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上市后争议很大,以前的机动战士真的不能再回来吗?
网络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Starbow,禁止擅自转载。
经过几次测试,备受高度关注的PS4最新作品《高达Vs(GUNDAM VERSUS)》将于7月6日正式发行,万代南梦宫将于发售前的6月25日在东京秋叶院举行第一届正式比赛“最高大学简秋叶原”,提供由《高达VS》历代系列制作的示范比赛台
6.25号官方赛的现场
而在此前不久,《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才完结,《机动战士高达:雷霆宙域》第二季还在更新当中,新作《暮光的AXIS》便放出动画化决定的消息。动画与游戏的遍地开花,独立作品与宇宙纪元新作的连番轰炸,乍一看,令人很难想象这样一副热闹的景象是发生在如今日渐西山的机战领域。
然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盛世最终只是假象,真正涌动的暗流是一部部作品短期内滑铁卢式的口碑差评。从创了收视率新低的《高达AGE》开始,高达的动画作品便走上了口碑输多胜少的不归路。尽管有素质过硬的音乐和动作场面撑腰,剧情的混乱无序和结局的强行无脑让《铁血的孤儿》的评分从一开始8以上直降6.8。尽管宣传攻势前所未有的强大,前几天发售的《高达VS》的亚马逊评分还是压倒性地集中在了一星的超差评。
《铁血的孤儿》开场走势惊艳,最终却沦为二流之作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1979年的第一部《高达0079》诞生至今,这个系列已经走过了整整38个年头。然而即将到达不惑之年的《高达》却丝毫没有“不惑”的迹象,反倒是对市场的急功近利让这部作品迎来了一次“中年危机”。到底怎样的高达才称得上成功的作品?让我们从市场、质量和内涵三个角度来探讨一番。
制作理念的偏差与市场取舍的错误
经历世纪初《SEED》带来的一轮爆炸性增长后,高达的收视率自10年起开始呈下滑的趋势,这与市场风向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偶像势力的强势崛起和一众质量新番的横空出世,无不侵蚀着高达系列曾经稳固的市场,粉丝人数和人均消费数额的双下降使得日升有了强烈警惕感。
在宇宙的炮火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高达,却败在了偶像的歌声下:粉丝的人均消费相差了八倍之多
一般来说,当市场流失时,制作商往往有三种选择:改变风格拉拢新的消费群体;主打硬核拴紧核心客户;力主质量拉回流动的中层观众。就做法而言,三者没有对错之分,关键还在于执行上,然而日升却走了一条最不伦不类的路:先是全力开创新市场,提出课题“从小孩到大人都乐在其中的高达”,于是乎一批为了扩宽儿童市场的子供向色彩作品接连推出,这其中包括《高达三国传》、《高达AGE》、《高达创战者》、《高达AGE》剧场版、《机动战士高达桑》和《创战者》第二季
但这一系列举动都失败了。以日升邀请深受广大儿童观众喜爱的《闪电11人》与《纸箱战机》系列的LEVEL-5参与制作的《高达AGE》为例,此作的市场定位非常畸形:明明是以低龄观众为目标,却将背景设置在了宇宙纪元妄图吸引一票老观众,贪多求大的结果就是两端都不讨好。小学生对故事背景感到迷茫的同时,老粉丝也哀鸿遍野。最终,《AGE》“不负众望”地创下高达人气新低。
对于《高达AGE》,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身边朋友看到时发出“这也叫高达!?”的怒吼
不仅如此,高达诞生之初“绝不沦为模型的动画广告”的宣言被以模型为主题的《创战者》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此作虽带动了一批模型销量,对拉拢新观众却半点作用都没有起到。
过了整整四年后,日升才终于意识到开创低龄市场的战略已经失败,于是赶忙回头讨好核心粉,同时还惦记着拉回流失的中层观众。紧接着,几部满足核心粉的UC纪元作也陆续上线:2015年的《高达THE ORIGIN》和《雷霆宙域》;而走折中路线,开创独立系列的步伐也没有落下:2014年的《G复国》和2015年的《铁血的孤儿》便是最好的证明。
乍一看是百花齐放,实际上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多个领域带来的结果却是作品质量的良莠不齐,叙事节奏混乱的《G复国》始终不温不火,而《THE ORIGIN》刚刚斩获一众好评,后一秒却被《铁血孤儿》的如潮差评淹没。就这样,走两步退一步的高达看似也在前进,但比起一日千里的同行们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倒退。
《高达ORIGIN》着实不错,但仍摆脱不了曲高和寡的困境
