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评论:住宅腐烂机、燃烧帽、CP、攻击、吐槽、弹幕、绝对领域。不知不觉间,“二次元”这一文化现象,二次元人士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而他们所带来的二次元文化就是基于精品动漫IP产生的超现实的想象力、审美观和趣味。今天,我们来说说二次元的“萌、腐、宅”这一话题吧 :)作者:王童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邹银娣
说起“萌”“腐”“宅”这些本来是二次元所特有后来又延伸到大众文化中的文化元素,似乎已经是有些“过时”的言论。然而,其实这些元素并没有过时,而是在多年的潜移默化中融入了日常生活,成为日常生活中具有固定影响的一部分。
一、“萌文化”
(一)“萌文化”的来源
早在2003年左右,“萌”这个词就在二次元文化圈出现并流行开来,真正火起来也要感谢当年那些“初代萌王”们,比如《百变小樱魔术卡》里面的小樱,《美少女战士》中的土萌萤。2004年和2005年,“萌”当选为当年日本全国第一新潮用语。
但是也要说“萌”本身是有“性暗示”的元素在其中的,有时候我们批评一部作品会斥责它纯粹“卖萌卖肉”也可以看出来其实“萌”和“肉”是分不开的。一些“萌”的角色最初也是在子供向的作品中出现比较多,御姐,萝莉,傲娇,病娇等二次元女性的属性也是在“萌”文化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
看到那些可爱的让人心动的人活着的其他生物赞叹一句“好萌啊”也是人之常情,而这种趋势让商人看到了商机,因此诞生了一大批和“萌文化”相契合的漫画、杂志、动画,甚至出现了“萌经济”“萌产业”“萌商标”这样的说法。据统计,日本“萌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88亿日元,还有专家表示,“萌”市场的总规模会达到数万亿日元。
“萌”这个词可以用做动词,亦可以用作形容词,最初是形容一些娇小可爱的女性,但是现在也可以用来形容可爱的男孩子,词性影响范围也逐渐三次元化,日常生活中“萌”元素随处可见,杯子、抱枕、钥匙链、床上用品等等贴上可爱的图案,用比较好的材料制作成软软的让人觉得舒服的形状,都可以说是“萌文化”在三次元的影响,只不过现在大家不再把“萌”这个字眼挂在嘴边,它成为潜移默化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引人注意,而成为了一种集体潜意识。
(二)“萌文化”的社会影响
一般来说“萌文化”的表现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指物质层面即萌商品,主要包括猫耳朵帽,耳环,项链,发卡等商品,这些商品一般是对动漫人物装饰品的模仿;二是指行为层面即各种萌行为,里面就涉及各种卖萌自拍照,扮二行为等,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种自拍照APP,SNOW、B612、脸萌等;三是指精神层面,包括大众心理,审美取向,以及价值体系的构建方面对“萌文化”的理解。
在这三个层面中,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前两个方面,而学者研究的方面一般来说是第三个层次,“萌文化”原本属于青年类型的“亚文化”,但是却在逐渐三次元化的过程中变成了大众文化,这也是当代流行文化逐渐年轻化,二次元亚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认同的典型案例。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用语成为社交流行语的现象屡见不鲜。带有萌属性的网络用语如“萝莉”、“怪蜀黍”、“小正太”迅速走红,成为当下流行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大批“萌星”。
“萌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代表在国内开始传播,目前已被主流文化所认可接受,并且在很多的主流媒体里都有“萌文化”的身影。在大众媒介的推广下,曾作为青少年群体所特有的“萌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传播广泛的大众文化。“萌文化”已经从曾经的风格化走向了大众化。
(三)“萌文化”流行的深层原因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而动漫文化尤其是日本动漫已然成为中国青年亚文化的重要内容。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首先不是一小撮人的阅读偏好问题,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所以来源于日本动漫的“萌”文化首先是在以80、90后为主导的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起来。
以动漫、网络游戏等为主要娱乐内容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在其审美过程中不再以追求对象背后的深层含义为目的,吸引他们的是视觉性的拟像符号。“萌文化”代表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文化,是对传统严肃刻板文化的颠覆。如“不要酱紫啦”“妈妈说不要和你玩”等卖萌话语,“嘟嘴卖萌自拍照”等行为,还有卖萌表情包的大量出现,卖萌俨然成为青少年群体中的新社交方式。
任何一种流行元素或者一种流行文化都有其出现、发展、壮大、强盛、衰落最后甚至消失(这里不是指消逝,而是消失在大众视野,但是还是可能在小众范围内流行)的过程。当然这类事件也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萌文化”从其根本来说也是社会人本性解放的一种表现,以前这种“萌萌哒”的较为低龄化影响的元素伴随着80、90的成长成为一种较为广泛的影响,曾经摆不上台面的东西也由于受众群体的变化而转变为一种流行文化。
二、“御宅族”≠“宅”
“宅”文化从开始在中国的土壤发芽就是被误解的,原本被称作“御宅族”的特指对ACGN感兴趣并精通的人群的称呼因为借着网络的便利来到中国,便被很多人理解为“宅在家不与外界接触的网虫”,这其实是对“宅文化”很大的误解。(为了方便理解,以下解读“宅文化”称“御宅族”,为和国人常说的“宅”相区别)
