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丹 受访者供图
7月洪涝,8月抗疫,对于生活在河南郑州的人来说,这是个令人手忙脚乱的季节。
从暴雨后的断网断电断网,再到疫情下的封闭封控防控,蹚水回家、保养爱车、连夜核检、居家隔离成为郑州人朋友圈的高频词。
8月11日,猛犸新闻采访了几位代表群像的人物,有特殊岗位下沉一线的新婚小夫妻,有支援市六院的男护士,也有积极自救的卖烤鸭的个体户……可以看到,虽然城市放缓了速度,生活摁下暂停,但是人们骨子里的乐观与坚韧始终如一。
烤鸭店个体户自救:媳妇业主群开拓客源,半天订单几十份
洪水、疫情,这对于经营烤鸭店的个体户张玲来说,无疑对生意是很大打击。
她和丈夫经营的烤鸭店,是一家老字号,主要卖烤鸭和麻椒鸡,平时生意不错。
张玲的家在郑州市二七区封控区,疫情来临之后,她就出不了小区的大门了,而丈夫因为忙着店里生意,没及时回家,索性住到了店里。
烤鸭店歇业了几天,生意怎么办?怎么挣钱养家?夫妻俩挺发愁。后来,在相继做了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之后,张玲的丈夫决定继续把生意撑起来。
张玲把客源瞄向了本小区。每天早晚,她都会在500人的业主群里发布信息:“各位业主大家好,疫情期间提供上门配送,烤鸭原价整只55元,现售价50元,配送三份饼,二份酱,一份葱和黄瓜丝!半只烤鸭25元,配送二份饼,一份酱,一份葱和黄瓜丝,麻椒鸡整只原价58元,现售价50元,半只原价30,现价25元。”
“来一只烤鸭”、“来半只麻椒鸡”……小区居民足不出院多日,每天都是家常菜,一时间购买者众。
张玲的生意一下子好起来了,基本上半天就有几十份订单。如今,她每天一早就在群里吆喝接订单,然后再把订单发给在店里的丈夫,做好后,由弟弟统一配送到小区门口,再由她一一分发给业主。
每次在院内喊着业主的网名,对着排队间隔一米以上的业主,一一分发烤鸭、麻椒鸡时,张玲也觉得跟做梦似的。但是她既实现了自救,也服务了无法出门的邻居,尤其是听到邻居反馈“我儿子馋坏了,非常喜欢吃恁家卖的烤鸭”等夸赞时,现在的她每天充满了动力!
新婚小夫妻下沉一线:暴雨后疏散群众,疫情来临值守社区
刚刚过完30岁生日的张超,是郑州市南阳路街道办西彩社区的网格长。去年因腿伤拄拐在抗疫一线为居民服务的他,今年再次投入抗洪、抗疫中。
(张超去年参与抗疫)
今年不同的是,张超刚新婚不到4个月,媳妇是郑州大学二附院泌尿外科护士,两个人的岗位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一直在一线。
张超外表是个“糙汉子”,内心却柔软细腻。暴雨那晚,几天,他举把伞,跑了大半夜,之后几天一直在线忙活。
他看到身边情景会有感而发:“安全第一!不是专业人士哪里都不要去,照顾好家人和自己,生命脆弱。”
他此前上下班必经京广隧道,暴雨后再次途径隧道,会为逝者祈祷,“愿逝者安息。”
他一直参与抗洪救灾,“我们南阳路街道西彩社区,在暴雨来临前后,疏散了大孟寨老年安置房居民40余户。另外就是救助危房群众,慰问救援人员等。”
(张超所在社区帮助不方便的居民)
疫情出现后,张超再次积极抗疫。组织社区群众做好核酸检测,提醒戴好口罩,排队时不抽烟等,劝导居民自觉居家隔离,服务社区居民各种需求。
有时候碰到不好沟通的居民,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是很快进行调整。
张超的新婚妻子是位医护人员,这对小夫妻均坚守在一线,偶尔闲暇时,一丝愧疚会浮上心头,“我的母亲也是心脏才做过手术,作为儿子我也没空回来照顾她,感觉我自己很不孝顺。”
(张超疫情前后胳膊对比)
张超居住在二七区,目前已做过多轮核酸检测。抛开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身份,他从普通市民的角度谈到,这次疫情吸取了去年的经验,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很好买,有些生活类型的超市,会把居民需要的物资,直接送到小区门口,大家不会为买吃的喝的发愁。
从暴雨到疫情,总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最想表达的是,只要充满信心,一切都会过去!
