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天天有想法,晚上有梦想。
我们做的梦大多数都是自己的经历和心灵、心灵、想法、想法、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梦想?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为什么?
举个例子,假如你很喜欢一个人,整天都在想着她,那么,就能确定晚上做梦的时候,就一定会梦见她吗?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不能。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人讲“日有所知,夜有所梦”并不完全正确。
甚至可以说,不但日有所思,并不一定晚有所梦,而且自己的梦境,更多的是超越现实,甚至会梦见一些闻所未闻的东西。
这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
也就是说,那些跟我们的经历与愿景毫无相关的东西,又是如何产生或进入我们的梦境呢?
其实据我个人的观点与看法,那些与我们毫无相关梦,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即:
一、梦境可能是一种超脱于身体之外的产物
老子在《道德经》曾讲过,即: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复有何患”
大意是说,我们人最大的束缚,其实就是身体,有身体,就会有六根,有六根就会有由六根而形成的认知,而依赖或受限于六根的认知,正是老子所讲的“最大过患”,——无法超脱于身体或六根之外,去认知更加广阔的未知。
而梦境,尽管本质上仍依赖于身体,但其实人在做梦时,几乎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身体的干扰与影响,虽然这种摆脱只是暂时,但却足以说明梦境,本质上,是人超脱于身体束缚之外的某种产物。
这或许正是我们产生一些毫无相关内容的梦境的主因。
二、梦境可能是另一种存在
有人说我们现实当中的三维世界,是四维世界的投影,就犹如二维平面是三维物质的投影一样。
因此,所谓梦境很可能也是人的意识的一种投影。
言外之意,梦境可能是由人的意识而产生的另一种存在。
也正是另一种存在,我们才会有一些毫不相关甚至不可理解释的梦境。
三、梦境也可能是过去一切经历与愿景共同综合且散乱的产物
有人讲,所谓梦境,一半真实一半虚幻。
我深以为然。
因为做梦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曾是自己经历过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自己希望却无法实现的内容。
换句话说,人的经历与愿景,并不会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会转换成某种类似于意识的记忆。
而梦境正是这种综合记忆的再现,每当各种记忆散乱的时候,就会形成我们无法认知的内容——我们认为毫不相关的梦。
所以,我个人认为,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们有时候产生一些与自己经历和认知毫不相关的梦的真正原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