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火影11部剧场版《火影忍者:博人传》在中国大陆上映,这也是中国大陆正式引进并在银幕上上映的第一部火影剧场版。
小编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回想起了许多难忘的往事。因为在大学刚刚毕业时我曾在一家国内动画公司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制作《火影忍者》的TV版动画。然后为了怀念那在夕阳下画画的青春,小编昨天又亲自制作一小段《火影忍者》的动画,就是下面这个小片段:
再对比一下已经上映过的原版来看:
这是《火影忍者》TV版中的一个片段,鸣人被自己的召唤兽“蛤蟆龙”含在嘴里吮吸,里苦苦挣扎不能挣脱。
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
现在关于《火影忍者》的漫画、动画、游戏、周边等可谓是层出不穷,关于鸣人和他的小伙伴们的故事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但是对于《火影忍者》动画的制作过程许多人却并不熟悉,下面小编就来给介绍一下火影的动画是如何制作的。
《火影忍者》是如何动起来的:
在许多人的认识当中,现在的动画片都已经脱离了纸和笔用电脑制作了。但是小编可以告诉大家,《火影忍者》动画的绝大多数画面内容仍然是动画师们用铅笔在纸上一笔一笔画出来。
而且不单是火影,现今日本的大多数动画作品依旧是在纸上手绘完成的。因此这种不依靠电脑的手绘动画作品被业内称为“传统动画”。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部分,我们先来看看”前期“都需要做些什么:
“前期”是一部动画片的起步阶段,主创人员(编剧、导演、美术设计、音乐编辑等)就作品的故事的发展、剧情的结构、美术设计的风格、场景的设置、动画人物造型、音乐风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复的商讨。当上述事项商定妥当后,便开始进行文学剧本、音乐脚本以及主题歌、插曲等等的制作,与此同时关于作品人物和场景的美术设计也要开始进行了。
《火影忍者》某一集主要人物的设定稿,这种群像设定中会标明人物的身高对比,方便中期制作者参考。
《火影忍者》主要角色春野樱的人物设定四视图,在单独人物的设定稿中会详细绘制出人物身上的各种细节。
《火影忍者》主要角色春野樱的表情设定,在人物的表情设定中会详细绘制出人物喜怒哀乐时的状态,以及眼睛的细节。
在带领大家完成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导演一般已经累成了狗。因为日本TV动画多数是边制作边播出,一周一集,制作周期紧张,所以经常会有一个导演同时开启三到四集动画前期制作的事情,十分的辛苦。但是,“痛苦”才算是刚刚开始,接下来导演要开始进行分镜头的绘制了:
“分镜头”又称“故事板”(Story board)是将文字转换成动画影像的中间媒介。导演通过参考文字剧本,将动画片的内容以镜头切换次数为单位直观的画出来,并详细的标注出:镜头号、景别、摄影方法、画面内容、对话内容、音响效果、音乐、镜头时长等项目。一集20分钟的日本动画平均由400个左右的镜头组成,如何绘制出色的分镜头是一个十分耗费脑力的过程。
在分镜头绘制完成之后,一集动画片的”前期“制作可以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进入到了”中期“制作,小编曾经参与过的就是“中期”制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日本动画的中期制作人员被分为了“原画师”、“动画师”两个职位,这两职位上的工作人员会几乎是同时开始制作。而在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细节之前,大家首先要知道两个术语:“原画”和“动画”。
原画是指动画创作中一个动作的关键部分。通常是指一个动作的起始与结束,举个例子:在下面这个小球下落的动画中,小球处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张画就是原画。
而描述小球在两点之间运动的其他几张画就是动画,可以说动画的作用就是为了连接原画,使画面连贯流畅的。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原画师”的工作是什么。
原画师分为“第一原画师”和“第二原画师”。导演在画完分镜稿以后,会先把它交给“第一原画师”,“第一原画师”则会按照分镜稿上导演的要求绘制“设计稿”(LAY OUT)、填写“摄影表”和绘制“第一原画”。
《火影忍者》TV版设计稿,设计稿就是第一原画师根据导演分镜稿画出来的“设计图”,原画要根据设计稿来画。设计稿集成了分镜头的六要素:空间关系、镜头运动、镜头时间、分解动作、台词、以及文字说明。但是每一点都要做的更深入,更具体。
在日本动画历史的早期阶段,是没有设计稿这一环节的。直到1970年代,吉卜利工作室在制作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时,为了让制作人员能更深入的了解镜头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才开创了这一工作方式。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
设计稿画完以后,就要填写摄影表了:
