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编辑]市总书记称,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合的结果。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八婺大地,发展迅速,万象纷呈,该如何解读,该有怎样的视野。我们和金华市社科联一起,为你打造一份权威的金华社科读本。每周四推出,帮你解开现象的迷雾,助你追寻理论的真谛。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伦道德,五伦、五常、八德等体现了儒家文化思想,是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伦
伦,《说文》:“伦,辈也,”含义有辈、类;同类同族之人的条理次序。而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字展开来看,天伦,过去指的是父子、兄弟的关系,现在泛指亲人、家庭的乐趣。伦物,指的是人伦物理。伦经,指的是天道人伦的常则。伦质,指的是人伦道德之理。伦谊,指的是人伦大义。伦常,指的是纲纪,主要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而“不伦”、“乱伦”就是违背人伦之道、人伦之规。古代儒学思想家重视人伦建设,设立学校加以教化,“皆以明人伦也”,一旦“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就能国治天下平。
民国粉彩五伦大瓶
二、五伦
五伦就是封建社会一直提倡的五大伦理关系,主要是指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思想,重视名教观念,强调要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如为政首先要“正名”,做人首先要克己复礼。到了西汉的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中对伦理关系进行了阐述,形成了“三纲五常”的基本关系,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试图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加以神圣化,认为坚持五伦五常之道就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五伦与后来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共同构建了中华儒家道德文化思想的基石。
民间后来常把五伦与五常、五行加以联系:
父子——亲——仁——木;
夫妇——别——智——水;
长幼——序——礼——火;
朋友——信——信——土;
君臣——义——义——金。
三、五伦文化
五伦关系是儒家伦理学说中的主要架构,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核心因素,《三字经》中说:“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混。”在今天看来,在规范人伦关系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有禁锢作用,我们对其封建等级思想应予以批判,但对其优秀传统文化应继承和发扬。
“仁”,从心德也,“仁者爱人”,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就是天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字,从二人相处,不能光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考虑。
“义”,宜也,因时而宜、因地而宜、因人而宜,义,人都出头加一点,该担当时就要担当,在别人有困难时出手相助。
“礼”,履也,人事之仪则,态度要谦虚,仪容要端正,行为要有规,对长辈尊,对晚辈慈,示人以曲,待人如弯曲的谷穗,己弯腰则人高。
“智”,知也,明事理,辨是非、曲直、邪正、真妄。
“信”,不疑也,诚实做人,心口如一,言出由衷,以信笃行。
民国粉彩五伦大瓶
电视剧《走西口》对五伦文化有经典的说法:田家祖训写的是:“大忠大爱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徐木匠说的是:“天下一统是为仁,民族兴亡是为义,自强不息是为礼,福亏自赢是为智,以义取利是为信。”而革命者说的是:“世界大同是为礼,祖国山河是为义,家国天下是为礼,刚柔相济是为智,一诺千金是为信”。
四、中国古瓷上的五伦
过去的民间制瓷艺人用五种动物比喻五伦关系:凤凰,喻君臣关系;仙鹤,喻父子关系;鸳鸯,喻夫妇关系;鹡鸰,喻兄弟关系;黄莺,喻朋友关系。《禽经》有载:“凤飞则群鸟从,出则王政平,国有道”,以喻君臣之道。《易经》有载:“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以喻父子之道。《古今注》说,鸳鸯一生相守,“雌雄未尝相离”,以喻夫妻之道。《诗经》有载:“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以喻兄弟之道。《诗经》有载:“莺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喻朋友之道。
清代中后期,五伦图案的瓷器十分流行,民国时期大量制作,尤为盛行,反映了民间希望国家安定有序、生活和睦幸福的社会心理。瓷画花团锦簇,凤凰双鸟居中突出,五对动物成双成对,错落有序,既生机盎然又喜庆吉祥,颇受百年前国人的欢迎。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值此岁首岁朝之际,祝大家新年拥有和顺之美!
(作者单位:金华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