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第一次动漫学术趴着,原文发生了一些变化
1.
日本国民级IP宝可梦系列衍生的好莱坞电影《大侦探皮卡丘》备受关注,在银幕前终于见到了观众。
由曾饰演过死侍的雷诺兹出演的皮卡丘带着一嗓子大叔音,让不少观众感到别致的反差萌。而伴随着妙蛙种子,小火龙,杰尼龟,可达鸭等等大量深入人心的可爱的宝可梦的出场,《大侦探皮卡丘》从预告片发布以来,一直有着很高的话题度。说起宝可梦系列,相信许多观众并不陌生,宝可梦的动画当初在国内电视台上曾被翻译成《宠物小精灵》或者《神奇宝贝》。想要成为宝可梦训练大师的小智一行人,以及捣蛋卖萌的火箭队,都是一代人脍炙人口的童年回忆。但《大侦探皮卡丘》的世界观与我们所熟悉的宝可梦系列有着很大的出入,它并非改编自宝可梦系列的正传,而是任天堂的一款3ds衍生游戏。所以要聊这部电影,首先我们得从游戏谈起。 在原作游戏里,没有小智,也没有什么训练道馆,整个世界观与宝可梦系列正传是几乎没有关系的,皮卡丘的大叔音比起电影更为油腻和低沉,并且还带着色色的性子,时而严肃认真时而逗趣工口的皮卡丘,与我们所熟知的形象南辕北辙。原作是一款解谜类的游戏,通过各类支线搜集线索和证据并让观众进行推理与选择,来推进主线故事的发展,最后揭开幕后的阴谋,从而完整的还原出一个生动有趣的人与宝可梦共存的城市。
游戏的玩法很简单,就是玩家通过操控主角在城市以及郊外,不停的跑图去认识各类的人与宝可梦,然后通过搜集线索让玩家享受一下推理,其中皮卡丘是作为一个点破部分天机教玩家破案,或者说辅佐玩家理解信息量的角色。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支线故事,去深入描绘宝可梦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宝可梦世界的万千生态,一幕幕不同的场景细化了宝可梦必不可少的存在,解决事情也并非只靠主角一行人,而是由许多宝可梦与人们共同努力所达到的。
但是电影对游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游戏里超梦压根不是主要角色,霍华德也不是最终boss,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所以说,这次电影是好莱坞又一次对于日本ACG作品的魔改。不仅如此,电影《大侦探皮卡丘》魔改之后变成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爆米花片,即使许多宝可梦出现在真实世界里的生态是如此有趣,但浅尝辄止的叙事,仅仅只保留了宝可梦的形,而没有宝可梦的魂。
2.
《大侦探皮卡丘》的故事非常简单,男人主公蒂姆偶然间被警方告知研究宝可梦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从小因为妈妈去世的一场事故而不再喜欢宝可梦搭档的他,在前往父亲的办公室时候遇见了父亲的宝可梦搭档皮卡丘。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只皮卡丘竟然会说人话,并且只有蒂姆听得懂,用大叔音说人话又卖萌的皮卡丘让观众感到啼笑皆非。
在无意之间,蒂姆打开了一瓶紫色的气体,让本来性情温和的长尾怪手突发狂暴,再加上皮卡丘的一些证言,蒂姆感到父亲可能并没有死,事情也隐藏着一些未知的阴谋。 与此同时,女主人公露西作为新闻记者,也嗅到了这件事情并不简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名为R的紫色气体的一些相关计划之后,蒂姆与露西在相遇之后决定联手,调查出事情的真相。
故事的视角从城市到了郊外再回到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一直力求呈现各种各样的宝可梦。我们儿时回忆中的妙蛙种子,杰尼龟,可达鸭,暴鲤龙等经典形象,随着故事的推进而陆续登场。
在被破坏的宝可梦实验基地里他们发现了超梦与此事有着密切关联,随着深入的调查,蒂姆发现原来是当初想要致力于人与宝可梦共存的伟人霍华德才是幕后黑手。 霍华德想要通过让宝可梦发狂从而将自己的意识链接到最强宝可梦超梦体内,并将所有人类的意识都取代进自己的宝可梦搭档体内,从而实现人与宝可梦的共存。
最终在蒂姆和皮卡丘的努力之下破坏了这场阴谋,然后发现,原来一直消失不见的父亲,正是被超梦暂时取代成了皮卡丘。在一切都还原了之后,伴随着蒂姆与父亲这场旅途的相伴所拉近的距离,以及与露西合作之间产生的情意,电影在充满着父子情意与美丽邂逅的氛围下落下了帷幕。但如此简单粗暴的爆米花式成长电影,是否欠缺了点什么呢?
3.