图为动画摄影表,一般情况下,在表头位置会有片名栏、集号栏、镜头号栏、镜头长度栏、动画张数栏等。表格主体部分是它的动作要求列、对白口型列、动画要求列(由于动画角色、道具等一般都会涉及到分层,这列通常用字母A、B、C、D、E、F、G、H ……再分出很多列)、还有背景列、摄影要求列等。在日本动画制作中,一张摄影表通常是6秒,每1秒都会被分为24帧。第一原画师会根据分镜头的要求和自己对画面内容理解来填写摄影表,安排动画角色运动和表演的节奏。
填完摄影表以后,就要开始画“第一原画”了,第一原画一般不要求人物的造型准确,只要动画角色的表演节奏和肢体语言到位就可以了,所以很多情况下第一原画是长这样的:
有的角色勉强还可以认出来,但有的角色就只是用圆圈方块画一个人形,然后在旁边写上名字………小编当年接到整理这种原画的任务时就十分头疼。
但是别看人家画成这样,能正式做到“第一原画师”位置的人都是高手大触。犹记得小编当年做第一原画练习时,死活画不准确“狗欢快的跑”是什么感觉,无奈之下去请教曾做过多年第一原画的高手,高手寥寥几笔就找准了神态。然后我请教高手诀窍是什么,高手便把我带到了公司走廊的大落地镜子面前说:“你趴在地上学一学狗跑,慢慢就感觉到了,我的老师是这么教我的,我也是这么学会的。”
于是小编就在洒满夕阳余晖的公司走廊里跑了起来……咳咳,有点跑题……下面我们该讲“第二原画师”了,相对第一原画师,第二原画师的工作相对简单一些,那就是整理第一原画。第二原画师要把第一原画杂乱的线条整理清晰,并用蓝色铅笔画出阴影部分,用红色铅笔画出高光部分,为后期上做好准备。
已经整理好的“第二原画”,大家可以和上面的第一原画做一下对比。
而在动画角色表演方面,第一原画注重的是人物的整体表演节奏,而第二原画则要注重人物的细节表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表情的描绘。
通常第二原画师都会在自己的工位上放一面镜子,遇到画不出来的表情就自己对着镜子表演。而一旦找对感觉,表情就会不知不觉的凝固在脸上。以前小编做第二原画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同事都是每天带着各种表情在干活。犹记得当年在上班的公交车上想起当天要画夸张的便秘脸时,吓坏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美好回忆……
第二原画结束以后,原画的工作就结束了,下面我们接着看“动画师”们是如何工作的。
相比“原画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动画师”的工作机械化了很多,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两张原画中间缺失的部分补出来。所以动画师的工作被形象的称为“加中间”。
动画师把两张原画叠放在一起并用定位尺固定好,然后把画放到可以透光的拷贝台上。这样就能同时看到两张画的内容了,之后再在两张画之上叠加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找出两张原画的中间位置,进行作画。
在动画师的工作合格完成之后,"中期“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最后我们该进入到”后期“的制作了。
和电影电视剧一样,动画的后期工作也包括特效、音效、剪辑等等,但不同的是动画的后期还多了上色和配音两个步骤。
上色工作现在一般是在电脑上完成,上色人员根据前期做好的色彩设定为动画人物上色。
虽说动画片的对白配音属于后期范畴,但是有时配音工作会早于绘画工作。因此配音可以分成先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先期录音,是指先录制音乐或对白,然后根据录音来绘制动作画面。后期录音,是指先有动作画面,然后再进行音乐或对白配音。录音完成后,编辑人员还要把记录的声音精确地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上,即第几秒(或第几幅画面)开始说话,说话持续多久等。最后要把全部音响历程(或称音轨)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与声音对应的条表,供动画人员参考。
在日本,动画配音人员被称为”动画声优“,走的是偶像艺人路线,十分受动画粉丝们欢迎。上图的帅哥是日本动画声优石田彰,曾为《火影忍者》中的角色我爱罗配音。小编以前的同事妹子就曾利用职务之便到日本参加了石田彰的握手会,并且要到了签名,此后的很长时间妹子一直用握过偶像的手不停地边摸脸边傻笑。
后期工作结束以后,一集动画的制作也就结束了。动画的制作看起来纷繁复杂,不过实际制作的时候却是……呵呵……要人命!!!
动画制作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睡!觉!因为是周播,制作周期短,所加班是常事。小编就曾连续在公司加班10天,每天睡不足两个小时,充分体验了失眠的”乐趣“。
还有就是现在的传统动画行业是没有底薪的,特别是原画师和动画师,工资按计件算,画了多少活就拿多少钱。如果赶上一个月没有什么活的话,就没有钱挣。小编当年刚入行时,第一个月就赶上了萧条期,只挣到了15块钱的工资。
小编人生第一份工资的留影,凝结了血与泪的15块钱。
所以大家身边如果有做动画的朋友,你们一定要好好关爱他们,多多给他们买好吃的!
《Vista看天下》团队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微信公众号搜索“看天下”添加关注
商务合作请联系QQ:3310806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