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如果有雷声,那可不凑巧]
巧的是,最近平台上有一个关于“邻居”的征集活动,下面我们暂时谈谈这段时间遇到的各种“奇怪”邻居。
说他们“奇奇怪怪”,是指一种带着“褒义”的另类有趣,而并不是行为或想法“异常”。配图纯粹凑数。
【1】他养了一只金毛
邻居家有一只金毛,当年它小的时候我用双手可以把它捧起来;如今,我用双手才能把它抱起来。
金毛的主人10年前就是某大学的一位客座教授,10年后也是。他常年深居简出,有时遇见他是因为需要遛狗。我曾问他为何要养一只狗,他说离婚后妻女定居国外,一个人显得孤单,有只狗陪伴要好上很多,何况每天至少要有一次“狗遛人”,也算是强迫自己下楼运动运动。
一个人久了,就会懒得动,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
这只金毛,每天要吃两顿复合狗粮(狗粮+男主人给它准备额外的饭),由于经常吃了睡、睡了吃,这只金毛是真的胖。
以前狗绳还未强制要求的时候,男主人如果太忙,会放这只金毛自己下楼转转。等它玩爽了,又会自己爬上来,在门口叫两声,等着主人开门。
周末的时候,我有时会看到它带着狗牌(上面有名字、住址和联系方式)摇着尾巴就在小区里转悠,与外面的“小mm”(指其他邻居养的小体型犬)调皮几下,心情厌烦了就吼两声。
或许是这只金毛被主人调教得很好,或许是这只金毛特别通人性,如果是平时与男主人有过接触的邻居想摸摸它,它会很顺从;如果是它感到气味很陌生,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听上去有点不耐烦。
这只狗似乎一直都很快乐,让我羡慕不已。
有次偶然与男主人聊天,他曾说——
人比狗虽然从生物学意义上看高级,但在【尊重存在】上,却比狗类低级比如尔虞我诈,比如挥戈相向,比如自暴自弃。
当然,男主人说他自己也不能免俗,身而为人,总有逃不开的人性。
男主人说他有时也会带着残留的童真稚嫩,学着像狗一样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跑跑跳跳着——虽然没有可以绕着跑的尾巴,但也可以迎着夜风,吹吹口哨。
他说希望岁月安好,但总不能如愿,毕竟,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
于是,他受以前从杂志上看过的文章的启发,给当时才断奶不久的金毛取名:【放下】。
【2】最后一个离开的他
他是我高中的学长,高我一届。他当时是学校的红人,不只是因为长得高大帅气,可能是因为背景和能力的缘故,学校大大小小的晚会都有他参与策划组织什么的。
好像那时候我们高中被选为实验学校,要搞什么文艺素养与学习成绩双推进,于是,三年的高中生活在高压的学习之外,有时还有各种规模不小的文艺活动。
我是因为有次被安排参与某次文艺汇演才认识他,从而知道彼此是邻居。
他曾和我聊过,说但凡自己参与策划的大型校园活动,如果条件允许,总会最后一个离开。看着十几分钟前还济济一堂的报告厅转瞬就空荡荡的,自己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后用大音响放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或曲,最后再轻轻地关闭电源,锁上大门,迈着鬼魅的步伐飘然而去。
那种奇怪的成就感,会让人回味很久。
他描述的那种感觉,直到我三年后才有深刻的体会。但这种奇怪或者说奇妙的感觉,随着时空的转变,我再也没能有机会回味,颇为遗憾。
在认识他之前,我以为这个红人在班级里应该也是能吃得开。他却说,自己在班级中是“不合群”的那一类,当年我也是没明白这种“排异”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想,无非是他早就知道自己与班级里那些只知道死读书的人不是一类。虽然两圈人表面上和睦,私下可能彼此都瞧不上。
这也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们家具体是啥背景,我从来没有八卦过,只是知道他爸妈都是搞文艺的,大概爹是导演妈是编剧这样的组合。于是,他去考北方的艺术院校顺理成章。
