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第一次看到寄生虫的时候,不知道加纳的死有多可惜,当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甚至觉得加纳的地位比官方第一女主高很多。
不过最近又重新翻出来看了一遍,突然觉得,加奈的死没那么伤感了,准确的说不是不难过,而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了,反而有点理所应当。
原因有很多,比如:
- 再次看动漫,心里有了预期,所以很多伏笔都可以看得出来,不至于像第一次看的时候那么猝不及防,突然给我一刀,一下心脏骤停。
- 然后就是人成熟了,说难听点觉得加奈有点作死,痴迷在自己营造的幻觉中,然后飞蛾扑火般的跳出去。
也许在某个时间段里的自己其实是很喜欢这样的角色的,勇敢无畏,没有枷锁,一往直前。
但是啊但是,但是人越活就越觉得自己寡淡,无趣,会认为勇敢的程度是取决于恐惧的程度的,不在于别人如何,而在于当事人恐惧的程度。当枷锁并不存在的时候,去聊破除枷锁并没有意义。
加奈就像是一个沉迷在自己的激情当中的人,尽管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能是过去的我向往的勇敢一往直前,但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讲,就是自我满足啊。(轻喷)
人并没有必要因为要夸奖一个事物,而去刻意的贬低与它相对的另一个事物。我是说我并不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而贬低了加奈,但我确实表现出了这样的意思,我想可能是我内心里也有一个动态的平衡吧,自己的爱与喜欢是有限的,当给到某一个人或者角色的时候,其他的就会黯然失色。不自觉的就表现得如此了。
- 最后就是开始觉得女主其实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普通女性,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男主的附庸。
这点我觉得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爱是相互试探的,女主痛苦但仍然选择相信,最终走到一起,我觉得这才是现实主义的好人设。
当初看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太喜欢官方第一女主,甚至名字都想不起来,现在也是。
那个时候看到女主的剧情就想快进,那时候看到的女主总是软软糯糯的,总是在踌躇,即使现在想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喜欢上这样的角色。想来当自己在动画中寻找快意恩仇的时候,自然很难。
那么为什么现在看的时候又喜欢上了呢,因为人老了吧,一下子就明白了,魅力的根本来自于克制。关于这一点感觉自己的笔力太差,没有能力说清楚,不晓得以后有没有机会重新聊。
从动画制作角度来看:女主一整局都在压抑感情,都在踌躇,试探,甚至最终的情绪爆发的时候也看起来,宣泄的不够。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听一首歌一样,对,就像那个<被拯救的姜戈>中的曲子freedom一样,这个曲子从头到尾都在压抑感情的感觉,最终要宣泄释放感情的时候却没有完全没有放开嗓子唱一样。但这种刻意的压抑却有种源远流长的感觉,这样的角色,这样的作品,虽然很难第一次让人就喜欢上,但是喜欢上的话,就很喜欢。
为了更好的理解女主的状态,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女主的视角下的故事:自己的男朋友最近有点奇怪> 男友和一个陌生女孩纠缠不清> 最近发成了很多恶性事件 > 男友似乎变得自己不认识了,他还是自己认识的男友吗 > 新闻上最近有很多关于怪物替换了身边的人,这些怪物最大的特征就是和以前发生了巨变,以及头发或身体组织离体后会变形,我要不要试一下新一 > 新一什么也告诉我,即使我已经抱着巨大的勇气去坦白了,他仍然在顾左右而言他。
人的天性是自私多疑的,有人把爱比作要死一次,即摒弃掉自己天性中的弱点,将另一个独立的个体纳入到自己自私的范畴之内,从此二人合为一体,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痛苦以至于像死过一次一样。在信息这种不对称的情况下,女主是很难再相信对方,但两人最终还能再走到一起,所以才能值得称道。
但是啊但是,我又要写但是了,但是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动画似乎没有赋予女主突破这一屏障足够的动机和契机,虽然有踌躇有彷徨,但却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契机去摆脱这样的困境,使得整个逻辑链有点缺失,显得女主的行为动机有些单薄了。
这样看来我的程度也就在这样了,会喜欢上一个动机逻辑链并不完整的角色,那么很大可能我只是在它身上看到了我想看到的特质便喜欢上了,陷入到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没有办法很客观的评判了。
最后从整体来看,这种有些偏向现实主义的元素是否适合在动画中? 我觉得是不适合的,动画本身有点乌托邦性质,在一个奇幻世界中的爱恨,现实主义使他的向心力太强了,这种吸引力拉扯着我都没有办法好好享受一个乌托邦的作品,没有办法好好的享受逃避生活的乐趣了,哈哈。
但正因如此才显得寄生兽牛逼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很吃加奈的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