间。因此,作为辅助武器的火神炮就能在此时发挥十足的效用了。

一般来说,为了与上半身胸腔加以区分,我们把腰部称之为“下框架”(那么上半身就是上框架了)。为了稳稳撑住上半身,连接基座是设置在下框架顶端的。在重力环境下,下框架不但要负荷来自上半身的重量(再加上武装货柜的分量),还要支撑住下肢,并且持续性地对上半身前后左右方向的重心移动做统合控制。

因为在重力环境下负荷实在过重,因此下框架的构造非常厚实。在腹部周围设置有悬吊式增装装甲,也就是俗称的“裙甲”。裙甲本身是有内部骨架的,在外侧覆盖外装甲来组成一个整体。其中,侧面裙甲板上设置有固定装备用的挂点,可供挂载YF-MG100机枪的备用盒型弹匣。

4.推进背包 MS背包通常是主推进器、燃料槽、动力炉、发动机的搭载平台。像联邦军MS的背包还能用来挂载武器以及降落伞包等等选择式装备。本机的背包在试验性方面更进一步,加入了大型挂架系统。

在宇宙中,MS通常是以母舰为重心来展开作战。但是在地球上,拥有母舰特性的陆战艇是无法与MS一同行动的。因此考虑到MS可能会面临无法获得充足补给、导致无法长时间作战的问题,因此为本机设计了可以装备以及搬运武装物资的大型货柜系统。

MS被视为步兵的延伸,不过人和机械还是不一样的,比如疲劳。无论是多么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旦疲劳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影响到作战能力的发挥。而MS除非燃料耗尽、零件故障,否则绝对不会有所影响。因此,技术人员才想出了武器货柜的点子,彻底发挥MS的搬运能力。

标准型的货柜大致是本机高度的一半,安装时货柜会由挂架的上下两方的支撑臂牢牢夹住。由于下方的支撑臂是内置滑轨可以升降的,因此本机在直立状态下时也可以直接将货柜垂放到地面上。货柜内部可以收纳拆卸开来的飞弹发射器、180毫米加农炮、光束步枪(光束步枪可以放好几把)、备用弹匣等等各种携行式武器装备。由于借鉴了公国军的空降战术理念,联邦军也研发出了匹配本机的降落伞背包。

当然了,降落伞背包和武器货柜是统一规格,肯定是可以安装在背部挂架上。装备了降落伞背包的本机,通过米迪亚运输机运送到目标区上空,然后从高高度跳伞降落。总计有3具主降落伞会在降落过程中打开,在即将着陆之前背包下方的4具推进器会一齐喷射,借此来调节降落时的速度,帮助本机安全降落,对敌方阵地据点发动强袭。好在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环境下雷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使得这种传统的空降作战又再度变得可行(旧世纪伞兵因为成功率低已式微)。

本机是1G重力下使用的机体,因此背包主推进器是设置成朝向重力作用的机体下方。因为有挂架的缘故,推进器只能分置背包左右两侧。左右各是一具可变式火箭喷口,基座部位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活动,得以做到矢量推力调整。

我们可以在喷口外侧表面看到有环装结构,那其实是冷却液循环管线。值得一提的是,背包支柱侧面设置有夜间行动时所需的收纳式探照灯。这种照明装备乍看之下毫不起眼,但特定用途的设计实际使用效能极佳,在地面战非常有效。

主武装

YHI YF-MG100 GM Machine Gun/吉姆机枪

100毫米吉姆机枪是地球军工巨头“八洲重工”所开发的一款量产试作型武器。从番号上也不难看出,这是一款发射100毫米实体弹的MS携行式机关枪。

枪身装备可替换式盒型弹匣和折叠式枪托,枪管采用膛线构造(也有一说是无膛线的滑膛枪),每射击3000发子弹就必须更换枪管了。

本款吉姆机枪能使用的弹头种类包括空心装药破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塑性弹,实际视作战内容适当选用弹药种类。