后来,他就成功考上了,之后,全家就迁往北方,那时帝都的房价还没如今这么夸张,想来,现在的他们应该生活得挺滋润吧。而且,他在18岁时就已经从布局各种文艺活动中,意识到如何利用利益关系之间的冲突,来为自己达成目的提供帮助。
他那时候和我分享的东西很多,虽然现在来看那些观点以现在的角度看比较稚嫩,但考虑到年纪,他已经比同龄人成熟好大一截了。
印象中,“书呆子本身不可怕,懂得思考和权谋的书呆子才可怕”这个概念,就是由他传输到我这儿的。他还和我说,一定要准备好很多预案,开始我们以为选择的是方案A,操作时却像极了方案B,最后盘点时才发现,原来是大混乱的方案C——实际上,任何事情的想象与呈现总会出现偏差,全程依照计划保持一致只是理想,但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性格冲突会引发小概率事件,而一个需要一大群人参与的集体事件,有几个小概率事件引发连续性问题,事情可能就完全脱离预想了。
以他的想法,如果一个人“努力将自己的分内事做到最好,一辈子都是如此,已是可以”,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可能根本不想把分内事做好,自然会引发诸多混乱。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慨叹一句“事随然,不枉然”。
时隔多年,他提及的类似的事情,实在太多——
台本可以写得很细致,但未必用的到;
音乐可以精挑细选,但未必应景;
策划可以精确到分,但未必实用。
遛弯儿于马路上,我时不时感到一种陌生感:对这个世界,对这座城市,以及,对自己。
【3】喜欢莫奈的大巴司机
我们姑且将他叫做王师傅吧!
所有的故事都是从印象开始,这个关于住在旁边一栋楼的王师傅的故事也不例外。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他退休后那养出的浓密虬髯,而是他家客厅挂了一幅缩小版的《睡莲》和一楼阳台搭出的“王家花园”。
王师傅退休前开的是南京著名的13路,当年这条线的司机很野,民间歌谣《挤公交》就有一句著名的“13路司机开的超过公路赛”,甚至还有谣言说开13路的“小杆子”(方言小伙子,这里指年轻的公交车司机)能“公交车漂移”。
年少无知的我还曾向王师傅求证,答案自然是“无解”。
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公交车司机很少有一颗“艺术之心”,王师傅喜欢莫奈,显得过于另类。听街坊说,王师傅作为家中老大,为了弟弟妹妹才选择很早就闯荡社会,虽然放弃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但对艺术的热爱从未停止。
王师傅的一对儿女离他住的很远,平时孙子辈来看的机会也不多,于是,作为老者的他难免会把内心的一种憧憬通过某种方式彰显——比如社区组织的活动。
社区是真希望有个热心人能给自己整个活动,只出场子不出人和力,还能在汇报中增加不少东西;对王师傅来说,他可能更多是希望有个把人能听自己说说话。
阴差阳错,我有幸听了那唯一的一场。
生命中的很多阴差阳错就很神奇,其实我之前是有听过莫奈和他的《日出·印象》和《睡莲》(系列),但并不是特别懂什么“印象主义”。
王师傅关于“印象主义”作品观赏的理解,我真的是要十多年后才明白——
观赏大部分印象派作品,要注重一个距离的把握,既然是印象,那么,一切都是基于“印象”来进行衍生的,就莫奈的成名作《日出·印象》来看,将其某个局部进行放大,仔细观摩日出的初晖在阿弗尔港口河流上的投射,怎么看都像是不经意间抹上去的几笔,左边的船和人,其倒影更只是六笔糊里糊涂得刮上去。整个画作,每个部分看上去都觉得有粗制滥造之嫌,但组合在一起从远处看,那种感觉就“呼之已出”了。
我想,王师傅应该是知道台下的这些人可能只是因为社区会发鸡蛋或者毛巾才来“捧个场”,想想看,平时都是打“掼蛋”消遣时光的人,又怎么会对他本人或者所讲的内容感兴趣。在那个智能手机才开始影响世界的时候,中老年人还未接触微信和拼多多的时候,他只是想把自己想说的分享出来。
莫奈最后隐居莫奈花园,一方面是已经财富自由无欲无求,另一方面,应该是莫奈对于宁静生活的全面接受与投入。王师傅与莫奈相似,都是亲历过人世变迁超过半个世纪的人,诸事繁杂虽不是过眼烟云,但多半已成为往事,偶尔有个念想也算是个寄托。
