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长安红茶事件终于解决,华秀县元翎院当场被杀,另一名凶犯阴十郎在逃。
此案看似告破,可还有诸多疑点。
元来只是个小小的长安县令,以他的权力和财力,根本没可能制造如此轰动京城的大案。
他的背后估计另有其人。
而破获此案的两位功臣,苏无名和卢凌风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有本事,还有背景。
苏无名是狄仁杰的弟子,曾助长公主破案有功。他能入京为官,有赖于长公主的举荐。
卢凌风则出身百年世家,范阳卢氏。他曾是金吾卫中郎将,还是太子亲信。
但事后这两位功臣,都没能获得应有的嘉奖。
苏无名明升暗降被派往南州任司马。卢凌风则丢了官职,被没收了宅田,赶出长安。
而他们会有如此遭遇,竟然是太子和长公主授意的。
太子和长公主对此事的做法,透着一股不寻常。
起初,长安红茶能盛行京城,是借用了长公主的影响力。
一年前,京城出现了一种极品红茶“长安红茶”。据说长公主也爱饮用此茶,使得它在京城的权贵圈迅速风靡。
即便此茶价格昂贵,三锭银子也只能买到一两,还是一两难求。
凡饮用此茶的人,都称赞它奇特的功效。
但民间盛行的“长安红茶”只是个冒牌货。
真正的“长安红茶”,茶水呈血红色,却无半点血腥味。因十分稀有,连长公主所饮用的还是天子所赐。
而幕后之人仿制此茶,还在此茶中加入了违禁品,他们这么做可不仅是为了敛财。
这冒牌的“长安红茶”,是由新娘的血和冥罗草制作而成,有致幻成瘾的效果。
冥罗草出自西域,此西域幻草能在京城中大批量秘密种植,这背后之人权势不小。
多位朝中重臣已为其所害。
只要再过上一年半载,长安大小官吏、皇室宗亲都会对此茶上瘾。
到时,幕后之人就能借此掌控朝中官员,为他所用。
这幕后之人妄图掌控权贵,野心很大。
从现已出场的人物来看,太子和长公主都有嫌疑。
当初,太子命令卢凌风调查此案,却又让金吾卫数次阻挠卢凌风办案。
一次,卢凌风跟踪窦家新娘遇害的知情者宋柴。他正想逮住宋柴加以盘问,可金吾卫突然出现。他们以宋柴违反宵禁为由,一箭将他射杀,使得线索中断。
金吾卫没有提前示警,就直接射杀,不合规矩。
通常路遇犯夜禁的人,金吾卫应首先空弦警告;若对方仍然疾走,则射其脚下再行警告;还不停步,才有权当场射杀。
还有一次,阴十郎夜袭卢凌风失败,企图逃跑。卢凌风紧跟其后,眼看就要将他抓获,又是遇上金吾卫的阻挠,使得阴十郎逃脱。
太子的言行前后矛盾,的确令人怀疑。
可太子是储君,又有实权。他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金吾卫是天子亲卫,现听命于太子,可见天子对他的信任。
他何必要用药物来控制官员。
用此茶控制权贵,更像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人,在兵行险招。
或许太子怀疑长公主才是那个幕后之人。
元县令被卢凌风射杀后,太子埋怨卢凌风鲁莽行事,拒绝了他的求见。
他阻挠卢凌风抓捕阴十郎,或许是想顺着阴十郎找到幕后的指使者。
而线索随着知情者的死而中断,让他觉得错失了打压长公主的大好机会。
太子削了卢凌风的官职,将他逐出长安,更像是对卢凌风鲁莽行事的惩罚。
如果不是太子,会是长公主吗?
无论上位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们要权势,也在意名声。
将长公主与妖茶联系在一起,更像是她的对手会做的事。
况且幕后之人制造此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权贵,让他们对其唯命是从。
而吏部侍郎裴坚,本就是长公主的人。她又何必多此一举,指使温超送此茶令裴坚上瘾,再使裴坚听命于她。
而且如果幕后之人真的是太子或是长公主,那么他们对两位功臣的惩罚,就不会只是逐出长安这么简单。
苏无名和卢凌风破坏了他们谋划已久的布局,可能会遭到生命的威胁。
如果既不是太子,也不是长公主,还会是谁?
卢凌风在追踪阴十郎,阴十郎也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阴十郎在追杀苏无名的时候,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阴十郎说:元县令曾承诺,只要他们能靠长安红茶建功立业。元县令就会奏明圣人,封阴十郎为鬼市之王。
而元县令也曾说过,事成后他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安之主。
元县令对圣人权势上的承诺,深信不疑。可见圣人身份显赫,极有可能也是皇室之人。
长安红茶案,太子和长公主都在怀疑对方。而这幕后之人像是在刻意利用双方的权势之争,混淆视听。他这样做才好躲在暗处,坐收渔翁之利。
究竟谁会是“长安红茶案”的幕后之人?
有人觉得这个圣人也可能是天子,对此你怎么看?
期待后续剧情的揭晓。
感谢你耐心看完,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图片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