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蓝色苹果公司的丈夫
1987年。
法国巴黎。这一天,中国新闻社驻法国记者站在巴黎设晚宴,热情招待来自祖国的访法电影代表团。上海美术电影厂导演章剑萍随团访法,也躬逢其盛出席了当天的晚宴并与应邀与席的马季良、陈润琼夫妇不期而遇。聊谈间,马季良说:“听说上海成立了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我过去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也是地道的老新闻工作者,可以做个理所当然的会员吧。”马季良说这番话时年已73岁。
“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是上一年,即1986年由上海一些老报人提出筹建的,范围说不上怎么广。此话从身在异国的马季良老人嘴里说出,让章导演有点惊讶于他的消息灵通。尽管岁月催人老,但眼前这位老人一眼看去依然精神矍铄、风度翩翩!
而这位马季良老人39年前在国内还有一个为不少人知晓的笔名:唐纳。唐纳曾经是蓝苹的丈夫。他俩于1935年结合,但仅几个月后就分手了。抗战烽火燃起,奔赴延安后的蓝苹从此改名江青。
众所周知,随着“文革”爆发,尤其是江青政治权势的“突起”,当时正踌躇满志、趾高气扬的她,对自己早年混迹上海滩的经历,总觉得太煞风景。为此,她不仅对当年曾和她在银幕和舞台上争抢风光的同行姊妹痛下杀手,即使对当年曾和她与唐纳一起举行团体婚礼的同道好友,也毫不留情。而唐纳则在新政权建立前夕的1948年岁尾由香港去了美国,不久又到法国。
抗日救亡运动
马季良系苏州人,生于1914年5月,原名马继宗、马骥良,曾用名马绍章,唐纳是他的笔名。他父亲马培甫曾任津浦铁路局洋务译员,马季良后来英文文笔为人称道,很可能与通晓英文的父亲的影响有关。就像他的母亲费文英知书识礼,善刺绣,从小即给予马季良文化熏陶,使他从小喜爱中国古典诗文一样。
从1930年起,马季良开始在家乡的《吴县日报》上发表散文和短诗。“九一八”事变后,加入由吴县共青团委和苏州一些进步青年发起成立的“社会科学者同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议论国事,探讨救亡之道。这样的经历对青年马季良日后选择人生道路起了重大作用。
1932年春,吴县县委和共青团组织遭到破坏,马季良为躲避当局追查逃到上海。在此时期,他频繁化名,并于这年夏天考入圣约翰大学。青年马季良中文好,英文也佳。《晨报》“每日电影”主编姚苏凤很快就注意上了他,并从1933年起开始约他写影评,这可以说是马季良与电影结缘,也是“唐纳”这个笔名出现在报端之滥觞。
1935年,他在我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中,领衔主演知识分子李梦华,他将自己的银幕处女秀演绎得惟妙惟肖,广受好评,“唐纳”其人也因此为更多的人知晓。
电影《都市风光》
同样成为这一年唐纳人生中“无法释怀”的一幕,就是他与蓝苹的短暂结合和随后的分道扬镳。马季良绝不会想到,就是这一经历,落下了日后给人污损他名誉和编造他无耻谣言的口实。那些人完全无视他与蓝苹彻底分手后即应友人推荐主编上海版《大公报》“戏剧与电影”周刊;同时还担任大公读者会总干事,开展进步文艺活动,为抗日救亡运动捐款的事实。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他更以《大公报》战地特派员身份,奔赴抗日前线采访。上海沦陷后马季良随《大公报》到武汉,任外事记者,并兼中国电影制片厂宣传主任,同时主编《中国电影》月刊。即使这样繁忙,他也没有放下手中创作的笔,充满激情地创作了话剧《中国万岁》,并由“大公剧团”义演,主演舒绣文。此剧连演五场,场场爆满,轰动武汉三镇。
第二年冬天,马季良撤离武汉,绕道香港回到上海。不久担任英国驻华大使寇尔的私人秘书和中文教员。此时他已开始从事抗日地下工作。1939年后,数次离沪赴渝的马季良在中共地下党夏衍授意下,于重庆组织“中国业余剧社”,他与冯亦代分别担任正副社长。此后排演进步戏剧自不待言。直至1943年他应英国驻华大使馆之邀,在英国新闻处工作。借助这个平台,马季良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战事迹。另外,这个平台也帮助他了解到很多西方国家的情况,,所以他很想去实地考察。就在他办妥护照考虑此行时,因抗战胜利,需要他回上海任《时事新报》主笔,去国一事因此搁置下来。当时《时事新报》的老板是孔祥熙,由于马季良坚持民主进步立场,为孔祥熙不容,第二年夏马季良毅然辞职。