与本机的其它武器一样,100毫米吉姆机枪秉承可搬运式兵器理念,枪身设计成可分解拆开,借此能够装载于武器货柜里进行搬运(其实以机枪的尺寸不拆开也能塞进去,应该是一次性携带N把才会特意给拆碎了)。与后期的犊牛式机枪不同,本款100毫米吉姆机枪采用的是仿古式准星专门式观瞄系统,是纯目视射击。这就很考验机体的光学取景探测系统的性能,以及驾驶员本身的射击功底了。

即便如此,在有效射程内(理论上极限5500米)依然是可以轻松击破公国军主力渣古II的。在尺寸上,100毫米吉姆机枪与稍晚登场的犊牛式机枪一时瑜亮,相比起GMG-TYPE2型机枪来尺寸更小巧,携带更方便。除了本机以外,产量更高的RGM-79[G]陆战型吉姆也将这款机枪作为主武装。

而后期开发的一些地面作战用机种也都无一例外的有使用这款机枪的记录(不止是吉姆,一些陆战用钢加农衍生机种也有装备过100毫米吉姆机枪的记录),可以说是一年战争期间产量最多的陆战用MS携行式实弹火炮也不为过。

BLASH XBR-M-79E Beam Rifle/光束步枪

XBR-M-79E型光束步枪是以XBR-M-79-07G为基础,进行构造重新设计的形式完成的陆战用MS携行式光束兵器。在设计最初,07E型光束步枪是要采用固定式感测器阵列,类似XBR-M-79试作光束步枪那样的激光定位观瞄装置。

不过后来因为军方的介入干涉,经由授权生产的形式还是争取到了波瓦公司BR-M-79-C3光束喷枪复合式盒型感测器组件技术(BP-SS-001)。与07G一样本款光束步枪也设置了可左右各90°翻转的辅助握把,射击时可让MS双手持握来进入精密射击状态。

配合自带的感测器组件以及MS摄影机的多方校正,实际射击精准度是相当高的,来自最前线的反应也相当不错。实战中曾在八百里之外,一枪干掉吉翁的狙击手(拿马杰拉战车炮的迪鲁机)。

不过由于东南亚地区湿度较高,恶劣的天气也如影随形,光束衰减比较严重。虽说实际发挥不到长距离射击能力,但能够使用到光束兵器还是能在战场上占据极高的优势与主导性的,因此前线官兵的呼声仍相当高。

光束兵器威力惊人,与实弹机枪相比存在动力炉输出功率的门槛要求。不过本机搭载的高出力核融合炉(1350kW)是足以驱动07E型光束步枪的,像未改造的陆战型吉姆(1150kW)就必须更换功率更高的动力炉才能正常使用这款武器了。

YHI FH-X180 180mm Cannon/试作180毫米加农炮

从番号上也不难看出,180加农炮是八洲重工的又一力作。设计理念依然是可搬运式,特征在于能将整体拆卸成多个小块组件,以便能装入武器货柜里(反过来也能由MS来进行组装)。

这种构造是八洲重工所体长的MS用可搬运型兵器构想设计,在大战期间成为了一时主流。180加农炮在设计上参考了公国军的马杰拉战车炮,采用六连装盒型弹匣进行供弹。从尺寸口径也能知道,180加农炮在运用上与100毫米吉姆机枪不同,是1G环境下的对要塞战用武器。通过发射穿甲弹、榴弹、凝固汽油弹等弹头,针对不同作战环境目标获得与光束步枪不遑多让的破坏力。

180加农炮设计优秀,无论是命中精度还是和本机的协调性上都无可挑剔。但毕竟是一款尺寸巨大的长程大口径重炮,在组装成炮后携带移动不便,只适合远距离定点炮击,也就是后方二线火力支援的角色(一般都会以180加农炮在敌方射程外发动先制攻击,率先瘫痪敌方据点工事)。

YHI ERRL-TYPE-Doc-04/380mm Rocket Launcher/380毫米火箭筒

与180加农炮一样,本款火箭筒也是八洲重工针对1G环境独自研发的MS携行式巨大火箭炮发射装置。与经典的BLASH HB-L-03/N-STD超绝火箭筒不同的是,380毫米火箭筒为了方便在丛林中运用,提高灵活度,将炮管给改短了。为了能纳入武器货柜系统中一并运用,380毫米火箭筒也设计成能够拆卸运载、抵达战区后快速组装投入战斗的式样。

