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佤族佤族儿童教育2022-08-22四川发布
你好,我是陈某。
前几天,我在“老俞闲话”访谈里看俞敏洪和漫画家蔡志忠对话。
俞老师说:
“蔡先生一直是我敬仰的人物,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漫画《孔子说》《老子说》等,我在二十多年前就读过,幽默轻松有内涵,语言简洁明了,传文达意清晰,老少皆宜。
后续他出版的几十本漫画我也全部一一拜读,对他的人生经历和专注精神,尤其心服。”
访谈结束后,两人又去了东方甄选,上万套漫画很快被蹲播的爸妈们一抢而空。
我猜很多家长买蔡志忠漫画,不全为给孩子看,更多也是和俞老师一样,圆童年时的情怀。
我自己就是,对蔡先生的漫画特别有感情。
记得小时候,有年开学前,妈妈就送了我一套《论语》,说是里面有许多做人求学的道理。
我印象很深,翻开第一页就是“学而篇”。
它告诉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知识后,还要记得按时复习。
它还告诉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除了“求学”,它还告诉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准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保持谦虚,多向他人请教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睡前问问自己今天都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这些饱含智慧的人生哲理,被蔡老一幅幅幽默风趣的画展现出来,让我的童年受益无比,也是我记忆里最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所以待自己当妈妈,我也买了套蔡先生的漫画,作为开学礼送给女儿,希望对她有所启发。
▲ 来张开箱照吧
千寻特别喜欢,等不及开学就看了起来,旅途动车上,她读完了整本《世说新语》,并与我津津有味讨论半天。
今天,我就把这套《蔡志忠国学经典漫画》也分享给你们,它特别适合孩子在开学季阅读,用满满仪式感的智慧金句,开启新学期。
正好阅读群也有妈妈求推荐适合孩子读的《世说新语》《史记》等大语文书籍,讲真,这些书即便是改编过的青少年版,孩子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现在好了,蔡老出的这套漫画里,几乎包含所有大语文必读书籍,它分为4大部分:
儒家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诸子百家:《老子》《庄子》《孙子兵法》《韩非子》
中华风流:《唐诗》《宋词》《世说新语》《菜根谭》《史记》
神话志异:《六朝怪谈》《聊斋志异》《列子》《禅说》
如果你想趁开学,选一些孩子能读懂的大语文书籍,用蔡老的漫画版入门也最好不过。
从大语文角度说,这套漫画孩子可是能从小学看到初中呢。
小学语文课本,有一半古文都在这漫画里,其中《论语》1篇,《世说新语》2篇……古诗词就更是啦,唐诗宋词两本涵盖了大量古诗词。
▲ 小学语文课本
▲ 蔡志忠漫画《唐诗》中篇目
初中语文课本,三分一的古文都包含在这套漫画里,主要是《世说新语》和《史记》,有14篇左右。
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本身就喜欢蔡老的画,便是一套藏书全家看,值啦!
这套漫画还有专属赠品:解压漫画手账本和蔡老亲绘复刻画及明信片。
都已被我“占为己有”
,复刻画我给加了原木相框,随意放置书柜一角,艺术感拉满~
/ 01 /
蔡老其人,是位奇人
可能还有些妈妈不太了解蔡志忠先生,聊书前,我先做个简单介绍吧~
蔡先生是中国最著名的漫画家之一,也是一位奇人。
他1岁看圣经,3岁背诵四书五经,9岁几乎看完了所有世界名著,15岁就成为了职业漫画家,36岁已名声在外,如今70多岁了,依然不停地画。
他的作品不仅风靡中国,还享誉海外。
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也曾为他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再创造”!
