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做梦梦见抓鱼——梦见自己用手抓到活鱼

有人说“95后”是“90后”的升级版。他们是特立独行的一代,拒绝任何标签,更难定义。

今天的“95后”,有的还在读书深造,对未来有无限遐想;有的已初入社会,早早体验世间百态。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代表希望与未来的一代,深受互联网浸润,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也更为坚持独立做自己。

春节前夕,澎湃新闻联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启一场大型社会观察。我们选出5名“95后”大学生,每位学生跟随1名具有行业代表性的“95后”务工者踏上春运返乡之旅。

短暂的接触,从陌生到熟悉,这些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同龄人会发生怎样的心灵互动与思想碰撞?

春节期间,澎湃新闻推出“记录中国之青春作伴”体验式报道。该系列共计五组,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执笔,澎湃新闻记者全程指导并跟踪拍摄。“95后”对话“95后”,一次青春视角的呈现为您奉上。

1月下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高塬跟随在深圳打工的陈澳杰返乡,回湖南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金田村。两人都是“95后”,对彼此的生活陌生而好奇,无所不谈。旅程结束后,高塬给陈澳杰写信说,陈澳杰虽只有20岁,但身上的责任心、拼劲和独立让她自省。陈澳杰收到来信后,回信表示他很羡慕高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责任心和拼命上进是因为别无选择。

1月29日,陈澳杰启程返乡。他得先打车去地铁站,坐地铁到深圳北站,坐高铁到长沙南站,再转车至湖南益阳。第二天,再找车回安化老家。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摄

给陈澳杰的一封信

澳杰:

你好!

如果没有春运返乡潮,这个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口大迁徙,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一女生;你,独自在深圳打工的青年,可能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1999年出生的你,1995年出生的我,人生际遇迥异,却同属95后,一个让外界好奇又难以定义的群体。

陈澳杰第一次坐高铁,他一开始找不到座位。在高铁上,他和高塬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

1月29-30日,我有幸跟随你返乡,从广东深圳到湖南安化,咱俩一路畅聊,分享彼此的生活。感谢这次相遇,我收获很多,相信你也深有感触,故写信跟你交流。

我们都得更加努力

得知我跟随返乡的对象是1999年出生的,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小,还是个孩子”。

1月28日,我赶到深圳,来到你打工的工厂。那里是深圳宝安区燕罗街道的一处工业园,临近东莞,附近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各式林立的村民自建房。

那天,你穿米白色员工服、黑色裤子,身材微微发胖,身高不到170厘米,体重却飙到162斤,减肥的苦恼写满你的额头。打工三年,长了30多斤,有点“过劳肥”,你不敢乱吃乱喝,“不能再胖了”。

你说,自小不是读书的料,看书就困了,一度沉迷网络,“狐朋狗友”一堆,没少让人操心,“和妈妈三天一小吵,十天一大吵。”

见你之前,我就告诉自己:我读书多点,但不是来审视你的生活,也不是来指导你的人生,我们是平等的,是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两个95后,仅此而已。

我们是同龄人,对彼此的世界很陌生,一见面就相互打听,渴望了解社会的另一面。

13岁那年,你一个人坐大巴来广东打暑假工,朋友之前介绍好的4S店突然不要人,你在举目无亲的异乡近乎崩溃,什么都不会,连路都不会找,最后进了东莞一间小厂,一直做到它倒闭,赚了3000多元。这是你人生赚到的第一笔钱,虽然挣得辛苦,但你很开心,自豪地把车费还给了父母,也下定决心以后要来广东打工。

陈澳杰在深圳宝安一家外包装厂打工3年,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周很难休息一天。

中专毕业,你来了深圳,正式加入外出务工大军。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外包装厂,你做了3个月的流水线工人、一年多的物料员以及大半年的专员。3年的打工生涯,你从最底层的普工成长为准管理人员,月薪近6000元,可以说是成功的。

我问你刚到深圳时想不想家,你摇头答“不会”。见我疑惑,你补充说:“那时候什么都不想,只想多挣点钱。”