大口径火箭弹威力巨大,主要是用来摧毁陆上舰艇、碉堡工事等目标——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战斗速度较慢或是静止的对象,而机动性优秀的MS往往能从容地闪避这种低初速炮火攻击。为了尽可能提升武器的精度命中率,在炮身前端上方设了激光照准装置,使用的弹头包含了为提高弹头飞行稳定性而设置展开式稳定翼的新式弹种。

需要提一下的是,在联邦军MS体系里二线炮战型MS配备给前线部队的数量并不多(钢加农生产性不高,所以后期以吉姆加农替代之)。远东战区的小岛大队一直到拉萨攻略战时,都未能来得及分配到RX-77钢加农或是RGC-80吉姆加农这类支援用机种,因此会让同一小队里的1机装备380毫米火箭筒(或者180加农炮)代为担任支援角色。

YHI 6ML-79MM Missile Launcher/飞弹发射器

联邦军MS主武装通常是御三件+一件(光束枪、光束军刀和盾牌+火箭筒),装备飞弹发射器这种携行式武器荚舱是极为少见的。

实际上这是把3个二连装飞弹发射器捆绑起来使用,每一个发射器里可装填2~4枚飞弹。六连装飞弹发射器和公国军渣古II的脚部三联装导弹荚舱类似,都是在攻击据点工事这种远程炮击任务时会比较多用到的攻城装备。

飞弹发射器在研发理念方面与380毫米火箭筒其实是相似的,这也是其运用并不多的原因之一。

不过说回来了,飞弹发射器独特的箱式设计使得全长得以大幅缩短(相对于火箭筒),因此携带上反而要比同类型重武器要更方便。就像是180加农炮和380毫米火箭筒一样,六连装飞弹发射器也是基于武器货柜系统的产物,因此运用区域也就仅限于东南亚和北美战线。

(像网枪这种使用得更少的装备就略了,也没逮到阿布萨拉斯II)

YHI RGM-S-Sh-WF Multiple Shield/多功能盾牌

本机所装备的小型盾牌,是基于重力环境下对MS战斗运用而设计的防御兵器。这种尺寸小巧的盾牌采用月神钛合金打造,对实弹攻击有着极为坚韧的防御力,具有就算是被要塞防御炮直击,也不会被贯穿的性能。

相较于003型标准盾,WF型小盾下方设置了尖锐的冲角,不但可以当作工兵铲来挖掘战壕,也可以插入地面当作临时的防御掩体,在接近战时还能作为突刺兵器发挥作用。

除此以外,WF型小盾还有多个衍生版本。虽说WF型坚固耐用,但被马杰拉战车炮之类的强力武器击中,还是有击穿破损的可能(和003型月神钛盾一样,被电热斧之类的格斗武器切开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强化盾牌的耐用性而特意开发了加强型号,由厂商负责零件的生产,然后交由前线部队的整备单位现场组装。在小岛大队参加拉萨攻略战时曾配发过一批这种加强型WF盾。

THI BSjG01 Beam Saber/光束军刀

前面也提到了,本机的光束军刀放弃了背包收纳设计,改为收纳在胫部外侧。这是因为本机需要使用武器货柜的缘故,背包区域不再适合搭载光束军刀收纳基座。

虽然安装位置改变了,但运作原理依然是一种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应用,也就是从主动力炉获取的能量来产生光束,用I力场将光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借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刀身。由于刀身的温度达到数千摄氏度以上,因此就算是超高张力钢或月神钛合金也能轻易砍断。08小队的山达斯第一次使用本机配备的光束军刀时,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威力比起他之前驾驶过的RGM-79[E]初期型吉姆的光束军刀更强。

这是因为光束军刀的电力供应是源自于机体搭载的核融合炉,出力高低自然会影响光束的威力。而山达斯的反应也足以显示出本机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即便是被扣上了“应急品”的帽子,但从各方面来说本机在对抗公国军MS时确实是拥有非常强大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追击阿普萨拉斯II在雪山遇难的天田士郎,曾利用光束军刀熔化煮沸雪水(xi)来(yuan)取(yang)暖(yu),可看做是非正规的变通用法。