日文中的“おたく”(御宅)一词除了指称动漫与游戏的ACGN爱好者以外,也可用在其他方面的狂热爱好者,比如擅长集邮,对邮票如数家珍的爱好者;爱好军事,对各种军事知识极度了解的爱好者。
简单的来说,只要对于某种领域的爱好有异于常人的热衷及知识,就可以称作おたく。但一般来说,还是以动漫、游戏的狂热ACGN爱好者为主要的称呼对象。
总的来说,动漫迷≠御宅族≠宅。
狭义的御宅定义原本只是单用来形容对动漫等范畴,逐渐演变成广义定义,即沉迷于社会大众一般难以理解的亚文化之中并且难以沟通交流的人。此外,社会对于御宅的态度也开始变化,对于那些在特定范畴内具有深厚知识的达人们已经逐渐开始持肯定的态度。
三、“腐文化”
(一)“腐文化”的流行
提起“腐文化”,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大概算是“腐女”这一群体,目前网络上明星在造势宣传上也纷纷倾向于“打擦边球”,即“男男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比如前一阵子的“CP霍建华胡歌”,在很多的娱乐性节目中男嘉宾之间也会在言语中有这种倾向,算是满足粉丝YY的心理,当然这也是因为粉丝群中有数量庞大的腐女所致。
在二次元中,这种情况更是数不胜数,从运动番说起,比如《网球王子》《黑子的篮球》《冰上的尤里》《Free!》等番剧由于女性角色过于稀少,而美型的男男自然引起了粉丝群体的各种遐想,当年《网王》的同人文也是多倾向于描述里面男性角色的暧昧关系,甚至正片中都有这种暧昧的简单描述。
而类似《K》《黑执事》甚至连《火影》都能出现“官配”的“公开卖腐”的作品也不在少数。
腐文化一般理解为是围绕耽美文类发展出来的亚文化,腐文化的核心是耽美作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文化。其中坚力量是数量庞大的腐女,即热衷男男同性情爱的女性。
当然,日本的耽美作品和中国现在的“基番”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以动画作品为例说,日本的《世界第一初恋》《纯情罗曼史》《间之契》等有名的耽美番都是正面描写男男之间的爱情,剧中接吻的桥段数不胜数,甚至也有Make love的暗示(当然这个还是不能正面描绘出来的)。而被称为“国漫第一基番”的《灵契》虽然有亲吻的桥段,但是也被安上正当的理由,里面擦边球打了无数次,但是也没有正面说出“爱”这类字眼,所以在很多人眼中也只是算“基番”,即“男男暧昧的故事”,并不算“耽美番”,即“男男恋爱的故事”。
(二)“腐文化”流行的社会表现
即使“腐文化”逐渐从同人文成长为独立的受众群体,“腐女”群体也在壮大,但是相比主流的观影人群和相关影视作品的受众人群来说,这一部分依然是小众市场。
一般来说,一部作品因为是耽美或者同性恋题材而火起来的的几率是远远小于一部作品已经火起来之后主角和相关角色被配“CP”的机会的,2016年的网剧《上瘾》即为同性恋题材的相关作品,其中主角在火起来之后也被大批粉丝热捧,更多地是被腐女群体YY,但是,且不论《上瘾》播出不久就被禁播,其受到波及的范围还是比较小众,并不能在社会上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这在一个侧面说明,即使一部片子是描述青春类型的同性恋题材,但并不一定会成为“腐文化”的“宠儿”,究其本质,“腐文化”和“同性恋文化”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相反的例子要数《神探夏洛克》,即使这是一部侦探悬疑性质的电视剧,也丝毫不影响腐女群体对华生和夏洛克之间微妙感情的捕捉,甚至官方宣传的时候已经开始倾向于“卖腐”。
其实在现在这个任意调侃、吐槽的时代,男男基情更多是被当做一个噱头存在在我们的快餐文化之中,当然主流支持者还是一帮腐女。当然,过度地“卖腐”或是过度“娱乐男男暧昧关系”,在弹幕环境或者社交平台过多地发表“小攻”“小受”“基情”“CP”这种类似的字眼也遭到一些人的激烈反对和驳斥,认为腐女群体太过于“消费娱乐正常的男生之间的友情”,的确有这么一句话:“深深的友情,就是淡淡的基情。而淡淡的基情,就是深深的友情。”想必解释了很多情况下腐女自行脑补男男基情的内部原因。
(三)“腐文化”的深层大众心理
在今天这么一个房价高涨,社会压力巨大,仍然存在性别歧视,但是女性已经普遍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年代,人们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得不到解放,而对于女性来说,更多的是在感情上容易因为社会现状而表现出对外界的强烈不信任和怀疑。
最初存在为耽美同人形式的文本则为女性提供了最初YY的机会,诞生了最早的“腐女”群体,之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娱乐消费的蔓延,“男生之间美好的感情”成为了很多女生的脑补盛宴,即使知道是不可能成真的幻想,但是也YY出乐趣,成为了类似听音乐、看动漫一样的“爱好”,正如二次元文化对三次元的渗透和影响一样,由于“腐女”群体的壮大,商人当然不会对这样一大批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视而不见,于是,这样的“爱好”也对现实生活开始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就是在很多的影视宣传上开始打上“基情”的戳,为吸引更多的“泛腐女”围观,当然有些路人也会由此转粉。
此类的消费并不能算是“可以对同性恋群体产生影响”的行为,顶多算是一种“变相的大众狂欢”,并没有向普通大众灌输“认同同性恋群体”的思路,对于“男男基情”的消费,基本上是始于颜值,终于娱乐。
从被粉丝YY的男明星大部分还是异性恋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腐文化”和“同性恋文化”从其本质来说是不同的,所以,网上许多“同性才是真爱”“烧死异性恋”等类似的言论多是出于娱乐吐槽的性质,发出这些言论的始作俑者也多为异性恋,大概是出于当前人类之间男女感情多于破碎和难以找到自己所定义的“真爱”,才会有相当部分的人寄托于现实中不存在的脑补出来的不会变质不会改变的“男男基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