回望高达的诞生,1978年正值机战动画的火热时期,由《魔神Z》、《无敌钢人》等动画引领的机战风潮席卷了整个日本,再加上《宇宙战舰大和号》这样佳作的诞生,使得当时的市场白热化程度堪称机战片的战国时代。而当时的机战主要有两个特点:面向子供向市场和机器人巨大化。
作为系列的第一作,《高达0079》则以一副叛逆者的姿态登场:现实晦涩的剧情、真实化的机设,再加上过硬的质量,使得本没有市场的高达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片市场:“既然观众口味不在于此,那我们就改变观众的口味”。
实际上,高达自身的发展史早就证明了一点:人们的口味或许不尽相同,内心深处却有着某种共性。所以要想被众人所接受,真正重要的是作品所揭示出来的主题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其深刻的内涵能直击每个人的心灵,让人们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创造广泛的认同群体,而不是为了照顾大家的口味去成为所有人的最大公约数。
从硬件谈起——曾经的时代开创者固步自封
前文曾说过制作观念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执行的好坏,过硬的质量才是成功的保障。那么,高达这几年的质量又是如何呢?
前阵子,日本金泽工业大学的教授山田真司对高达的讨论引发了热议,文中说到“历代成功的高达机设往往是那些有质量感,线条高低不平的设计,而《AGE》之流的设计却给人一种轻飘飘、过度平滑的感觉。”尽管这一观点可能有些武断,但惨淡的模型销量似乎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说法。可见高达在曾经最引以为豪的“机设”上都出现了质量把控的漏洞。与此同时,作品的人设缺乏深刻的性格,作画也崩坏频频。
要想了解如今的高达为何落入此平庸境地,先让我们看看曾经的高达究竟是如何从机设、作画上全面引领了风潮:先说机设,高达的历史上诞生一批顶尖的机设师,譬如大河原邦男、永野护。甚至连外国顶尖的科幻美术大师赛得·米德也曾友情加盟《逆A》的机设。
大河原邦男毕业于东京造型大学,是日本最早的专业机设师
早年的高达机设师们大多身经百战,对机械有着一套独到的见解,设计出的机体也各自有着鲜明的特色。譬如大河原邦男,设计出RX-78-2——始祖高达、RX75——钢坦克等经典作品,在接手高达前就已经以《无敌钢人3》声名鹊起。其风格以高度的进化性为特点,从38年前的始祖高达,到世纪初的自由、正义,都展现出其对时代风向的高度敏锐。
接下了《高达》的机设工作时,做惯了超级系机器人的大河原一下子就为真实系MS的设定所倾倒,而对他高度信任的赞助商也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主权。于是大河原一头埋进了这项工作,开始对当时最尖端科技的进程进行了解。之后高达的武器、关节、动力等一系列设定都受到这段研究经历的影响。
左边是始祖高达的最初思路,还脱不出超级系的味道,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大河原对真实系机器的观念转变
1999年,制作人对高达的野心到达了一次顶峰,他们想要打入外国市场,甚至为此请来了世界顶尖的设计师赛得·米德——他不仅是福特汽车的概念车设计师,还曾为《银翼杀手》《星际迷航》等作品设计载具。
一部作品能让人们持续十多年为他争论不休,本身就是伟大的体现
虽然这部的机设就如同作品本身一样充满了两极分化的评论,但它仍以“工业气息的概念机体”为卖点,成为了一批人心中最为经典的机体。值得一提的是,万代的第100号MG模型也给了Turn A高达,从此载入高达模型的史册,这也算是来自官方层面的认可。
接下来说说作画。高达早年在作画上的突破同样瞩目,与如今燃到爆的战斗镜头不同,上世纪80年代机战动画的战斗镜头十分简陋,镜头往往固定视角,通过特写和简单的跟随镜头来表现。常常是一方发射武器、下一幕便切到另一方受到攻击的镜头,本应是复杂和动感的机战却打出一种回合制的感觉,受到很多人的诟病。
当时的机战片只能使用各种简陋的镜头
而《高达0079》的原画师板野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带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通过对生活的细致入微观察以及对运动规律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一套巧妙利用高速镜头频繁切换视角的作画手段。
为了体验“导弹齐射”的感觉,他甚至考取了摩托驾照,在摩托后座插满了烟花,发动引擎的瞬间点燃烟花。看着烟花飞驰着冲出自己的视野,留下满天的烟雾轨迹,深受震撼的他迅速跑回工作室将这幅影像重现在了画面上。
于是,这种充满花式的技巧和绚丽的作画方式被人们称作“板野马戏”,如高达中残影不断的浮游炮、线控炮便是“板野马戏”早期的成果,不过“板野马戏”的真正成熟是在《超时空要塞》中的各类空战镜头,但这又是后话了..