与陆战型高达不太相关的吐槽感想

1993年的V高达,紧接着次年的G高达让冷却多年的高达市场再度活跃了起来。大家也知道财团13这家公司的n性,很会瞅准时机大做文章。在当时,第一代经典高达爱好者群体对高达按模型的要求越发苛刻,而财团13也计划趁机会推出一个全新的、更精美的高达模型系列,来满足这些玩家的要求。大家可能也知道,财团13当年用来试水的,就是1990年发售的“HG系列”(非后来的HGUC)。HG系列比例确定是1/144,开山作必然是稳中之稳的RX-78-2、马克兔、Z以及ZZ。这4款套件采用了当时财团13的最高技术力,除了试水市场以外(旧瓶装新酒,看看还有没有市场价值),其实更太多的是为了炫耀技术。

93年5月,当月的HJ期刊刊登了一款1/144渣古II模型范例,原作者是松村年信。这款渣古无论从外观还是细节上都与过往的钢普拉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引发了当时日本业界许多人士的启发。次年7月,由HJ牵头主办的“JAF·CONIII”展会上,川口名人、MAX渡辺等业界大佬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究极钢普拉的研究讨论”大会,研讨会围绕着“您需要怎么样的钢普拉套件”这种服务玩家的商业口号而展开(当月杂志也毫无悬念的进行了最希望新系列能出哪一款机体的读者调查,结果自然是渣古II第一了,第二名是吉翁号)。

既然东风已经借到了,再加上来年就是钢普拉诞生15周年了,财团13就正式决定进行新钢普拉系列的开发了。当时新系列的机械设定依然是高达第一御用机设师大河原邦男配合日升的井上幸一负责,而我们亲爱的MAX渡辺则担任立体造型方面的监修,毕竟是模型师出身嘛……系列的标准也初步定下了:要与HG有区别,因此采用1/100比例;川口克己提出了“内构”这个理念,并且部分装甲能开闭,来露出内部骨架结构(这个设计其实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可惜并没有能坚持下去);为了方便涂装,材料必须要用亲民的PS和ABS,并且板件要运用多色成型技术,这样分色会更好,玩家就算后期不补色也不至于没法看;PC软胶件会继续成为组成关节的一部分,来提高模型的可动性;模型对象年龄定为15+,实际上大部分都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依然是为了求稳,第一弹肯定要用RX-78-2,作为15周年产品也有纪念意义。

1995年3月,新系列正式定名,其名为“Master Grade”,即大师级模型,简称MG。

(待续)

其实早年的MG机设除了被运用到MG套件开发当中去之外,还被几部高达作品给借鉴了过去。比如大河原邦男主刀的第一版MG渣古II设定(大河原邦男最初设定),拿去跟96年出品的08MS小队的一对比,你会发现几乎没多大的区别,大致轮廓是完全一样的(至于经过柳泽达彦润色过的第三版,就完全没区别了)。

其实就是内部的资源共享罢了(反正也没版权问题),类似的情况还有B3老虎,只不过我不清楚先有08MS版B3,还是先有MG设定版B3了……

像我这年纪的高达迷肯定大多都玩过98年(初版)的那套08MS小队HG塑料套件,而且印象深刻。实际上98年的08HG系列有几款素质甚至和99年推出的HGUC几款初期产品不遑多让,特别是像B3老虎这种杰作套件,就各方面来说甚至要比2000年的HGUC老虎更好。而像08HG系列的陆高+渣古II套装里附带的陆高天线、火神炮替换件设计,就后来的HGUC两代陆高都没有重现过,很是遗憾。至于像我个人最喜欢的渣古II机种之一的JC陆战型,到现在都没能HGUC化……

