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行露》:
厌倦了走露水,
这不是宿夜吗?
据说行多,露水多。
粤语“浥”一读音[wu:4],通“挹”(戽)、“扈”,本义谓上扬,引申指高耸。王祯《农书》卷十八云:“戽斗,挹水器也。”《礼记•檀弓上》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二读音[jepʷ3],通“挹”(缉)、“悒”(郁),指抓捉、抑郁。郭璞《游仙诗》云:“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挹”即“缉”(抓)也。应璩《与满公琰书》曰:“不获侍坐,良增邑邑。”《聊斋志异·婴宁》云:“生恚怒,悒悒不欢。”“悒悒”(邑邑),今语曰“郁郁”。诗谓“厌浥行露”犹言吃饱喝足就走人,揶揄对方喜欢“行露”(走夜路)。
参见篇目:《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注音用宽式国际音标,声调用数码表示,近汉语拼音之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