宝可梦系列世界观最大的魅力,除了形色各异的宝可梦所形成的一个天马行空的奇幻生态之外,这种宛如精灵或者妖怪一样存在的生物,如何与人类产生跨种族的羁绊,也是宝可梦系列最吸引人的一个地方。 在剧场版《精灵宝可梦:就决定是你了》里,小智给皮卡丘挡下了攻击之后,也是迷糊之中第一次听到了皮卡丘说话。皮卡丘袒露出一直想跟小智在一起的心声,这份互相守候的羁绊,让万千宝可梦粉丝情不自禁的落下来眼泪。
但显然《大侦探皮卡丘》没有做到这一点,电影几乎放弃了刻画人与宝可梦的羁绊。对于这样一个人与宝可梦共存的世界,甚至连最终阴谋都是关于人与宝可梦的故事来说,显然是放弃了挖掘主题的深度。 在电影里所呈现的故事里,人们和宝可梦的关系并不像伙伴,更像是合作工具。除了蒂姆和皮卡丘之外,很难再发现电影中还有其他人与宝可梦进行深入的互动,更甚的是,这只皮卡丘其实在结局之前都是蒂姆的父亲,所以本质上来说电影里蒂姆一直是和失忆的父亲产生了羁绊,而并非是和皮卡丘产生了羁绊。皮卡丘俨然就是一个工具人,当父亲回归之后,皮卡丘就遭到了边缘化,让我感到一种非常冰冷的失落感。 电影里的宝可梦除了起到工具的存在之外,无外乎就是让主角们捏来捏去,那这样与宠物又有何区别?但对于宝可梦系列来说,宝可梦无疑是搭档,而并非宠物和工具人,这是这部电影让我感到最寒心的地方。
退一步来说,即使电影放弃了宝可梦系列的主题深度,从而想做成一个爆米花式的爽片,但也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作为爆米花爽片,一是在爽快的乐趣上不能有门槛,要让路人观众都感受得到其快乐与刺激的元素,二是动作场面要足够磅礴和精彩。对于这部《大侦探皮卡丘》来说,前者设置了一些门槛,而后者又欠缺了一口气。 电影里放弃了对于宝可梦相关设定的解释,这种做法显然对纯路人观众不太友好。不了解宝可梦系列的观众,完全不清楚宝可梦的技能和特性,也完全不知道精灵球之类的设定,徒增信息量与造成理解困难会让这部分观众的乐趣下降。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魔墙人偶,电影里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魔墙人偶会造空气墙,但显然还是不够的。如果不清楚魔墙人偶的特性,这段宛如哑剧一般的情节实在让路人观众看到一头雾水,虽然确实是搞笑,但总会丢失一些乐趣。
动作场面上《大侦探宝可梦》也只是做到了差强人意的程度,电影里设置了四场动作戏,一是开头长尾怪手的发狂,二是训练场里大战喷火龙,三是宝可梦研究基地里的甲贺忍蛙与土台龟花园,最后便是皮卡丘战超梦。 但四场动作戏加起来也只有半小时左右,动作场面也并没有太大的震撼感,也没有出现能让观众大呼过瘾的特效轰炸。只有最后皮卡丘那一击伏特冲击能让观众稍微过把瘾,在有着《复仇者联盟4》的竞争之下,短暂而表现力又不足的高潮实在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部爽快的爆米花片。
4. 在《大侦探皮卡丘》里,依然是十年如一日的呈现着好莱坞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之旅的模板。但这个模板下所刻画的故事简单粗暴而又不够爽快,除了宝可梦的造型还原很受喜欢之外,其余地方既无法让粉丝拍手叫好,也难以让路人观众沉溺其中,导致电影沦为四不像的尴尬地位。 在学术趴之前的文章《别再给我们喂屎了:好莱坞的日本ACG魔改之路何时休》里,作者白胡椒曾经写道:
“好莱坞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太过于巨大,这种美国式的文化自信导致他们在进行作品改编的过程中,经常会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融合,而是驾驭。”
在《大侦探皮卡丘》身上亦是如此,电影里强行融入的个人英雄主义元素与宝可梦系列的内核有些许违和,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改编差异。日本许多ACG作品是很强调“伙伴”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在日本文化里,集体意识很强,都害怕受到排斥。其精神内核就像是前一阵子《流浪地球》里的饱和式救援,这种“饱和式救援”所构筑出的故事氛围是好莱坞电影所抛弃的东西,却正是宝可梦系列能深入挖掘的主题,也是其文化根基。
同时,在电影里,推理过程是被极度弱化的,主角一行人发现阴谋的过程,基本就是突然搜集到线索,然后过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的东西。略显小儿科的情节推进未免让人觉得过于简单粗暴,侦探这个身份被电影彻底所抛弃了,单单纯纯的只是沦为一个设定,整个电影根本没有半点侦探的感觉,更不如说是冒险。
甚至是最后霍华德大喊自己是为了人与宝可梦的共存才实施的计划,但其计划的逻辑与动机却也几乎没有描述一个圆润的演变过程,单纯沦为“我就是想这么做,所以我做了”。扁平的人物塑造,空洞的主题,都让这部电影看完以后难以让人回味一些什么。
正如《攻壳机动队》与《阿丽塔战斗天使》一般,这次好莱坞的ACG作品魔改,依然很难说得上成功。
结语
在小时候,宝可梦成为了童年数不胜数的小孩子守在电视机前面的一大乐趣。当看到火箭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却不放弃,当看到小智每次说出“就决定是你了”,大家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振奋。
到了2016年,《宝可梦go》又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全球各个国家的宝可梦粉丝,拿着移动端到处逛街去捕捉宝可梦,甚至是大半夜都有许多爱好者成群结伴的出来夜游,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对宝可梦的爱似乎又激发起来了。
直到如今,宝可梦系列衍生的产品一个接一个,即使在《宝可梦xy》里隔了二十年小智还是在道馆上失败了,但依然爱着这个系列的观众,还是数不胜数。 就像即使《大侦探皮卡丘》争议很多,但喜欢宝可梦的观众,估计也是一边笑着一边骂着,然后如果还有下一次,也依然会“真香”。
我想,这就是情怀,这就是青春,这就是,宝可梦系列经久不衰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