因此在看到R魂官宣立体化JC渣古时,我个人有多兴奋各位就可想而知了。相较之下,陆战型高达反而就没能给我太多的惊喜了——也是,HGUC都发售过两版了,童年滤镜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在陆高实物到手之前,我特意复习了一遍08MS小队。第二话里06小队的陆高在刚下宇宙的三人面前站起,天天是狼伸手进枪口摩挲100毫米机枪膛线,夜色下的第一场训示,山达斯的“跟吉姆有天壤之别…这家伙就是高达吗”感叹,天天是狼射爆漏网的最后一台渣古……等ED“10 YEARS AFTER”的前奏响起,米仓千寻清亮的嗓音驱散战争的沉重,我忽然发现自己又找回了十年前的感觉。

真是一部好作品啊。不能说日升和财团13再也制作不出那样优秀的高达动画了,未来谁又说得准呢。相比起最近几年的高达作品,能够从小角色的角度讲述故事,不忸怩作态不恶意煽情,官方要点月佥,文豪别太犭王,就算像我这样刁毒的高达迷也不是糊弄不过去(说白了,别让福井晴敏当编剧了。他真不是那块料,卢小鱼怎么模仿也成不了星爷,叫兽多么自嗨也只是个拍网剧的,早点歇了才是造福世界,不同意这句话的可以留言捶我)。就算是天命之子式的主角,认真做也是可以的。比如剧场版哈萨维,跟那劳什子的NT高下差距,也就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一亿倍嘛。

惯性跑题,我们再把车开回来。

这次R魂立体化陆战型高达,我个人是极为期待的。不说别的,当年高中时买碟看的第一批高达作品之一(仅次于seed),这份情谊就很难得了。当官宣时我本以为陆战型高达和陆战型渣古II会同时发售,就像当年老HG那样(老HG是来个双机套装)。因为无论是哪一台机体都是有资格作为08MS系列首款产品的,在剧中的曝光度绝对是位列前茅的(陆战型渣古是前中期的常驻反派机,岳父都开过嘛……而陆高直接贯穿了整部剧)。相比起陆战型高达,我反而有点担心陆战型渣古。为什么呢,因为0083的渣古F2给我的感觉就是并不惊艳——或者说没有当年HGUC的F2那么出色。怎么说呢,我并不是批评R魂F2做得不好,相反它是一款在多处细节让我感动的成品(脚掌、头部的造型之类)。所以这次我比较担心陆战型渣古的素质,毕竟根据官图来看细腿已是在所难免了……

再看这次的陆战型高达,我拆盒取出来时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不是1/144大小吧(虽说R魂是无比例啦),怎么感觉比以往的R魂MS都要小那么一圈……哦,破案了,这货头大腿短2333(或者说下肢粗壮,特别是脚板)。这一点我还是很欣慰的,之前0083的吉姆特装型、吉姆镇暴型(城管这个其实没做错,只是我更喜欢藤冈的大粗腿23333)都因为修长的四肢让我的呼吸停滞了那么几秒……像我这种古怪的玩家还真难伺候(财团13:那你EVA不要买啊,啊?)。

本着通贩不必定的心态,我一直等到快发售了才脑抽突然交了订金。结果这果然是脑抽的行为23333这里倒不是开黑某家TB店铺,正好碰到北方某陪都YQ严重,结果压货好久没到,店家也冤枉。还好,东西是到手了,被我里里外外喷了一遍酒精,盒子好像残了23333(没办法,家里有小朋友,谨慎一点总是好的)。然后开盒把玩本体产生了上述的错觉,之前我坐等到货时就在网上不断看到相关评测,无一例外的吐槽这款R魂素质低下,不还原,品控差等等。品控的话,说实在的现在财团13检验部门确实不给力,R魂作为一个受众越来越广的成品系列,QC品控理应更为严格才对得起消费者。之前天猫福利蛋我也入了,也看到了不少说品控奇差的发言,结果自己到手的那只无恙,这回陆高也是如此。素质低下的话,我个人认为最明显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帽檐开模出了问题,这倒跟品控没关系,毕竟出厂一万只全是帽檐左低右高,那就是模具的问题了,谁开模谁向全国人民谢罪吧……

