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东晋书法家专题之王羲之之所以成为“书圣”,因为做到了重要的一点

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他的少年时代仍然很不幸。

王羲之幼年就失去了父亲, 他的父亲王旷也是东晋一位书法家,善写隶书和行书,王羲之虽然没有的到令尊的亲授,是跟着卫夫人和叔父王廙学习书法。

王羲之父亲王旷(资料图)

王羲之父亲王旷在在一次战争中全军覆没,是为国捐躯还是其他啥情况不得而知,历史没有记载,总之是下落不明,自小失去父亲的小羲之成了不善言谈的孩子,但是他在书法上的天赋或说家族的传承关系,他日后还是成了一代“书圣”,万众敬仰,成了书法图腾级的人物。王羲之之所以成为“书圣”,与他的励志这一点是分不开的。

小羲之书法师从卫夫人和叔父王廙,也是师出名家,其实卫夫人应该算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关键还是日后自己的努力,我们从王羲之撰写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中,这一段文字就明白了:

“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据研究者说,这一段文字是不可靠,这里就不做考据了。

王羲之擅各种书体, 尤以草书、 行书、 小楷楷书见长。 草书、行书开一代书风, 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小楷《黄庭坚》《乐毅论》《孝女曹娥》等,是历代书法家必学经典,王羲之在在书法史额深远影响, 将一直持续下去,在后世的每一位书法家的学习履历中都会有一句话师出“二王”。

王羲之生活在西晋末年,由于历史久远和各种原因,宋以后王羲之的真迹毁灭殆尽, 我们所看到都是摹本、 临本或刻本,但依然是后世学书者的范本。王羲之早年写的是章草, 宋刻本《汝帖》 有一件王羲之章草《豹奴帖》 , 体态类似索靖章草《月仪帖》 。 四十多岁之后, 王羲之转向笔势“纵引”的今草, 他的今草之迹都是尺牍书。

王羲之章草《豹奴帖》

王羲之章草《豹奴帖》局部放大

释文:羲之顿首。昨得书问,所疾尚缀缀,既不能眠食,深忧虑。悬吾情,至不能不委。(嫂故)不差,豹奴晚不归家,随彼弟向州也。前书云:至三月间到之,何能尽情忧。足下所惠,极为慰也,不谓也。

索靖章草《月仪帖》局部

王羲之草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被称为“新体”的今草。

王羲之今草书有一个共同点, 运笔顺势疾行, 笔势纵引、钩连。字与字之间连带明显,有时一笔连写几个字, 突破了以往草书(章草)以单字为造型单位的旧法, 使一些笔画的姿态及其单字的组合方式发生变化, 已经形成了书写的连带性,形成了以势赋形的“群体结构”。 这一今草书特性,在“二王”之王献之发挥更加淋漓尽致,王献之《中秋帖》成了“一笔书”。

王羲之《初月帖》

王羲之写草书, 点画的方圆变化, 结构的擒纵离合, 都是随机生发, 并未逸出常轨。 他折中合度, 既妍美多姿, 又易于辨识摹学, 才能成为新体草书的典型。南朝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 是拿他与张芝、 钟繇相比, 得出一个评断:

“王工夫不及张, 天然过之; 天然不及钟, 工夫过之。 ”(庾肩吾《书品》 )

王羲之《得示帖》

《得示帖》结体多欹侧取姿,书写连带,点画奇宕潇洒,是王羲之“新体”的典型代表作品。

工夫是技法的控制力, 下笔便能尽形得势; 天然是本性的品格, 形迹之外见风采。 王羲之的草书, 兼而得之, 尤为显著。《极简书法史》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