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民国时期女子时检警:为了父亲的复仇,杀死军阀孙传芳
汉墓故事:紫色丝绸诅咒(中)
文/醉音渊
(满族人)
【作者简介】醉的阴燃,黑龙江省农垦建三强管理局的普通农业工人。
农闲时间喜欢在黑土地里拣拾几个文字,于夜深人靜時把它们重新排列成行,以打发北大荒漫長的冬季。【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古代肃慎人塑像)
原题《肃慎无国》
出了山海关就算东北,北至外兴安岭,东滨大海,西接东胡(后来的鲜卑)。
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这片辽阔的土地分了四大块,南面燕山一带是商朝的华夏族(汉族),东面是濊貊,西边是东胡,北部是肃慎。
关于肃慎的名称现代史学界基本达成共识,中原地区先秦时期他们曰肃慎,北朝为勿吉,汉魏叫邑搂,隋唐称靺鞨,再后来就是金国女真,清国满人,这一部族一路延伸下来,民国以后渐渐衰落了。
(6000年前,满族始祖肃慎人就在鸡西地区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新开流文化。历经俋偻,靺鞨,女真,满各个历史时期,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肃慎的记录来自《国语·鲁语下》,书中记载:,“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日:'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之矢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
(肃慎族骨镞 )
这个民族以箭矢闻名却也新鲜,毕竟在那个蛮荒时代,能够制造弓箭进行狩猎也算聪明人,至少强过了石头砸棒子撵。关于肃慎部族的演变历朝历代都有记载,《后汉书·东夷传》说:“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抵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洁,作厕于中,圜之而居。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枯,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
(从鸡西刀背山墓地发掘文物来看,6000年前肃慎人就有了牛羊的养殖。)
这一段记述把肃慎人的起居生活习惯描摹得可算形象之至,总结得非常到位,让人一目了然。
再后来的《北史.勿吉传》进一步解释:“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
《三国志·挹娄传》谓:“挹娄……青石为镞,古之肃慎氏之国也。”《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集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商周时期,肃慎就繁衍生息于此。图为七星峰)
关于肃慎的记载,从未发现本字,也就是说,这个民族在大金国女真以前没有文字,所有的历史、传说、故事都是口口相传的,就像他们的分支赫哲族的《伊玛堪》。如今我们能找到的关于他们的资料,大都来自中原典籍。
中原王朝有着自大的一面,在他们看来,它在国中,周边的南蛮、西戎、东夷、北狄都是他的附属,凡来使节问候带点礼物就被视为朝贡,臣服,史官自慰性记录,讨好国君,以至于现在史学界还是如此观点。其实,那时的国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人家过来做客,告诉你人家的存在,礼节性地带点礼物而已,你去别人家串门不也得带点礼物不是。所以,根据典籍里记载的楛矢石弩来断定肃慎自古臣服于中原是没有根据的,其它小国朝贡以此类推。
(镜泊湖萨满文化村落)
《晋书》云,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其土界广袤数千里,居深山穷谷,其路险阻,车马不通。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父子世为君长。无文墨,以言语为约。有马不乘,但以为财产而已。无牛羊,多畜猪,食其肉,衣其皮,绩毛以为布。有树名雒常,若中国有圣帝代立,则其木生皮可衣。无井灶,作瓦鬲,受四五升以食。坐则箕踞,以足挟肉而啖之,得冻肉,坐其上令暖。土无盐铁,烧木作灰,灌取汁而食之。俗皆编发,以布作詹,径尺余,以蔽前后。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致礼娉之。妇贞而女淫,贵壮而贱老,死者其日即葬之于野,交木作小椁,杀猪积其上,以为死者之粮。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男子不哭泣,哭者谓之不壮。相盗窃,无多少皆杀之,故虽野处而不相犯。有石砮,皮骨之甲,檀弓三尺五寸,楛矢长尺有咫。其国东北有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之,必先祈神。
(挹娄村落复原)
前前后后就这点事儿,凶悍,不孝顺,养猪,住地穴。翻遍了典籍,没有一家对肃慎的具体地域给以明确说明,学者著书立说颇多,然,多眼光在古籍中摸索,考古印证也是盲人摸象一般各说各话,一会儿团山文化,一会儿莺歌岭文化、昂昂溪文化,最近这几年又出来滚兔岭、小南山文化。从出图文物看,似乎都有根有据,可是,大家似乎忘了一点,那就是,肃慎时代乃至满清这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的疆域基本是东到日本海,北至贝加尔湖的,我们如今的所有学术研究都局限在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以后的疆界范围内,这无疑把一段历史进行了地域的分割。
(镜泊湖,肃慎族聚居地之一)
去年,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李有骞博士来挠力河,笔者带他到2015年春天发现的一处旧石器遗址考察,经过一个星期试发掘,出土了一些旧石器石核、石刀,石斧之类的文物,结合饶河小南山发掘的玉器、陶器等分析,在挠力河流域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一定有一个过渡期,然后才是友谊县的凤林文化遗存。
挠力河流域在并入乌苏里江之前,沿岸沼泽深林平原漫岗,是适合人类居住条件的,至少这里有肃慎人的分支。
至于黑龙江下游至鄂霍茨克海峡、库页岛沿途,黑龙江上游到外兴安岭以北,贝加尔湖一代广袤的地区,能否存在肃慎人的分支,也应该引起重视。
(肃慎古城复原图)
毕竟在蛮荒的上古时代,人类的数量不会过于集中,迁徙与争斗随时都会发生,小的部族之间难免摩擦,生存条件要求他们在厮杀和嗜血中不断警惕地活着。
中原典籍的记载,《竹书纪年·五帝纪》文中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
现在来看这句话,我们暂且假定五帝皇帝、颛顼、尧、舜、禹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也是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吧,华夏在夏朝以前是没有国的概念的,对不对?甚至连国家的雏形都不存在,各部落仅仅是首领或酋长什么的。所以说,《竹书纪年·五帝纪》中所说的东北大国是后人杜撰的猜测。
(满族先民)
部落和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所有的典籍里能查到资料仅仅是肃慎国,邑搂国,勿吉国,一直到大金国才有了大印一枚,有了军队,有了皇帝。
东北地区三大部族,肃慎属于其中一支,但,仅仅是一个民族,这个民族一直到了公元1115年才有了大金国,才有了像契丹文又像汉字的金文,有了《大金国志》,而此时的肃慎已经改称女真了。
(满清公主)
《本草》植物志之虎耳草:爱情,从从容容绽放在普通家庭
宋词时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欢迎访问头条号《悦读圈》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编辑:洪与、姚小红、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