挣钱的欲望,让你比其他人更能吃苦。

你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运动步数破2万是家常便饭,大量精力花在沟通协调中,微信语音电话不断,500分钟的免费电话往往两周就用完。理论上,你也有双休,但一般连单休都实现不了。你说,现在比流水线工人累多了,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

“我努力得还不够,还可以更拼!” 你文化程度不高,但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推卸责任的人,不喜欢很抠门的人。你对现在工作并不满意,希望更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掌握几门技能,以后能找到体面工作。

看到你脸上的自责,我有些羞愧。我常吐槽学业压力大,但若细算,每天也只上了约5个课时。不够自律,我养成了遇事拖延的坏毛病,常最后时刻才来疯狂赶工。看到你身上的拼劲,我意识到自己得改变。

你对我的生活也充满好奇,当得知大学自习室很多人通宵自习,感叹道“学霸也是靠努力而来的”。

同是重组家庭的孩子

你之前都给父母买过手机,爸爸的手机坏了,你花1200元再买一个带回去送他。朋友送了两瓶白酒,你没舍得喝,也带回家。你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打算回家后再给他买礼物。

你跟我说了你的家庭:6岁那年,你的亲生父亲因病去世,一年后继父来家里做了上门女婿。10年前,你有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弟弟身体不好,一直在吃药治病。你的妈妈透露说,弟弟一年要花一万多元,时不时要请假去长沙看病,花钱不说,还耽误读书。

我同样来自重组家庭,也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在我高考结束后,父母离婚了,之后各自成立了新的家庭。我跟着爸爸生活,弟弟跟了妈妈。作为女儿,我认为父母与其争吵、互不理解,分开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我看到你和家人相处和谐,没有自卑,也没有怨恨。虽然,你和父母有代沟,话说不到一块去,也很少跟他们分享你内心的想法,一年见面一次也常会陷入无话可聊的尴尬,但我还是看到了,你们彼此之间有着深深的爱和剪不断的情感依赖。

我们的家庭有些特殊,但我们能以理解、开放的胸怀去看待,接受这样的不完美,而不是像电视剧上演的那样复杂而痛苦。

我生活在城市,父亲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算小康之家。相比之下,你的家庭条件差很多。

陈澳杰家的新房已盖好一层,妈妈打算搬进新房过年。

你之前说过,家里在村里属于中下,正在盖房。当我看到你们全家挤在几十年的老木房里,没有一件值钱的家具,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你的妈妈陶范珍跟我说,你们家比较穷,是贫困户,她在家照料小儿子,收入靠你的继父在外面做建筑工,一年赚2-3万元,再是你每年打工给家里1万元左右。

老木房

一栋几十年的老木房,你家和你的叔叔家各一半,房子漏雨了,是危房。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你家正在盖房,打算盖两层,两兄弟一人一层,但盖房至少得花二三十万元,政府补贴了2万元,现在只盖好了一层,已欠下了10多万元。

了解你的家庭后,我理解了你身上的那份责任感和上进心。你不仅是为自己拼命,也是为全家拼命。除了拼命,你别无选择。

想起了第一天见你,你跟我说:“从我出来的这一刻起,我所有的费用自己承担,你们的钱我会还的。”你记得很清楚,那是2016年4月13日,你从父母手里接过4000元,准备外出打工时立下的“军令状”。

到深圳3个月后,你没有食言,还了钱。当时,我还有些不解,在我固有的认知里,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要分得这么清吗?像我就从没想过要还父母的钱。

“我不想欠他们的。” 这份的成熟、独立,我没在其他95后身上见过。我也由此自省,父母为我承担不菲的学费,我没太多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为他们分担压力,却常常厌烦他们的絮絮叨叨。

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

之前,我接触过多个95后务工者,他们都不愿意接受采访。我问你为什么愿意,你直言不讳,说没接触过,觉得新鲜,想尝试下。

你受困于原生家庭和打工厂房,视野相对有限,但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乐于尝试。

你喜欢过山车,喜欢进鬼屋,看恐怖片。你想去蹦极,想去坐一次飞机。工厂之外的人怎么工作生活,名牌大学生什么样,新闻记者有哪些有趣见闻……你都不知道,但很想知道。有一次,你和朋友去深圳某栋高楼,想一览全市盛景,谁知顶层并非露天天台,而是一家店,你们二人花费了500多元,这是你觉得很奢侈的消费。

