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女诗人王商祥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九年,即公元1149年,出生于宋孝宗主干道四年,即公元1168年,那时才二十岁,还没有来得及出嫁。
虽然她的生卒年代非常清楚,关于她的生平事迹却少得可怜,只知道她工诗,人们将其比作北宋女诗人谢希孟。而关于北宋女诗人谢希孟的记载就比较多了。
先听一听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对女诗人谢希孟作品的评价:
希孟之诗,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有古幽闲淑女之风,非特妇女之能言者也。然后,咱们眼见为实,看一看她的两首流传至今的诗作,其一曰《芍药》:
好是一时艳,本无千岁期。所以谑相赠,载之在声诗。
其二曰《樱桃》:
穀雨樱桃落,薰风柳带斜。舜弦新曲在,休唱后庭花。
作为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谢希孟是怎样和欧阳修相识的呢?实际上,二人并不相识,是谢希孟的哥哥谢伯景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谢伯景和北宋名臣曾公亮是同榜进士,和小他九岁的欧阳修则有点忘年交的味道。宋仁宗景祐年间, 欧阳修在许昌拜访谢伯景时,谢伯景拿出妹妹谢希孟所写的一百多首诗请欧阳修过目,欧阳修看后欣喜不已,当场写成了《谢氏诗序》,对谢氏兄妹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的一句话甚至在六百多年后激发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文学热情,这句话是这样的:
-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
遗憾的是,欧阳修读到谢希孟的诗作时,谢希孟已经病逝好几年了,否则,说不定这对才子才女会生发出秦观和苏小妹之间那种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呢。
再讲讲前文提到的女诗人王尚恭,很巧合的是宋朝也有一位叫王尚恭的文人,
他生于公元1007年,比司马光年长十岁,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 虽然《宋史》中没有王尚恭的传记,但他的生平经历凭借范纯仁(范仲淹之子) 的《宋故朝议大夫致仕王公墓志铭》保留了下来。 据范纯仁笔下所言,王尚恭为人正直,胸怀坦荡,忠君爱民,腹有谋略,是范仲淹领导的庆历革新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王尚恭“兄弟同登进士科”,步入仕途。在阳武任知县时,王尚恭和大名鼎鼎的包公之间发生了一个惺惺相惜的小故事。当时包拯是王尚恭的上级开封府尹,经王尚恭审理的一宗诉讼案再诉与包拯时,包拯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经王宰决矣,何用复诉耶?”王尚恭的理政能力与包公对他的信任于此可见一斑。 王尚恭不但和司马光、范仲淹、包公等人有着密切交往,而且经常与文彦博、吕公著、邵雍等重臣名士诗词酬唱,因此他以七十八岁高龄辞世时,得到了其墓志铭由范纯仁撰述,由司马光书写的莫大荣耀。 这一个王尚恭是个长寿的老者,
而极度巧合的是,历史上也有两个谢希孟,也是一个属于北宋,一个属于南宋,一个是女钗裙,一个是须眉生。
和北宋的女版谢希孟一样,南宋的男版谢希孟也与《红楼梦》有着颇为神秘的关系,因为他几乎是十二世纪的贾宝玉。 贾宝玉喜欢和女孩们在一起厮混,谢希孟则是秦楼楚馆的常客,而且还为他钟爱的陆姓女子建了一座鸳鸯楼,他的老师,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大师陆九渊,得知此事后,严肃地训斥他“愧于名教”,谢希孟不但不生气,还嬉皮笑脸地对陆大师说:“我不但给她造了楼,还给她写了一篇《鸳鸯楼记》呢。”
陆象山命他背几句听听,他就不慌不忙地吟诵了起来:“自逊、抗、机、云之死,而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三国东吴名将陆逊、陆抗,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都是陆氏的先祖,谢希孟借此来抬高身为妓女的陆姓女子,取笑位居大师的陆九渊。好在陆九渊心胸宽广,腹中乘船,对这个奇葩弟子只是无可奈何地淡淡一笑。
遗憾的是,谢希孟对那个陆姓女子没有做到善始善终,而是有些“始乱终弃”的样子,就像《紫钗记》里的李益,《情探》里的王魁,所不同的是,一贯特立独行的谢希孟竟然专门为这个爱情事故写了一首《卜算子》,而且此词竟然成了他的代表作------
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
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但是,其实谢希孟的这一次负心也并不能完全怪他,他的离京远去主要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造成的。
谢希孟二十四岁时文名蔚起,人称“逸气如太阿之出匣”,而且曾经立下这样的誓言:“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正在他要大展宏图的时候,他的老师朱熹被
新进权臣韩侂胄定为逆党之首,继而被赶出京城到偏远地方任职,正是在此种情况下,谢希孟才不得不离开京城回归故乡,这才有了他与恋人的江边诀别以及那首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卜算子》。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是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与喜马拉雅历史类最佳主播大九丸携手精英有声制作团队萌音工作室联合打造的500集大型历史有声剧,3月28日起喜马拉雅有声在线,夜狼文史工作室图文同步。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有声在线收听「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