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我们一天会接触多少“故事”。
一个周末的早晨,你起床后第一个点开朋友圈,依次看完了各朋友和网红的限时动态。
接着在吃早餐期间你看到头条上一篇爆文,你很想好好了解整起事件,但看看时间是要和朋友赴约看电影的时候了。这是一部上映有一段时间的商业动作片,剧情虽然有多处不合逻辑的地方,不过还好电影选角刚好都是你喜欢的演员。看完后你和朋友一起在餐厅里讨论电影,聊着聊着还从朋友口中听到了你们一个熟人的八卦,结果下午在逛街时还真的遇上了那位熟人朋友,你们三人依旧有说有笑,只是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接着你打算把一整个晚上都拿来追实况,正巧有人在玩直播,播主大部分选的选项都和你想的不同,不过这样能看到不一样的结局感觉也不错。直播结束后你稍微有点困意,打开新买的轻小说,发现你喜欢的配角戏份越来越少,感到有些不悦就不看了,在进入梦乡前你还在考虑是否要继续买下一本……。注意到了吗,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处处是故事,就算把范围限缩在虚构作品中,无论是小说、漫画、电影还是电视剧,任一类别的作品都难以计数,如果你将这些作品视为自己重要的生活娱乐并持续接触,在你有限的生命当中所阅历过的故事量将会变得非常庞大。
然而面对这些,我们时常会遇上「不了解作品想表达什么」的困境,无法读懂作品里的某个细节,或是说自认读懂了,但是这些细节却可以被不同的说法给支持,这时读者就必须用自己的一套方法替作品做「诠释」,试图从中探求更深层的故事寓意。
不只读者端,作者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诠释手法,一旦清楚了读者的理解故事的习性,那么就会更容易也更有能力让作品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当然你也可以用同一套方法去检视广告行销的文案、选举惯用的政治语言,甚至是和朋友吵架的对话内容,把世界视作一本超大的《一千零一夜》,你将会有诠释不尽的文本,每位角色各自有其行为及动机,只是有些故事我们暂时还看不到结局。
在日本动画的范畴中,对于「我们为什么需要御宅评论」的这问题,这里我想举一个可以很快看过的例子。
16年下半,由DJ Porter Robinson以及动画制作公司A-1 Pictures合作的动画短片《庇护所Shelter》同时吸引了动画迷和电音迷的注意。而有趣的是,虽然作品本身是以歌曲的形式发布,然而多数可以看到的讨论主要都是针对MV剧情的,对于此一现象动画评论人闲云过去已写过文章做讨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里我们暂且将《Shelter》视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讨论一下「动画诠释」这件事。
没错,对于《Shelter》这样一个角色台词不多、画面及时间轴切错交杂的动画文本,我称它是「完整的故事」。
你可能会疑惑,既然《Shelter》的叙事方式是混乱且没有讲明的,那么在直观上它又何来完整之说?但你可以试着去看看一些国外的反应影片,当影片播放到了最后,多数人都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甚至部分人还有了强烈地情绪反应,即使再怎么不明白,只要去看看别人的评论再回想MV内容,马上就能明白整个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这也是《Shelter》之所以会被广泛讨论的其中一个原因,为什么短短6分钟的影片能让人如此感动?
问题其实不是出在时间的长短,而是在于细节的设置,只要作者能熟练地将意象/元素安放在适当的情境里,就算今天是一支只有1分钟的影片也照样能打中观众痛点,相反的,长达两小时的电影也可能什么道理都说不来,而《Shelter》就是一个由大量细节堆积而来的故事,下面我就要试着来做一次动画分析,接着讨论一下进行诠释时最容易遇上的问题,也就是经常听到的「蓝色窗帘」。
首先,我们知道任何故事无论虚不虚构,都一定无法100%把所有存在的对话、动作、环境给描写出来,这会使得篇幅过长,在技术上也难以做到(除非你的角色活在全白的四次元空间里),因此所有的故事细节都像是游戏实况「剪精华」出来的结果,会在故事中被展现的就一定是重要的,若是有某个细节对剧情或角色来说特别重要,那么作者就会想尽办法去强调那个细节,细节与细节间的差别只在于此而已。
比如说,《Shelter》第一个示人的画面及对白其实对于剧情本身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有可无,当然可以说这画面暗示了Rin正在待太空船里,也确实达到了表现角色心境的作用,但仔细想想,少了这画面真的会有碍观众理解故事吗?其实这么开场最主要的目的是「制造悬疑」,包括接下来快速切换过的几个画面,都会使观众产生好奇心,有想继续往下看的念头。
接着,MV出现了第一个作者想强调的细节―平板,往后的画面无论是角色的动作还是环境的转换,一切都紧紧和这台平板扣合在一起,观众这时再回想起Rin起先呢喃的独白,不用多少时间,我们对于角色就有了基础的认知,她很孤独。
接续而来的是Rin在草原上奔驰的镜头,通常这类次要画面出现的时间会占全影片的多数,否则每一个画面都是作者最想呈现的细节,那就没有一个细节是相对特别的了。这里出现的重要意象是「秋千」,为什么会知道它很重要呢?因为它在画面上出现的位置明显,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够长,因为女主角看了它一眼,最重要的是,作者让重要细节发生重要变异进而产生另一个新的重要细节,也就是秋千的出现让Rin和前头一样回想起几个回忆片段,观众因而意会到秋千在这里是个重要的意象,看不清楚也没关系,我们作品看多了就有一定的把握知道后面会解释。
