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剃头匠漫画怎么没更新】漫话天津丨天津城里剃头匠

剃头、烫头发是老年间流传的街头民间谚语。今天的街道上再也没有人要选削发钩了。青年们都在美容院洗头和吹头发。以前不是剃头剪短头发的时代,剃发匠也不再叫剃发匠,而是叫美容师。

在洋气点,现在都叫Tony老师,剃头挑子、理发店也改称为发廊、美发厅。剃头匠和他们那“嚓嚓”悠长的“唤头”声,似乎只能回响在一些老年人的记忆里……。

剃头匠这个行业诞生得很晚,直至清朝才出现。众所周知,清朝以前的汉人都是留满发的,小孩一生下便任头发生长,不剪不剃。读书时,把头发因势理顺,绾成髻,唤做:“束发受书”。除非出家当和尚,削发为僧,否则头发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

一六四四年满清王朝取代明王朝,汉族人爱护头发的传统也受到了致命一击。清政府命令世人将发辫放落,四围皆剃去,仅留存顶中之一部分。传扬最广的一句话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官办的剃头挑子从那时候兴起了。“留头不留发”这个差使,由旗丁充任。当时旗丁“奉旨剃头”,颇为威风,都是他们坐着,剃头者跪着。那时候的天津街头剃头匠算是官差了。在天下人皆须剃头的最初岁月里,剃头是分文不取——这在当时仇恨剃头的汉人心中,也许是惟一的好处了。

挑担走四方,“剃头挑子一头热”以后,为了迎合需要,剃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职业。在天津,剃头匠多出自宝坻县。剃头匠没有铺面,没有门脸,他们的工作地点就是一条条大道、一条条小街,挑着他们的剃头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上的一头是小炉子和铜盆,另一头就是供客人落座的凳子。这个凳子相当于一个工具箱,几格小抽屉里装着不同的工具—推子、剪子、刀子、胡刷、刀档子、木梳子、皂荚、毛巾、布单,有时还带着一个收拾碎头发的笸第。引入注目的是箱凳侧面插着的一面三角旗,那就象征皇上的圣旨—“不剃头者,斩!”还有一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由一钳形钢片和铁棍组成的“唤头”,剃头匠通过敲“唤头”发出的“嚓嚓”声来招揽生意。

“唤头”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满清朝廷严旨限十日剃完,路边的每一个剃头棚子,都有官兵在“伺候”,路人被迫削发。地方官为了遵行功令,必须在十日以内剃完。而乡下人终年难得进一趟城,同时也不可能为了剃头,专程进城;更何况本心不愿,为了留发又要留头,闭门不出,或者逃入深山。这样,就必须“移樽就教”,主动“唤头”来剃了。

城市里的剃头挑子进入乡下,就用这一把形如镊子的铁器,“唤头”出来。大致每到一处,用“唤头”将一村一乡的男子都唤了来,由旗丁逐一验看,已剃者自然无事退去;未剃者集合待命,等着剃头。

梳辫子时代的剃头匠,最基本的技术当然是剃头、梳头编发辫和刮脸。此外,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必要技术,包括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染发、修整胡须、放髓(敲打脊椎)以及头、面、颈肩部的按摩。可见剃头匠的钱挣得并不容易。

清朝灭亡后,人们脑后的辮子也跟着消失了。

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走街串巷的剃头匠已经不再挑着剃头挑子了,而是拎着“唤头”,斜挎着个小布包,布包里是剃刀、布单、剪子、磨刀布、木梳,铜盆火炉早就不见踪迹。他们的服务对象也大多变成了老年人,因为爱时髦的年轻人统统跑到理发馆去了。

时至今日,大部分年轻人连“唤头”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好爸妈“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