这次返乡,是你第一次坐高铁。之前,你往返湖南和广东,要么坐大巴,要么蹭老乡的私家车,连普通火车都只坐过一次。上了高铁,你有点懵,找不到座位,直到发现高铁的座位标注和普通火车不一样。

你在路上说,这次和我们相处,最大的触动的是,由于收入不等,和我们的消费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你属于最底层,我们属于“富人”,区别很大。我们跟你说,我们也只是工薪阶层,哪里算富人,更谈不上奢侈消费,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丰富、夸张、神奇。这超出了你的想象,你没有再接话。

我忍不住问你:“有没有后悔?”

你的回答很干脆:“没有后悔,后悔没什么用。”

回忆少年时光,你用“情商为零”来概括,一度和人打架都不知道疼。你又说:“如果没有辍学,还是天天睡觉,但如果出来打工一俩年,知道打工的苦,再回去读书就不一样了。”

你很珍惜这次相遇,把它当作拓宽视野、自我提高的机会。出发前第一晚,不知道为何,你有点失眠。路上,我们休息了一晚,躺在你住过最好酒店的床上,你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第二天跟我们分享说,“我昨天晚上做梦,梦见我们赶不上车了,一下子惊醒,赶紧拿手机看时间。”

我意识到你有些自卑,也有一定要做好的倔强。

在工厂宿舍,你的桌上放着四本书,《活法》《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说话心理学》和《四级词汇》。工作之余,你会抽空看,除了英语看不懂,其他都看过了。

领导觉得你眼光不够,没有大局观,推荐书给你看,你一口气看完,从此做事一定要做好,绝不推卸责任,宁愿自己多吃点亏。发现和领导交流时会结巴,说话不利索,你有意识看书锻炼表达能力。

一位打暑假工的大学生跟你说,做销售自由、赚钱,能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这是你最向往的,你便学习推销技巧,并且报名工商管理课程,打算年后开始学习。有一次,见单位领导跟外国人用流利的外语交流业务,这让你觉得很有能力,于是决定学英语,并坚信假如学会了英语,会遇到更多机会。

员工宿舍里,陈澳杰向高塬请教如何学习英语,高塬建议从学音标开始。

你的英语基础很差,只认得26个字母和最简单的单词。我建议先不急着学习4级单词,而是从最基础的音标发音开始。我教你发音,你学得也很吃力,苦笑都不会。我想跟你说,不管学什么,都有难度,只要坚持、下苦功夫,会有收获的。

小时候不爱学习的你,已经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你要让弟弟读大学,不希望他重复你的人生。你说,假如弟弟也不想读,想出来打工,你会让他出来打暑假工,尝尝一线工人的辛苦,再乖乖回去读书。

“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你清楚今后的路,要多学点,多接触点不同的人,向更好的人靠拢。希望你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房有车,月薪过万。

你羡慕我,似乎我的人生一路平坦,没你那么多道坎。其实,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烦恼。像我虽然读研,同样也陷入如何择业的困惑。外人只能给我们建议,究竟如何走,得我们自己去选择和把握。

爱让我们勇敢

你身上的那份成熟,是历经磨难而成的。

在深圳,你不止一次被骗。第一次,你在离工厂不远的一家手机店买苹果手机,假的,你气得想砸店。还有一回,那是你18岁生日时,你想买一辆“赛摩”摩托车作为生日礼物,卖家称7000元包上牌照,你向他手机转账后,发现被拉黑了。这是你两个月的工资,可你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只能自认倒霉。

你说,以前上学时,有同学仗着身强力壮,拿自己坏了的凳子换别人好的凳子,但你不会这样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触动了我,纵使面临各种的不幸与迷惘,我们都得坚守内心的底线,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

或许,现在社会上有些声音认为,我们95后自私、懒惰、随波逐流,我坚持认为,这有些以偏概全。无论未来如何改变,自由的灵魂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骄傲。