▲ 蔡志忠作品英文版,分别为
《庄子》《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
用漫画给孩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是蔡先生独具匠心的创举。
他的漫画,被纳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漫画版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教材中一共收录了蔡志忠漫画中的260个故事,被公认为最适合孩子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典漫画。
我曾经看过一段对蔡老的采访,觉得里面有句话,最能概括他作品的精髓。
“孩子看世界充满了为什么,他能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能成熟地知道保留这些问题的意义。”
比如,《菜根谭》里有句:“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
乍一读艰涩难懂,但配上蔡老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这个深刻的寓意,就连9岁的千寻也一下能看明白。
再比如,《论语》中有句:“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理解起来很不容易。
但你看下面这位君临天下的巨人一登场,顿时生动演绎出了庇护万民的含义
~
▲ “大手”象征着保护万民
这样鲜活有趣的书,孩子们拿到手,就再也舍不得放下了。
而“既有成人通透,又懂孩子灵性”的蔡志忠,便也成了能将深刻国学经典变通俗的独一人。
/ 02 /
由画入史,意外收获
虽然从小陪千寻读国外绘本多,但传统文化这块,我一直不敢耽误。
一方面是文化自信的原因,咱们中国孩子理应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
一方面是应试必需,自打部编版教材改版以来,传统文化知识考查的比重就是逐年上升,不由得家长不关注。
▲ 小学考试里对《左传》《周易》《论语》里
“改过”内容的考查
小学一年级时,我本打算让千寻诵读《论语》。
但读一段时间后,发现《论语》中的章句缺乏故事性和逻辑性,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十分枯燥。
而且,传统文化读物大多是古文,比白话绘本难度大多了,陪读时,我常常既要注意速度又要讲解,几页下来,真是累瘫掉,深感费妈!
有这套《蔡志忠国学经典漫画》,就轻松多了。
你看,这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老师虽然解释过意思,但更多会让孩子多读成诵。
理解不深刻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死记硬背,到了考试或者日常要用的时候又完全想不出。
而看过生动漫画的孩子,不再用我做“旁白”,自然就有了同感、思考,继而产生有效联想,活学活用。
有一日,读《论语》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我下意识地解释说,孔子讲仁,爱人,因此问人,马是财产,不问马。
女儿就提出了异议,说这句话有讽刺孔子的意思。
马也是有生命的,孔子只问人不问马,是讽刺他不爱护动物。
虽幼稚,却包含了她的灼见。
后来读《孟子》,她又发现,孟子事事取法周公,就怀疑周公的真实性,说周公肯定没有孟子说得那么好。
“妈妈,周公如果真有,他就是个人,人不可能完美无缺。”
这些质疑和思考,都是她在读漫画国学过程中诞生的。
由画入史,这一点算是我们阅读的意外收获!
/ 03 /
人文素养,触类旁通
这套漫画还有个特别之处,我十分欣赏:
它每个看似简单的小故事里,都包含了非常多历史和社会学知识,对孩子触类旁通,提升人文素养大有帮助。
比如,从故事里,孩子能了解到古代的劳动场景:
比如,“鸡鸣狗盗”的小故事里,孩子能读到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这战国四大公子的人物生平:
比如,“兰亭集序”里,孩子读到了东晋时期的民俗风物:
故事在漫画家的笔下,幻化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图,孩子整本读下来,对于古人的想象就有了更为具象化的感受,同时也能触类旁通,对历史和社会都有更深的认知。
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大语文啊~
EASTWEST
写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到有段时间,网上关于孩子要不要学国学的争议。
其实我觉得,大多数家长包括我自己,并不是对国学有成见,而是不太接受孩子通过被动背诵来学习国学。
我在一些学堂,见过能背诵几十万字的孩子,直观感受是,这些孩子在用一种极为快速而模糊的发音,被迫记住毫无意义的音节组合。
只要一个月不复习那些音节组合,他们就会忘记。
或许有人会说,强行背诵也是一种习得式记忆。
但我想说,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升级?
把读来枯燥拗口、令人头疼费解的古文,转化成这么有趣、睿智、幽默的漫画。
帮囿于晦涩的孩子,找回信心和兴趣,在传统文学、哲学中获得力量,把生活过得有滋味、有智慧,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