离开《时事新报》的马季良很快被《文汇报》总经理严宝礼请去出任该报总编辑。他与总主笔徐铸成、副总主笔宦乡、陈虞孙等一起,把《文汇报》办得风生水起,成为上海爱国进步报纸的一面旗帜。1948年9月9日,香港《文汇报》创刊,马季良出任总编辑。
与陈润琼的爱情
然而,《时事新报》再怎么给马季良带来不快,他绝不会想到,1946年他在该报任上参与的一次记者协会活动,竟让他有缘结识一位使他一见钟情的年轻女性,她就是陈润琼。陈润琼,其父是外交家,她本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法文报》和英文《自由论坛报》当记者,通晓英文法文。此后马季良也向陈润琼表白了爱慕之情。但陈润琼当时没有接受马季良抛来的橄榄枝。
1948年春天,陈润琼离开上海到纽约联合国工作。所以到了年底,在香港《文汇报》运转走上正常轨道之际,马季良也改变了原先赴英的计划,而以该报驻联合国特派员身份离港赴美。这既圆了他的去国梦,又可以更走近陈润琼。
马季良自到美国后,最初在《纽约日报》等爱国进步的中文报纸工作,其间还应聘创办了旧金山《中西日报》。他的爱国情怀依然浓烈,这在他于1950年创作的独幕话剧《回国之前》中表露无遗。这出独幕剧写留学生张某携妻即将由美回国,渴望参加新中国建设。剧中人物张有这样一句台词:“在我们三个人中间,只有我离开中国太久,算起来快有四年了。虽然,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中国的消息,但终是隔膜而且不够的,回国以后,真要好好向人民学习才对。”这应该也是马季良本心表露。
马季良(唐纳)与陈润琼
显然,这出话剧也是马季良的思想和生活的折射。他的才华和痴情后来终于赢得陈润琼的芳心。1951年秋天,陈润琼母亲在台湾去世,她要去奔丧,马季良则将在巴黎参加联合国大会,他们相约在巴黎相会,然后一起返回祖国。此时陈润琼已决定辞去联合国的工作。但后来因为没有获批准,也因此影响了她成行。
1952年,马季良与陈润琼的爱情瓜熟蒂落,他俩在巴黎喜结良缘。婚后他们投资入股朋友在巴黎开设的餐馆,至于他想回国为祖国效力的初衷则始终没有动摇。
左三起:唐纳、叶剑英、罗青长
2013年11月29日《作家文摘》报转载作家叶永烈《叶剑英为何接见唐纳》一文(以下简称叶文),我们这才知道,1955年6月20日,中共中央调查部(简称“中调部”)正式成立,首任部长由李克农兼任,秘书长为罗青长。而一度脱党的“旅法华侨”唐纳斯时不仅“又入党了!”而且还是中共特别党员,是“中调部”在法国的重要干部。叶文提到,“至于叶帅,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中共中央调查部直属他领导”。因为是秘密工作,所以马季良对爱妻该保密的也绝不透露半点内容。这也可以解释当年他们全家没有回国的原因。显然,那里的工作需要他。
《作家文摘》版面截图
1960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从女儿初名懿华,后改名忆华,也可察知马季良的眷念故土之情。尤其是他从小教女儿学习中文,并讲解中国文化,他有一首诗写道:“从小未识家父恩,今有闺女聊自矜。飘零国外三十载,岁岁教汝不忘本。”所以他在家里坚持和女儿用中文交流。
1978年岁末,去国数十年的马季良携妻子陈润琼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唐纳夫妇此行没有公开露面,不过对于个别当年好友,还是安排唐纳与他们见面,杜宣、叶露茜夫妇即是其中之一。后来杜宣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季良和露茜是少年时代的朋友,他过去一直托她办过事,这次他又重托露茜为他寻找他过去出版过的《中国万岁》《陈圆圆》《生路》三部多幕剧剧本。露茜到处奔走,居然将他三部剧本都找齐了。为此,季良感到十分兴奋。此次季良夫人又将这三本书带回来了,我看到季良在书的扉页上为他女儿忆华,写下了下面一段话:
我没有什么产业留给你,即使有一点,也希望你献给祖国。唯一在目前留给你的,是最近由好友所找到的我所创作的三个剧本,虽然都是过了时的,而且很不成熟,但你可以从中认识和了解我对祖国人民一贯的忠贞和热爱。
给爱女忆华 留念
杜宣所指“此次季良夫人又将这三本书带回来了”,“此次”系指马季良的第二次回国之行。那是1985年9月,此行由国家安全部安排,马季良再度回到国内,此次妻子女儿与他同行。然而令人扼腕的是,1988年8月23日,马季良因肺癌在巴黎不幸病逝。他弥留之际留给爱女忆华遗嘱中的一句话,很可以概括他的一生,那句话是:要热爱祖国!
来源:作家文摘微信公号 文/陆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