不还原这一点,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在还原度上陆战型高达甚至让我找到了Anime0079系列的感觉(0080和0083部分机体都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美化),是设计得相当不错的。有意思的是我第一眼看头部有种当年看MG陆战型高达的感觉,大脑袋雷佳音啊。确实,如果按照大河原邦男的动画设定以及MG的角木肇再设计,做出来的就是雷佳音。而脚面这次外观上是比OVA动画设定要高了,我看了下应该是为了加入脚掌分割可动机构,所以增厚了。未来的陆战型吉姆应该也是这种好像穿了内增高的设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每每看到R魂现状我就不自觉地联想到《灌篮高手》全国篇里前丰玉教练北野。“所谓‘成王败寇’,当初赢得第一次大阪冠军时,大家都对我赞口不绝。然而,当大阪第一变成了理所当然般的时候,他们便要求我要去的全国冠军。大对于只袖手旁观的人而言,很快便不会当是一回事(大阪第一了不起变成了因为北野教练所以丰玉每年都只能是八强),最终由称赞变成谴责了……”。当取得一定高度和成绩时,往往会寻求突破更进一步。而当这个愿望落空,北野教练就被责难下野。所以有的时候,出场即巅峰也不完全是好事。

总之,亮点也是有的,零件之间的联动机构、尚算及格的补色等等。这只R魂陆战型高达在外形上我是满意的。可动方面,能够摆出绝大多数剧中POSE,那就够了(我就是个对可动性没追求的山炮)。配件方面是100毫米机枪和180毫米加农炮,光束特效件给多了,其中一根其实是以前机枪特效件的换色,完全没必要,还不如给个三倍速渣古的射击特效件(还省料)。至于没给光束步枪,这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根据剧中表现,光束步枪更可能出现在Ez-8和陆战型吉姆套里,基本上只有执行高危任务或是参加要塞攻防战时(或是狙击视距外目标),才会装备威力强大但不适合MS战的光束步枪。而且使用光束步枪时大多都吃瘪,除了擦到点阿布萨拉斯II皮、把流亡三人组之一的迪路机打到生活不能自理外,我想不起来光束步枪有啥辉煌战绩——至于缺点也很明显,头部因为要替换所以抬头幅度太大就会脱落,腰部横转几乎没有(这对于摆大魄力POSE很伤),三个弹匣太松了一碰就掉,大腿股关节可动是旧HGUC水准的……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180毫米加农炮,这把大炮在设定、OP动画里的存在感远大于剧中。第二话里死神同学认认真真的把大炮组装起来,结果扭脸就扔了大炮掏刀子就上去肉搏23333,唯一一次有战斗表现的戏份,打阿布萨拉斯I几乎就不掉血。大概是觉得太对不起这门大炮,后来的三次元激战里设计了和马杰拉战车炮基情对射的戏码,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陆战型高达和Ez-8的厚皮,果然就算是次品,站直了让你打也破不了防……

从旧HG套件,到HGUC,再到新生HG,财团13对陆战型高达乃至08MS系列还算是厚道的。反正我掰得挺开心,再加上近视眼目力不好开启不了放大镜模式,所以所谓的辣眼极不还原神马的我是眼拙,没看到。我个人感觉,按6000円的定价这款陆战型高达是合格的,甚至还有点小惊喜——但是,我这里要说但是了,按照天朝实际价位,这个做工和配件阵容就差强人意了。我想很多对这款成品抱有激烈恶意的消费者,愤怒值其实是被过高的售价给放大了。假如这款R魂陆战型高达卖250RMB,我想批评的声浪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夸张。归根结底,很多人德不配位,很多玩具也是质不配价。

那么这一期就到此结束了。说了很多想说的,我这人就是这样,跑卖场里看到很多人在抢购商品时,也会心里萌生“不抢就亏了”心理,但就是不乐意去从众。人就是这样,每一个都是独立个体,没必要活成别人。感谢喜欢CC科普的朋友,祝大家新年愉快,虎年财运亨通,喜欢的胶想买就能买,喜欢的人生能活得多姿多彩,那么下一期再见吧~~

最后携大哥给诸君拜早年了,新年快乐~~!

宅君点评:陆战型高达和吉姆还是有点差别的,不过在那个时代,确实任意一台MS都比78来的强是真的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