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8岁少女玛丽与患有陌生自闭症的纽约44岁男子麦克斯因为偶然的缘分,展开了20年的笔友友谊。(大卫亚设)。
这就是《玛丽和麦克斯》,一部澳洲出品的小小的黏土动画电影。同一般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动画风格相异,该片呈现了一个质朴怪诞、或许有几分“丑陋”的世界:人物造型比例严重失调,五官被刻意放大,夸张怪异得活像小孩随意捏出的玩偶;其他事物同样粗拙歪扭,处处保留着手工制作的痕迹,甚至能在黏土上看到隐约的指纹。全片的色调也是简单的“泥土调子”,黑白灰褐大面积铺陈,玛丽的背景色多透着巧克力般的淡褐,一如她于苦涩中蕴着几分温情的世界;麦克斯的背景色则始终是疏离的黑白,就像他所畏惧的冰冷而孤独的城市生活。
这部看似“简陋”的作品,事实上却凝聚了制作团队的大量心血——200多个黏土人、400多个微缩道具皆是由工作人员亲手捏成,故事情节从构思到完成整整花费5年时间。当大部分动画都以“美”为目标时,该片似乎在外形上刻意求“丑”。事实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呢?
若说典型的理想“美”表现了内外合一的理念,那么把外表之“丑”作为审美意象,凸显的则为事物内在的个体独立且质朴的特性。中国传统道家庄子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这样的人物形象。亦如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所说:“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
《玛丽和麦克斯》所塑造的“丑”,更像是一种孩子气的、不假雕饰的稚拙,一切的人、事物和情感都原始而鲜明地袒露。以“丑”这样一种不和谐的形式给予感官刺激,使动画中的世界涌动着奇异的活力,显得异常丰富多彩。波德莱尔指出:“丑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影片中的“丑”,即是在天才的创意下升华为一种奇异的“美”。
整部动画以玛丽和麦克斯之间的书信交流为主体展开叙述,故事节奏极为舒缓平和,观众似乎在浏览一本泛黄的黑白相册,岁月的悲欢在一帧帧间流逝。影片仿佛在和我们拉家常一般,将二位笔友的生活娓娓道来:从玛丽额头的那颗痣,到她养的小鸡、隔壁她暗恋的男孩;从麦克斯头顶上的犹太小帽,到他一周的食谱、调换过的工作……一个个看似琐屑的生活细节,既无宏大的场面,也无曲折起伏的情节;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商业大片的观众来说,似乎无趣到了令人昏昏欲睡的程度。
且压下最初的这些偏见看下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入这部安静的动画片中——玛丽喜欢喝甜味炼乳,以为小孩是从啤酒杯里找到的;麦克斯最讨厌别人乱扔烟头,将自己的每条宠物鱼都命名为亨利……二人彼此传递着对方的生活,观众则被纳入了这种毫无保留的分享之中;仿佛玛丽和麦克斯不再是二维的动画形象,而是我们想要去了解的活生生的人。无数平凡的细节,愈细细咀嚼愈觉回味无穷,高超的美学功力于细微处凸显。审美活动正是要把握“此在”,把握“生活世界”这一真实鲜活的整体;生活本就平淡,其中孕育的美,只要体察精微,似乎比轰轰烈烈的美更为可贵,瞬间彰显生命的深沉与永恒。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只要我们抛开“实用态度”,而以“审美态度”关照万物,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也会陡然生出奇异的光彩,这便是“平淡之美”的力量。所谓“道法自然”“大道无形”,影片尊崇的正是这样的审美态度,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又似乎无所不说,颇有几分东方美学含蓄隽永的质朴意境。
只有拨动观者心灵的琴弦,艺术作品才能激荡出情感的共鸣与回响。也许大家不愿承认,但内心深处我们都曾是或依然是影片中的玛丽或麦克斯。可能我们并没有玛丽那样糟糕的双亲,也不像麦克斯那样是自闭症患者,不过大多数人都体会过自卑、孤独、尴尬以及无助的滋味,经历过失恋的痛苦、被朋友背叛的愤怒、无人陪伴的寂寞,还有看不到未来的绝望……这些复杂的情感元素,在影片中得到了精妙的表达。当然,它们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就像表现主义美学代表人物科林伍德所说,真正的艺术是表现性艺术,不是对情感的再现,而是对情感的探测、认知和释放。我们隔着银幕,一方面与故事是“分离”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是“介入”的——随影片情节重温回忆,将个人情感与影片本身倾注并交融。
《玛丽和麦克斯》即是如此。“分离”与“介入”的完满统一,实现了美学意义上艺术与受众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通;将人生百味汇为柔和的涓涓细流,所有的波澜都在其中归于平缓,驶向远方的期望与冀许。不同的人依据自身的美感体验,做出不同的审美解释,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在静观中慰藉愈合心灵的创伤。
麦克斯写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长长的小径,有的铺设得很完美,有些像我的一样,遍布着裂痕、香蕉皮和烟头。你的小道和我的相似,不过应该没有那么多裂痕;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小道会相交,然后我们可以一起享用一罐炼乳。”“大成若缺”,影片中的故事也许不够精彩、不够完善,但在观众的回味中它无疑是美的、是有价值的。就像那罐甜甜的炼乳,即便喝完了,美味仍久留心间。
□朱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