回村路上,你有些兴奋,主动和我们搭话,说名字“澳杰”是有文化的长辈取的,其中“澳”是纪念澳门回归,很有时代印记。哪条路新修的,哪个网吧你以前经常去,哪条河小时偷偷下水游泳抓鱼......你一一详细介绍,回到故乡,你找回自信,在这里你才觉得一切都是熟的,“村里的人都认识。”

“妈,我回来了!”没到屋门口,你切换了安化方言,提重重的行李箱,以轻快的步子走在前头,我竟有些跟不上你。你的妈妈应声而出,热情招呼,早已备好了糖果、瓜子、酸萝卜条以及家乡特有的黑茶。

10岁的弟弟有些认生,一个人躲在房内看电视。熟络后,他和我们玩到了一起。我们离开时,他还主动帮我们拿行李,送我们上车。

不巧的是,你的继父还在工地打工,得过一两天回家。等他回家时,你们就能搬进新建的一层“楼房”过年了。

临近中午,妈妈陶范珍在厨房为儿子准备家乡饭菜。

妈妈为陈澳杰做的一桌菜。

妈妈为你准备了满满一桌饭菜,有家里养的鸡,有你爱吃的牛肉、猪肠,也有只有老家才有的腊肉和辣椒。让我这个外人,也恍惚有和家人一起过年的感觉。回家后,你有些拘谨,不知道怎么在父母面前表达你的感情,表达你的内心,但你还是忍不住说,出门在外,最想念的还是妈妈做的菜。

饭桌上的陈澳杰有些拘谨,不知道该怎样跟妈妈交流,想家、想妈妈的话一直没有说出口。

这种感觉很好,小小的幸福足够让人满足。我想起了小时候,背着大大的书包,扎两个羊角辫,蹦蹦跳跳地回家,踢掉鞋子,扔下书包,撒着娇喊道:“妈,我饿死啦!”

我想,亲情能跨越代沟,是能让每个人都拥有的幸福;为了能够团聚,为了吃上妈妈做的菜,我们穿越千山万水,也要回家过年。

那天,你的妈妈很热情,笑得很开心,说:“不管赚没赚钱,人回来就可以了。”她的愿望很简单、朴实,她希望你能早日成家,弟弟能努力读书。

我问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你低头,沉默,后笑着说“也没什么愿望”,把一旁正在做鬼脸的弟弟拉到怀里。我没有再追问,因为早已知道了答案。

午后,阳光洒进院子,黄狗安静地卧地,眯着睛打瞌睡。桌下,炭火燃起红火苗,围坐在周围的人从脚底到心里,都感受到了暖意。

临走时,你的妈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花生、豆腐乳和酸萝卜,让我带回来,并喊我明年再来玩。这种淳朴、热情让我很感动,也有点不舍离开。

感谢这次相遇,感谢这段旅程,让我可以走出校园,跳出课本,看到更加真实宝贵的生活。相信这次相伴返乡你也有很多收获,也想跟我分享。期待你的回信!

2019年2月2日

高塬

给高塬的一封信

高塬姐姐:

你好!

我看了你给我写的信,很高兴认识你,你的出现让我对正在读书的95后有了一个很深的接触,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正在读研究生的大学生。对我来说,这样的人就是学霸,不敢想象能认识到你,所以真的特别感谢这个缘分。

认识你后,我才知道所谓的学霸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得来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你跟我说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可以自学到通宵的人,我还在想他们那个时候都不要睡觉的吗。你的研究生同学都学习刻苦,你们都是值得我学习的。以后,我见弟弟学习,我就会说你看人家高塬姐姐,读书那么厉害,你要跟她学习。

有时候,我特别羡慕你,成绩那么好,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接触到不同的人。当然这些,都是你努力读书得来的结果,我也只能在旁看看,羡慕下。跟你聊天的时候,你会说我挺有责任心,我那个时候就会想:我是自己没有办法,我自己站的角色不一样,我已经是要帮家人分担的人,如果我像你一样还在读书,我绝对没有你努力的。

跟你们接触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我会以你为目标向你靠近的。感谢缘分让我认识你!

陈澳杰

2019年2月3日

“95后”对话“95后”

【高塬VS陈澳杰】

高塬: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澳杰:找了一个女朋友,还有就是当了专员,接触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

高塬:过去一年最大的遗憾或烦恼是什么?

