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v
词类:英文字母
武器:隐藏在黑色斗篷下的6把刀
职业: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伴奏下炸毁了建筑物,把所有他送红玫瑰的人都变成了尸体
爱好:收藏沙特勒政府禁止的书籍和艺术品,反复观看[基督山伯爵](1934年),向17世纪铁板骑士练习击剑
身份:戴着同性恋福克斯微笑面具的黑暗英雄
指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妥协的恐怖分子
特点:宣传“炸毁一栋建筑物可以改变历史”的理论
演员:雨果魏斌
相关电影:[V字多队](2006年)
——基本解释——
[V字复仇队]的象征人物
原型是真正的角色同性恋福克斯。
1982年阿兰摩尔首次出版小说《V字仇杀队》
V的原型盖伊福克斯在1605年11月5日爆破会的计划完全暴露后被视为异端,叛乱被烧毁、抛弃、偶像崇拜。
——详细说明——
福克斯忍受不了“火药阴谋”或酷刑,即使招供,也使他变得复杂神秘,但足够真实。
《V字仇杀队》的作者艾伦摩尔将其作为自由斗士来膜拜。
▲沃卓斯基兄弟毫不遮掩地将V塑造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恐怖分子”
V曾是沙特勒政府设立在拉克希尔研究生化武器的监狱中—V字号牢房里的试验品。在意外爆炸的大火中,死里逃生的他,无法平息内心对政府的复仇火焰。
▲他鼓动民众推翻集权政府的动机并不单纯,强烈的复仇心理模糊了他的道德
当艾薇问他是否为了所谓的自由事业还会杀更多人时,V干脆利落答到“Yes”。这种极端的做法却是在制造着恐怖,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如此。即使与他最亲密的艾薇,虽然维护V的理念,也不能认同他的行为。
▲V从头到尾只在做一件事,就是破坏
他的目标不是通过推翻旧的,建立新的,而只是毁掉眼下这个误入歧途的国家,他从根本上不认同国家的存在。
▲向来独来独往的V压根就没有将这一切视为一场革命,只不过是一次压迫下的暴动
当在这他一体和大量炸药的地铁炸毁了过会,漫天的烟花小时候,仰望星空的艾薇、芬奇和无数摘下面具的民众,眼中也就只能剩下无边的黑暗了。
▲被民众视为精神领袖的V,除了倡导和制造一场毁灭之外,再没有更深刻的启示了
▲V在充满泡沫般希望的爆炸和烟花中壮烈死去,可能是他最理想的结局
——近义——
反乌托邦式的英雄人物:
▲[搏击俱乐部]中的泰勒(布拉德·皮特饰演,图左)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的凯特尼斯(詹妮弗·劳伦斯饰)
来自《看电影》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