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单位分了一箱鲭鱼。海里散发的腥味使我望而却步,很快就派人去了。
我还是喜欢家乡的淡水鱼,黄河水里长大的鱼。
我们小时候吃的鱼都是河里湾里野生的。常见的鱼基本就是鲤鱼,草鱼,黑鱼,鲢鱼,白条,鲫鱼,蛤牙……
喜欢吃鱼的父亲专门买了渔网,没事的时候就沿着河边去撒网打鱼。我们就跟在他后面,提着一只铁皮水桶捡鱼。捡到的鱼带回家,放在红花搪瓷的脸盆里,看它们在脸盆中游来游去,很是好看,邻居们小伙伴们也都前来围观,那种兴奋快乐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直到现在,这么多年的梦里,我还常常做梦回到小时候,回到家乡的小河边,去抓鱼捡鱼呢。
我觉得家乡的那些鱼里,长得有点像蟒蛇的黑鱼是最好吃的,它的肉质鲜美刺又少,营养也丰富,但是它在我们那里受欢迎的程度和它的地位,都远远比不上能上大席的鲤鱼。
在人们传统观念里,鲤鱼是“食品上味”,是能跳龙门的神奇的吉祥之物,是鱼中的贵族,“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新人结婚时感谢媒人,都要送鲤鱼,请媒人坐上席,席面上也要上两条鲤鱼以示重视。因此,我们那一带的人都用“吃大鲤鱼”代替“做媒”这个词。
鲤鱼长得有点像的是草鱼,但是仔细看它们还是有所不同的。草鱼的肉比鲤鱼更肥一点,刺也少一点。所以我对草鱼的喜欢,排在黑鱼后的第二位。鲫鱼呢,虽然味美,但是体型太小,长到巴掌大就算了不得了,肉也不多,一般都拿它做汤。再小的就干炸到酥脆,出锅盛在盘里淋上醋,也挺好吃。
至于白鲢,因为乱刺太多,好像是属于价格比较便宜的鱼,不是太让人喜欢。
我最喜欢吃的鱼的做法,是用黑鱼、鲤鱼或草鱼做的炖炸鱼块。把大鱼切成块后,用面粉和鸡蛋挂糊,用油炸了,然后放上葱姜加水倒酱油醋炖,出锅时放香菜和蒜末。鱼肉香,鱼汤美,香飘四溢,百吃不厌。
可是现在,在饭店里吃鱼,基本是些海鱼,做法也基本是什么清蒸葱油红烧干炸,还有剁椒鱼头之类的,一点也找不到小时候吃鱼的感觉。
要吃那种炖的炸鱼块,也只有去我的家乡。
记得有一年秋天,和一帮文友去高青,晚上就在离黄河很近的大芦湖边上一个什么培训基地旁边吃饭。开在湖边野草芦苇中的饭店是浓浓的乡村风味,每个房间的名字都是叫什么书记家、村长家、主任家、队长家……饭菜端上来,没有碗盘,是论盆的,牛肉拌黄瓜、五花肉炖芸豆、炖茄子、炖炸肉、炖鸡、炖炸鱼块……全是用不锈钢的盆盛着,还有一盆暄腾腾手工蒸的大馒头,引得大家都笑,这饭菜也太实在了,满满的诚意,像极了我们鲁北平原上这片水土养大的人,那么憨厚,朴实。
至今十多年过去了,在故乡的湖边上,吃的那顿饭,那炖的黄河鱼,想起来还特别亲切,难忘。
因为我又懒又笨又不爱进厨房,平时自己很少做鱼,偶然想起来要做,还跑遍几个小菜市场找不到卖活鱼。所以,只有在过年过节回家时,才能吃到这样的鱼。
父母基本上在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炸很多的鱼,给我带回家放在冰箱里冻起来,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炖。这来自家乡的鱼,属于我这不太讲究吃的人对美食为数不多的贪恋之一了。
又要过年了,又想吃家乡的鱼了。
愿父母永远康健,愿我的故乡,年年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