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到吴起镇歌词】专题一曲秦腔一腔血:重走长征路,见证中国梦

采访团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从革命圣地湖南出发,跟随红军的足迹,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陕西“红色旅行”。

习近平曾经住过的窑洞。

采访团参观陕北富县苹果园

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厚重,人文荟萃。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已经超越历史和地域的范畴,内化于国人心中。

80年前,长征的队伍如一股洪流,涤荡着泱泱华夏,1935年,这股洪流在陕北汇聚,震撼中华。之后,根据这段伟大的历史,还诞生了《长征组歌》这一部宏大的声乐作品。

80年后,三湘都市报记者再次踏上三秦大地,与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大河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同仁一起重温当年的红色记忆。

■记者 黄磊

忆往昔

直罗镇战役 为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奠基礼

陕北富县北道德乡东村,81年前,这片土地与毛泽东、与长征结下了一段珍贵的缘分。

村里有一座极富陕北特色的院落,建于1934年。当中是一栋土木结构的天主教堂,宽23米,高18米,里面的条桌板凳依然还是当年的模样,还能让人体会到当年这里满溢的激情。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蒋介石向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这样提到。毛泽东于1935年11月19日具体部署了直罗镇战役。11月24日,直罗镇战役结束,毛泽东于11月27日率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到达东村。

11月30日,毛泽东出席了在东村这座天主教堂内(即东村会议旧址)召开的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并作题为《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分析了直罗镇战役胜利的原因。12月6日,毛泽东离开东村,于12月13日到达瓦窑堡。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荆。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第八章的歌词,对直罗镇战役如此歌颂到。

正因这段红色记忆,这栋建筑已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村会议旧址南边有三孔很隐蔽的土窑洞,当年毛泽东就住在那里,彼时的房东就是李乐山一家。如今,李家后人还在村里,也许是这段记忆太过珍贵,老人在世时很少提及,文管员秦保社是少数听过老人亲述这段历史的人,“李家是从山东逃荒到这的。毛主席来了之后,就住在了他家。他记得警卫员买鸡蛋给首长吃,非要给钱,村里人说,‘你们保卫我们,吃个鸡蛋给什么钱啊?’警卫员硬是把钱留下来。”

“切尾巴战役” 毛泽东在杜梨树为长征画上句号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长征组歌》作者肖华专门为吴起红军会师创作了《到吴起镇》这一章节。

这里有座胜利山,经250级台阶而上,山顶的广场上屹立着一座纪念碑,高19.35米,碑底直径10.19米,碑顶有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头像,寓意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艰苦历程,于1935年10月19日在吴起与陕北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广场四周杜梨树依旧繁茂。当年就在这杜梨树下,毛泽东指挥了著名的“切尾巴战役”。

讲解员说到,当时长征队伍里伤病员已经很多,将士都很疲惫,此时国民党骑兵还紧追其后。毛泽东、彭德怀连夜召开会议,经过一路跋涉,要不要打这一仗。毛泽东当机立断:要打,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会后,彭德怀精心部署指挥了这一战役。

“国民党自恃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由正面推进,妄图歼灭疲惫不堪的红军。不过,他们未曾料到,自己已钻入埋伏圈。”10月21日凌晨4点,毛泽东登上胜利山(当时叫平台山),在一棵杜梨树下召开战前动员会。早晨7点,“切尾巴战役”全面打响,红军把敌方骑兵分别包围在二道川、胜利山,头道川的杨城子、圪坻梁、柳树梁、燕山梁一带。当敌军进入埋伏圈后,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后,红军大获全胜,并追击50公里,创造了步兵追骑兵的奇迹。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战后,毛泽东为赞扬彭德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特赠诗一首。彭德怀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毛泽东看到后赞道:“如此改诗,更显大将风度,唯我英勇红军,也必将无敌于天下。”

梁家河 从这里读懂中国梦

从延川县驱车约三个小时,可至文安驿镇。文安驿镇往南的深山沟里,沿着一条柏油小路继续前行五六公里,便可抵达梁家河村。其实梁家河,实际上并没有河,只是一条沟渠,只当雨季时,渠里的水才涨起来一些。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人们利用这种山坡地形顺势挖出一孔孔土窑洞,世代居住其中。

当时上千万的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奔赴农村践行革命理想,习近平就是当年这千万知青中的一员。1969年初冬,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村里的老人还记得当年知青们进村时第一顿饭,吃的是“抿尖”,一种原料以豇豆或豌豆面为主的当地面食。

村民吕侯生家院子一侧的窑洞,依旧保持着当年习近平在此居住时的模样。“有知识,爱读书。”老人至今印象深刻,帮知青搬行李的那天,有位社员率先挑了一个小箱子,却发现这个箱子比其他人都沉,一度好奇“里面是不是金元宝”,后来才知道,那个小箱子里,都是习近平带去的书籍。