限于各种原因,王师傅很难去续上曾经的梦想,他之后的时光,并不是像他的老伴那样没事儿打打麻将,基本都在打理他自己的小花园。
王师傅最后好像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走的,当时他老伴儿一整个下午都在麻将摊,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4】吉他女郎
我对她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长发和背上的吉他。
那时侯,我一大早就要骑着心爱的小破自行车从家往外赶,需要在20分钟内到学校——那时上高一。而她似乎是忙碌了一宿才回到家。她住的地儿正是王师傅原来的屋子。
王师傅不在之后,他的儿女把亲妈接走了,至于房子是卖了还是交给中介代租什么的不清楚,只知道老房子被简单翻新了一下,然后就有新人住了进来,过了几个月,搬走,接着,又有新人搬进来,如此反复。
然后么,闲来无事的人就说因为房子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总是会出来骚扰,于是乎,巴拉巴拉。
不过,这位吉他女郎住进来之后,可是整整住了两年,然后才搬走。
我一直不知道这位目测是比我大上六七岁的吉他女郎是做啥的——大妈们的八卦说她既然经常昼伏夜出,不用猜就知道是借”卖声“来”卖身“——当然,说实话,考虑到她与我的人生没有任何交集,是或者不是,对于我而言,无所谓。
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我偶然在市中心一家商场的“透明直播间”得到了答案。
那时,还是FM调频有相当市场的年代,为了增加电台与听众的互动,电台会在市中心的商场建立一个“透明直播间”,主持人、导播等会在这里做节目。
当时是有一位女DJ与一位男DJ在节目中谈自己的成长(从业)经历,这位女DJ就说两三年前才入行的时候,只能做深夜档和清晨档(4、5点),新人的薪水太微薄了,为了还之前的助学贷款——艺术生的学费都很贵,她只能挑房租很便宜的“凶宅”(大概就是有人在里面去世),还在酒吧做驻唱歌手,最拼的时候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常常才闭眼就睡着,然后没睡饱就逼着自己起来。
于是,我知道了当年那个很有口碑的广播节目一段片头(片花),就是她甜美如酥的声音——
忙碌了一个星期,也该放松一下了。你可以喝茶、看书、聊天、逛街、品咖啡、晒太阳、赏风景。。。无论什么状态,你都可以加一点点的音乐。聆听一整天的好音乐,收获一整天的好心情。
【5】往事与故事
有时候,灵感如丝;有时候,灵感如撕。
如丝的时候,你还能看到并记下来;如撕的时候,你就只能看着灵感跑过,无声无息。
关于这些邻居们的故事,可能每一位的过往都能作为灵感,刺激出一个新的传世故事。只是,这个时代太匆忙,一切本不该被量化的东西被标上了尺度,而可以被量化的东西几乎都被莫名其妙的加了速。人们唱歌、跳舞、把酒言欢,寻求一切形式的欢愉,然后在喧闹中或开始或结束。
我想,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他人所评价——有的被知,有的无知。虽然说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就注定会失去自我,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自我】究竟是啥?
如果说想象力与创造力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细细想来,时间中的大部分人,难免在【速度】中只是被迫行进。有一个(或者说两个)极为抽象的概念,一个称为”希望在计划内的随意发挥“,另一个称为“随意发挥在既定的计划内“,我们把前者视为态度,将后者视为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以怎样的能力去掌舵自己的生活呢?
但愿,我们能从别人的往事与故事里,找到答案发出的细微的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