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秦帝国的盲将,蒙亭不仅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而且据传发明了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也被称为“笔调”。
晋朝《古今注》:“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宋朝《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
然而,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蒙恬造笔的历史被颠覆了,尤其是陕西石峁古城的出现,更是证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使用毛笔了。
1954年,在长沙郊外的左家公山上,新挖掘的15号战国楚墓令考古专家欣喜若狂,因为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书写工具,有铜削、竹片、小竹筒,更有一支完整的毛笔。
出土时,毛笔套在一枝小竹管内,笔管长18.5厘米,口径0.4厘米,笔毛长2.5厘米,选用的是上好的兔箭毫。作法是将毫围在杆的一端,用麻丝缠住,外加髹漆。
事实胜过雄辩,左家公山毛笔(见下图)的出世,证实了毛笔不是蒙恬发明。
其实,后来在战国古墓中,也有发现毛笔的存在。比如,在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内,也发现了一支竹竿毛笔,与左家公山毛笔极为相似,说明当时毛笔已经广为流传。
对于左家公山毛笔,学者给予定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毛笔”。那么,能否说明中国毛笔最早出自战国,距今最多只有2500年历史?其实,通过考古发现,中国毛笔的历史不断被刷新!
上世纪,殷墟被发现之后,起初人们认为甲骨文仅是“刀刻文字”,然而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却发现:有多处用毛笔描边,再刻写文字的痕迹。换言之,商人先在龟甲上用笔写好文字,然后再用刀刻,主要因为毛笔字不易保存,唯有刀刻文字才能流传下去。
学者研究确认,商朝日常书写并非“刀笔文字”,而就是毛笔,我们所见到的甲骨文,完全是因为商人认为事情重要,需要流传下去,才刀刻文字。
其实,结合史料和考古来看,商人早已使用毛笔。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各国对毛笔称呼不一,其中楚国称之为聿。殷墟考古之后,学者在甲骨文上就见到了“聿”字。
那么,商朝是中国毛笔的起源吗?21世纪,又有了更惊人的考古发现,证实4000多年前中国人就使用了“毛笔”!
1976年,在陕西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考古专家对石峁古城进行初步考古挖掘。2012年,国家再度组织深度考古石峁古城,在这一次考古中,学者有了无数重大发现,比如石墙里惊现玉器、战国才出现的“ 瓮城”等,其中还有关于毛笔的信息。
在这座距今4300年的石峁遗址中,考古专家在外城东门附近,发现了200多块彩色壁画(见下图)。那么,这些壁画究竟使用什么工具绘制的呢?
学者根据颜料层遗留的痕迹判断,石峁先民绘制图案的工具,应该就是毛笔。
其实,不论是不是毛笔,但肯定是一种软笔工具。显然,石峁遗址的彩绘,至少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毛笔的雏形。至于究竟是不是石峁先民发明了毛笔,如今还不能肯定,应该还有更早的历史渊源!
从考古物证来看,蒙恬肯定不是毛笔的发明者,最多如蔡伦改良造纸术等一样,属于毛笔的改良者。
事实上,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清朝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因为蒙恬之笔,比前人的更好用,所以才独享发明毛笔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