多年后,习近平回忆当年在此插队,是过了“五关”的历练: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第一个考验就是小小的跳蚤,“我皮肤过敏,跳蚤一咬就起水泡,水泡破了就是脓包,全身长疮啊,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严重到我们把六六粉撒到床单上睡觉,否则治不住跳蚤。三年以后没事了,硬扛过来了……”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知青们耕田种地、打坝筑堤、缝衣做饭。1974年,习近平担任村支书,他带领大家修路、打井、搞沼气、开办裁缝部,打淤泥坝。当时,习近平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在搞沼气,就跑去取经,回村修建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带领村民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化村,解决了村民做饭、照明困难。

1975年,习近平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告别了梁家河的知青生活,“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看今朝

陕汽集团 用长征精神走上业界顶峰

西安市高陵区,其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明时期。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设立高陵县以来,文脉不断,人才辈出。时至今日,陕汽集团已然成为高陵区的“代名词”。

全国重型卡车行业排名第四;亚洲最大、现代化水平程度最高、最具科技含量的车桥制造工厂;试制出我国第一辆“延安SX250”军用越野汽车;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及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440亿元人民币。这一串傲人的成绩背后,是陕汽人用红色长征精神开拓出的一片又一片新时代的“根据地”。

汽车总装配厂是陕汽集团最大的整车装调单元,5万多平方米的汽车装配车间,475米长的装配生产线是全亚洲最长的生产线之一。各类零部件在不到3小时之后,就已组合成一辆重型卡车,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驶下生产线。

总装配线生产节拍为6分钟每辆,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人均效率最高的企业之一。这里日产峰值420辆,月产峰值13000辆,年产最高10万辆。2014年被业界看作是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新能源公车采购方案与推广意见等发布,各地方政府亦积极出台细则,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其实,早在1999年,陕汽集团就在率先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05年8月,中国首款天然气重卡在陕汽诞生,填补中国天然气重卡空白。目前,陕汽已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混合动力油-气混燃控制系统集成等新能源车辆核心技术,此外拥有的天然气汽车38项专利技术填补了我国天然气汽车产品空白。

富县果农 用“金果果”打赢脱贫战

陕北富县因为“东村会议”、因为长征,她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今天,一望无际的苹果树林,让这里成为全国闻名的“苹果之乡”。全国首个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全县30多万亩苹果,年产值近2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

说起这些“金果果”富县羊泉镇鹿首村果农杨昌元满脸喜色,一般苹果园,亩产2000公斤左右,而杨昌元去年竟然亩产5000多公斤。富县园艺站站长陈银河很自豪,这么高的品质和产量,在全国都十分罕见。前年,老杨的苹果就卖了21.5万元,去年苹果市场低迷,仍卖出18万元的好价钱。这里连片百亩老苹果园,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的,省果业局生产处工作人员说,这样“年岁”的连片老果园,不仅在陕西仅此一处,就是在全国也不多见。

今年8月,富县张家湾镇黑水寺村61岁的农民张志亮登上了《人民日报》,就是因为这些“金果果”。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张从陕北榆林逃荒至富县,之后的40年间,他拾山货、挖药材、放羊、养猪、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着一个八口之家的温饱。去年,张志亮被列入精准扶贫户,随后,他的17亩坡洼地被铲车推平,还栽上了果树。今年,他又被列为新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户,年底将住上新房子。

张志亮只是富县果农们在脱贫的“新长征”路上的一个缩影,2015年末,富县全县在册贫困人口5445户15924人,就已经脱贫1997户6207人。

吴起县退耕还林

红色精神促绿色发展

今天的吴起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县城,当年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已经远去,但是在吴起经济迅速崛起的背后,一条吴起人民与恶劣自然生态环境的艰苦斗争史贯穿始终。

离吴起县城约1公里,坐落着一座国家级展览馆——全国退耕还林展览馆。来自地球同纬度的200余种树木,围绕着一湾清潭竞相生长。展览馆负责人齐居义说,这个地方过去是个烂泥沟,没有人居住,由于山上老百姓种地,一下大雨,山上洪水冲下来,山梁垮塌,树木被冲走,改造之前就是一个荒芜之地。

生态建设启动之后,从封山绿化到退耕还林,从义务植树到家庭林场,是吴起人用当年的红色精神换来今天的绿色发展。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7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山上的坡地退了下来,沟道建起淤地坝,沟道两边都种上沙棘等树木,一条烂泥沟重新恢复了生机,烂泥沟取名大吉沟,吴起县会同国家林业局建起了这座退耕还林展览馆。

就在采访团到达吴起前不到半个月,陕北地区遭受了几次暴雨侵袭,吴起所在的洛河洪水仅仅漫过河底。一位老人感慨地说:“过去下这么大的雨,肯定要发大水,最起码靠河道最低的川台地要淹没,这次根本没起水,看来还是种树的作用大啊!”在吴起人印象中,2000年以前,每年吴起都要发几次大洪水,有几次更是淹没了街道,自从退耕还林以来,吴起最大的洪水也没有上过公路,流量不足过去的四分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农民日益丰满的钱袋子,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76元。当年红军到达吴起时,周边只有7户半人家,全县也只有十户人家。如今的吴起县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县域综合实力连续10届蝉联“陕西十强县”,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