在这之后,歌曲与剧情的氛围同时变调,画面再度向观众提醒Rin是独自一人的事实,无论是身处在大环境还是小空间,陪伴着少女的就只有一台能做到很多事平板,好像前头的快乐只是一时的,直到目前为止出现的两个意象在概念上出现了冲突,「万能(平板)」却解决不了「寂寞的事实(秋千)」。
然后重点来了,画面一转换,我们的主角以残像的型态进入到自己过去的回忆,这是个老梗不过永远有用的设计,明明回忆是自己的,却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回顾」,从Rin表情来判断,这些画面她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却又好像有所印象,这时候观众自己能推测出Rin大概已经忘记这些回忆,但她现在记起来了,如此作品就无须花更多影像成本来说明这件事,而且也比直接讲明来的更有力道。
在Rin的回忆里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资讯,从她和男人的互动的过程可以推测出这位成年人很可能是Rin的父亲,为什么?因为MV让这个男人做了在刻板印象里父亲会为女儿做的事,当然也会有亲戚或是陌生人等种种可能,但至少在这个叙事框架里,我们情愿不绕远路而走直线相信他就是Rin的爸爸,因为这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保险的一种解释,这就是用画面说话的一个益处︰「把诠释权交给读者,我们不必费口舌,专心说故事就好。」
另外,还有几个一闪而过的画面也是重点,包括新闻里出现东京垂败的样貌、男人琢磨设计图的过程、行星即将撞上地球的影像、太空舱的展示、父亲摸摸女儿的头(象征道别)、男人笑着仰头望向天空的画面(仔细一点还能看出男人比起前面苍老了许多),最后是女儿睡在舱里的画面,同样我们以最直观的方式猜测,地球即将毁灭,父亲制造一辆太空舱让女儿逃生,自己则留在地球。
故事到了尾声,少女的独白再次出现,整部MV花了大半时间向观众说明Rin「是一个人」这样的事实,可是在最后的最后,却是由Rin来告诉我们她自己的信念︰「即使是在我感受到了我孤独,即将失去所有希望时,这份回忆也使我更加坚强,我并不孤单,因为有你。」这次我们相信少女说的话,不为了诠释进路,不为了同情,也没有中了谁的相信我之术,单纯只是因为我们在这其中看见了爱意存在。是的,在这短短六分钟,穿越了2578天的信里,爱意是着实存在的。
所以,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是吗?剧情应该还有很多没交代的地方啊,地球后来真的毁灭了吗?父亲呢?wait,wait,wait,不对啊,你怎么能肯定爸爸真的死了,搞不好他又自己造了一艘太空飞船到火星卖热狗也说不定啊,你是不是在制造天杀的蓝色窗帘?
没错,这就是我们在替作品诠释时最容易碰上的一个问题,你怎么能确定你说的就是作品想表达的意思?当然诠释有其限制,总不能只要有一点相关就全部说是同一类,可是一个意象有多种诠释的情况也确实是可能的,因此诠释的范围及界线在哪里,要怎么才不会「过度诠释」就是重要的。
一般在讨论类似争议时,偶尔会有一种声音说,可以去问看看作者阿,既然作品是作者创造出来的,那么他理当会是最了解作品的那个人。然而这么做可能会遇上三种麻烦,一个是作者不愿意回答,一个是读者可能会读出作者从来没想到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可能已经……。
这么看来从作者身上寻求答案似乎不是可行的进路,那就只能从作品本身下手了,延续上头《Shelter》的例子,怎么能说爸爸已经死了?选择这样的诠释方式有个很简单的理由,因为它并没有错啊。从MV当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支持这种解释的细节,反过来说,这样的解释也能去支持我们找到的细节,它既符合情境,也没有矛盾之处,那么就不能直判这样的诠释是说不通的。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以实例来看,我们先不假设Rin的父亲已经过世了(因为没死是合理也是可能的),把范围拉大一点,来讨论「Rin的父亲一直留在地球」这个说法可不可行。
首先这个说法可以被MV里的细节支持(信件内容),同时它也可以去支持其他细节(父亲最后的神情),另外它并没有矛盾之处,最后的重点是它符合情节氛围(离别的悲伤感),如此我们似乎可以把检视诠释合理性的重点给整理出来︰
1、 所有的诠释至少能找到一个以上的细节做为证据来支持
2、 一个好的诠释能够去解释为什么那些细节会在文本里
3、 诠释本身无逻辑矛盾之处
4、 诠释符合作品的情节氛围
当然,诠释还可以有更多样的可能,上面这4点只是最基本的要点,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想了解更多,市场上有许多可参考的书目,更甚至可以直接去翻几位诠释学大家的原典,不担心越级打怪的话。
其实关于动画诠释还有许多未提及的概念,不过就暂且保留一下篇幅等下次吧。行文至此,最后想说的是,很多时候诠释可以是一面双面刃,它可以帮助读者找到作品隐喻的种种可能,但同时,它也可以把作品意义导向到自己所希望的方向,隐藏了其余存在的可能性,使文本替自己自圆其说,而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的反而是在我们的生活周遭。
所以请记得,不会有最好诠释,只有自己所相信的诠释,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作品中得到一些感动、启示,甚至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