宝宝刚满月的男护士:主动请缨到一线,愿做“白衣战士”
刘盼飞好多天没回家了,虽然他很想念家里刚满月的宝宝,牵挂妻儿老小。
身为郑州市九院心理医院的一位男护士,疫情来临后,他找到院长李丽,主动请缨到各个采集点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来又报名参与支援郑州市六院,接管病人、参与转院……如今仍然在抗疫一线。所以,为了一线工作也为了不把风险带回家中,刘盼飞选择和家人短暂别离。
7月31日,郑州市紧急启动全民核酸检测,到8月2日,72小时内,全民检测基本完成。
这是全市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的72小时。
郑州市九院心理医院院长李丽记得,本院医护完成核检后,赶赴市区各采集点支援核检的任务随之下发,刘盼飞主动请缨报了名。“我印象很深刻,因为他家的宝宝刚满月。”
刘盼飞第一个支援点是二七区某社区。那几天天气火辣辣的,他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双层手套,整个人“像在蒸桑拿”,专心给群众做核检。为了充分利用防护服,也为了节省群众时间,他和院内小伙伴们尽量在完成工作前不吃不喝不休息,“有的还用上成人尿不湿。”
这项任务不仅仅对自身体力是个考验,检测时,试剂没了,咽式子没了,扫码系统崩溃了....…等客观问题一个接一个,但是刘盼飞和小伙伴们都克服了。
结束连轴转的第一个晚上,凌晨回到医院附近的酒店,刘盼飞脱下防护服,发现衣服湿透了,头发成绺了,下巴会自己不停地颤动,手指手心发白几乎没有知觉,但是心中感到自豪。
次日,正在执行核酸采样任务时,刘盼飞看到医院下发增援市六院的紧急任务,立即报了名,匆匆返院领了防护服等用品,他和三位男同事转战六院。
李丽回忆,心理医院派去的四位男护士先去市六院老院区接管隔离病人,刘盼飞负责的是老年结核病区。他当天晚上上夜班,之后又参与六院全员转移的任务,不仅照看病人,还要搬重物等,结束工作后累得席地而卧,但是没叫过苦。
如今,刘盼飞还在市六院支援,负责病人给打针输液等护理工作。谈到疫情下的工作,他说最大的考验来自于抽血。“护目镜容易阻挡视线,双层手套不方便寻找血管,有时扎个针要很长时间。”
此外,因为来自心理医院,刘盼飞还对会对焦虑中的病患进行心理疏导,琢磨着在病房里开展一些心理方面的活动。
工作群里,奔赴一线的小伙伴也会互相鼓励打气。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也会期待“重逢有时”。第一次在抗疫一线,刘盼飞发了个朋友圈诉说个人感悟,“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穿上防护服,他们就有一个名字:白衣战士!”
而他,就是特殊时期挺身而出的一位战士。
等待复课的幼师:疫情后,准备给孩子们上堂分享课
郑州迎来特大罕见暴雨那天晚上,宁小花(化名)第一次陪几个孩子住在了园里。
宁小花是班主任,班上的20多个孩子,是她一路从小小班、小班、中班带到大班,这也是她毕业后带的第一茬学生。
暴雨那天,幼儿园积水到大腿处,天像有个窟窿不停往下漏雨,园长紧急组织老师们把一楼的孩子全部转移到二楼及以上。紧接着园里停电。暴雨倾盆而下,雷声不断,孩子们在昏暗的教室里一改往日的叽叽喳喳,胆小的甚至开始哭着找妈妈。
当时是下午四点多,宁小花和两名助教安抚好孩子,在家长群里通知家长们孩子们安全,让他们来接的路上注意安全。不到5分钟,一个被困在路上的家长电话打过来,非要给孩子通话,宁小花耐心地把电话交给孩子。
“当时心里也可着急。怕孩子们害怕,也担心园里的安全。”宁小花回忆,她当时也担心家中自己两岁的宝宝。
后来,不断有勇敢的家长蹚水过来,或背或抱接走孩子,宁小花千叮咛万嘱咐仍放不下心。细心的园长看到一位女家长没有穿鞋,还一路护送到大门处。
那天晚上,有几位被困在单位的孩子家长没能赶到园里,宁小花和老师陪护到次日。
暴雨刚过,孩子们还没有返园,宁小花正准备通知家长们取回孩子的被褥清洗晾晒,疫情突然而至。按照要求,她在群里摸底排查孩子所处区域,以及核酸检测情况,每天还要查看家长钉钉上报孩子的情况。
宁小花的工作再次停滞,她目前每天在家里照顾自家宝宝,陪游戏、学习,给孩子变着花样做饭。同时,她也在积极备课,学习很多和孩子们互动的游戏。
她谈到暴雨、疫情时说,有了去年第一次经历疫情的经验,今年再次面临种种考验,感觉从容了许多,也令她意识到自己内心对孩子们的真挚关怀。等和孩子们再相见,她准备给孩子们上一堂分享课,彼此说说心里话,也告诉孩子们关于极端天气等知识。
每当打开班级相册,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宁小花就会特别想念那群自己带了几年的孩子们——他们也是自己的孩子。
“宝贝们,在家听爸妈的话。我们很快会重逢的,老师想你们呦。”她在朋友圈第一次炙热“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