“板野马戏”的经典镜头:导弹齐射
可见,高达早年的作画革新改变了传统机战僵硬木讷的站桩式战斗画面,使得其作画大幅度领先了当时的时代。然而时至今日,《高达》中的很多镜头仍是30年前种种技巧的改良版,不要说革新,甚至连当下热门且与机械息息相关的2.5D、3D技术都没能在高达中得到像样的运用。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曾经,当所有人都觉得机器人应该是巨大化的战神时,高达却抛出了真实系MS;当所有人感慨高难度的机器人战斗只能做成简陋画面时,高达华丽的浮游炮和残影动作狠狠动摇了业界的进程。而如今,当人们认为高达还将永远推陈出新、引领新概念时,日升却收起了曾经的锐气,回归到那条稳妥却不再新奇的套路上。
形似神不似?到底什么是高达
对于近年来的作品,人们说的最多的无非是“这也叫高达?”。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达?这些作品到底缺少了什么,让他们显得如此陌生?能代表高达的,是炫酷人形骨骼的机甲,还是庞大宇宙纪元的设定?是精细的设定和资料,还是深度且富有悲剧色彩的故事情节?
或许都是,但这些作品真正缺少的,是曾经最能代表高达的这些元素:对战争消弭与和平的祈求。早年的高达将一个个弱不禁风的生命放置在战争的炮火中,去寻找战争的根源,悲剧的诱因。通过冲突来表现战争对人们精神与肉体的非人道折磨,以声张反战的信念。
如果一部《高达》给人的感官是“战争真酷”,那也将是这部高达失败的开端
其次是对个人命运及成长的探讨:用高达特有的叙事手法,在宏大宇宙背景下着墨于个人际遇和微观的体验,展现人的懦弱与意志伟大。
最后则是对科技发展思考和对“理解”的渴望:为何技术的进步最终只是造出了高达这种强大的兵器,将冲突的规模一再扩大?为何政治总是沦为个人野心的牺牲品,让历史的悲剧一再重演?为何人性的丑恶总是不断地在冲突中暴露和扩张,始终不能互相理解?
时代在不断变化,当今社会的诸多譬如极端主义和孤立主义等现象的兴起本给了高达更多可以讨论的元素,发展的动画技术也给予了他更多叙事的可能性。
《先驱者的觉醒》虽然评价一般,但剧中高达与万物达成理解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但在近几部动画作品中,这些元素却显得含糊不清。当人们被《铁血的孤儿》第一季的革命少女打动,希望能在第二季中以铁华团之眼看清那个世界的真相与纷争时,它却又只限黑帮片的套路,设定中的众多势力只沦为一个个鲜少露面的名词;当《G复国》被寄以厚望时,明显缩水的集数却使得叙事节奏混乱不堪,诸多命题还没来得及展开便草草收尾。
正如片中所说,如果高达只是被用作武器,那驾驶着先进的高达的士兵和千百年前持剑厮杀的斗士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作品同样如此,技术再怎么发展,如果叙事的目的落入俗套只会注定这部作品的平庸。借新的技术述说新的想法与灵感,把自己对高达的热爱告诉于世人,而非一味地追逐资本,才是做出好作品的出路。
如今,《高达》诞生了将近四十个年头,从当初那个生死未卜的动画到如今的传奇系列,他的第一批创世者们如今大多已经成为了业界各领域的翘楚。从今往后,1:1的实体模型还将静静地伫立在东京台场的土地上,见证人们对他的憧憬与喜爱,注视着这部作品将来的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