陈澳杰:没能转行做销售,工资还不够高。

高塬:休息时会做些什么?有什么兴趣爱好?

陈澳杰:我的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偶尔才有机会休息,那时就会和女朋友一起出去逛逛街,买点衣服。

高塬:在外打拼,有觉得特别辛苦、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吗?

陈澳杰:有的。有时领导训斥我没做好,就会很难受,很自责。我会努力克服,不放弃,比如向老板解释犯错的原因,然后把后面的事情争取做好。

高塬:多久回家一次?每次回去觉得家乡或家人有什么变化吗?

陈澳杰:一年两次吧。回去感觉没什么变化。

高源:现在和老家的亲戚、儿时的小伙伴聊的来吗?主要聊什么?

陈澳杰:聊的很多啊,和他们关系都很好,毕竟从小玩到大嘛。主要就聊平时工作的事情啊,外面好玩的事情。

高源:有被催婚吗?你觉得到什么时候可以考虑结婚生子?

陈澳杰:完全没有。我感觉起码要到经济完全独立,有房有车的时候吧。

高塬:你们家乡怎么过年的?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陈澳杰:就是大家一起吃团圆饭,除夕守岁,其他也没有特别的习俗。

高塬:有想过或尝试过春节不回家吗?如果不回家,连续7天假,你想去做什么?

陈澳杰:以前想过一回,但是工厂那时都没人了,大家都走了,所以一个人很无聊,最后又回家了。

高塬:打算什么时候返回打工的城市?想回去吗?

陈澳杰:初八、初九吧。去年真的不想走,但最后还是走了。

高塬:在你眼里,家乡和你打工的城市,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陈澳杰:经济水平不同吧,家乡发展机会比较少。

高塬:你的新年愿望的什么?

陈澳杰:想换一个工作,挣更多的钱,可以有更多自由。

【陈澳杰VS高塬】

陈澳杰:过去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高塬:快到期末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留学生看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采访活动,在人民日报上发了一篇稿子。

陈澳杰:过去一年最大的遗憾或烦恼是什么?

高塬: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更加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有几门成绩没有拿到A。

陈澳杰:大学都干些什么?上学辛苦吗?

高塬:我的课程更多的是关于财经新闻采访、报道的知识,也有小组报告、个人论文等。上学不辛苦,在学校很自由,和工作是没有办法比的。

陈澳杰:以后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大学生找工作是不是也比较难?

高塬:想当一名专业的财经记者。现在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我们还是会面临不小的就业压力。

陈澳杰:通常多久回一次家?每次回去觉得家乡、家人有什么变化?

高塬:我家在洛阳,离上海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我不是很经常回家,大概一学期两次吧。洛阳的街道和人永远给我一种亲切的感觉。

陈澳杰:和老家的亲戚、儿时的伙伴聊的来吗?主要聊些什么?

高塬:我的发小也是我的闺蜜,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她的妈妈就是我的“妈妈”。我们从人生理想聊到口红色号,没有什么不能聊的。

陈澳杰:家里人会和你讨论恋爱结婚问题吗?家人希望你找个什么样的伴侣?你自己又怎么想的?

高塬:完全不会。我爸是高三班主任,反对谈恋爱,一直到现在还告诉我说,学习是第一位的。我现在觉得,他可能是舍不得我。我自己也没有怎么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互相有共同的追求,能够尊重理解对方是最基本的吧。

陈澳杰:你们家乡怎么过年的?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高塬:我家在北方嘛,过年肯定要吃饺子的,还有发红包啊,串亲戚啊。

陈澳杰:过年会出去旅游吗?打算去哪里?

高塬:今年春节我们打算去栾川滑雪,离洛阳很近,也是一个旅游城市。

陈澳杰:假期有多久?寒假主要做些什么?

高塬:假期有将近一个月,还是很长的。我想多看点书,总结下去年的学习生活,再是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聚聚。

陈澳杰:你的家乡和上海有什么不同?

高塬:洛阳是三线城市,比不了上海的繁华,生活节奏慢。我回去,甚至有点儿不适应。

陈澳杰: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高塬:希望返乡途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来源:澎湃新闻)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