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和“冰屯”一起拍照。
新华社发主创团队现场合影。(受访者供图)
曹雪
刘平云
刘平云设计的广州亚洲美食节吉祥物“亚美”。
冰雪熊猫:我来自广州
昨晚,在北京首钢冰球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亮相。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本届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正是曾设计广州城市形象LOGO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广州市美协副主席曹雪,团队总执行人则是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而在4个月前,这对搭档还分别设计了广州亚洲美食节LOGO和吉祥物小羊“亚美”。据介绍,本次冬奥会吉祥物广美设计团队共有14人,包括7名教师和7名研究生。那么这14人的团队是如何为这场冰雪运动的国际盛事献上最顶尖创意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两位主创,还原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诞生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方晴(除署名外)
冰雪熊猫300天诞生记
时间紧迫:
离截稿21天时“动手”-递交作品时间=19天!
备案充分:
团队创作方案50多个,有16套赴北京参选
首战告捷:
复审从全球5816件方案中有3件入选
“十月怀胎”:
1000多次小修改
21次大修改
往返北京逾20次
取名之趣:
雪堆堆、冰优优……
尘埃落定:2019年8月21日上午9:30方案正式敲定被选中
“今夜无眠!”伴随着冬奥会吉祥物正式亮相,曹雪和刘平云两位团队的带头人在朋友圈不约而同地发了这条信息。刘平云告诉记者,当吉祥物正式公布时,他和曹雪还是忍不住哭了。而在3个小时之前,曹雪才在朋友圈许诺过:“同学们,今晚说好不哭!”
得知喜讯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曹雪,他直言,这一次设计冬奥会吉祥物,付出的精力、时间和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前很多设计都是我一个人完成,但这次,我们广美团队奋战了整整10个月。”
设计出冬奥会吉祥物,意味着这个由广美团队所设计的作品,将被永久载入奥林匹克运动会史册。曹雪感叹,“每一次对吉祥物方案的修改都是那么真实,却在最后一刻让他感觉仿佛做梦一般。“就像大脑缺氧,脑子一片空白,再回想起那段时光,仿佛时间一下子被压缩了,一切的辛苦,只凝聚成两个字,就是‘值得’!”
从581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复审“十佳”占3席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开始面向全球征集,征集时间为2018年8月8日至10月31日。
不过,曹雪告诉记者,他们得知这个消息,是在当年10月10日,离截稿仅有21天。当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的宣讲会来到最后一站——广州美术学院。减去飞赴北京递交作品的时间,留给团队的只有短短19天。
宣讲会的第二天,曹雪就把在澳门攻读博士学位的刘平云副教授召回担任此次任务的总执行,一支包括7名教师和7名研究生的14人创作团队被迅速地组建起来,并明确以集体创作的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和署名。“在19天里,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最终在50多个方案中,选出了16套相对优秀且完整的作品进京。
截稿的最后一天,刘平云拉着大旅行箱赶到北京,正好赶在“关门前”将16套作品递交给组委会,这一幕还成为当天新闻镜头的焦点。不过,当时没有人想到,广美团队的作品会从全球5816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在最终评选出10件入选设计方案中,就有3件来自他们。
今年1月21日,当曹雪接到来自冬奥会组委会的电话,对方告诉他“有作品入围”时,整个团队沸腾了。“高兴完了以后我们迅速意识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从冰糖葫芦到冰壳熊猫:
修改1000多次
曹雪口中的“考验”,正是这大半年以来,在吉祥物设计方案修改专家组的指导下,团队对入选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的漫长过程。
“这个过程真的非常揪心。”曹雪告诉记者,由于作品需要保密,所以,几乎每次接到组委会的电话,都代表要飞一趟北京修改作品。“但只有不停地接到电话,才证明我们‘还活着’,否则我们就开始慌了。”曹雪至今仍心有余悸。
在广美团队提交的16套作品中,最吸引冬奥会组委会的是作品“冰糖葫芦”。冰晶般的冰糖外壳,满足了人们对冰雪世界的想象。刘平云说,冰糖葫芦是他儿时对北京的记忆,而且冰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不过,因为冰糖葫芦形象的延展性和运动性有限,无法充分展示冰雪运动的魅力,最终的吉祥物设计方案留下了冰晶外壳的设计。
曹雪告诉记者,作品从初稿到成品的10个月间,经历了1000多次小修改、21次大修改。为了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冬奥会组委会领导和专家的反馈与指导,广美团队往返北京逾20次。他们进行创作的办公室,成为组委会亮灯时间最长的房间。“这是一个漫长且高压的修改过程,我们多次面临原创动力枯竭、创作方向混沌、心力交瘁等状况,好在我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想继续前行并夺取最后的胜利,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旺盛的精力与坚强的意志力。我们还充分发挥团队协同的战斗力,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让团队的战斗力不断强大且动力不断。”曹雪说。
最忙碌的春节:
大年初二“逆流”工作
从接到入围电话到第一次提交修改稿,这段时间正好是春节。“我们基本上老家都不在广州,但没办法,我只能给所有人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不管有任何的困难和理由,必须在年初二上午九点钟到我们工作室开会,不到的话,就算自动离队。”大年初二,尚在热闹喜庆的春节之中,团队的全体成员已回到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综合设计楼705工作室展开紧张的工作。
当然,在“十月怀胎”的艰辛过程中,团队也有不少趣事。团队中的总执行刘平云为了这个胖胖的吉祥物,2019年年初以来瘦了十几斤,连原来束着个马尾辫的长头发都剃成了光头,留起了胡须。他说道:“我每天晚上10点从澳门下课回广州,凌晨到达工作室,工作到两三点再回去休息,第二天下午再赶去澳门,周而复始。”而为了给吉祥物取个好名字,广美团队广开思路,拿出了上百个名字。刘平云笑说,“实在是想不到别的了,干脆连自己的名字、自家娃的小名都贡献出来,把中年大叔的名字叠音,叫‘雪雪(曹雪)、云云(平云)’,把自己小孩的名字代入进来,叫‘雪堆堆、冰优优’之类的。”
“冰墩墩”背后:
岭南文化滋养出广美团队
消息公布后,最让人惊讶的是,为什么这支几乎没见过下雪的广州设计团队,会成为这次北京冬奥会这一冰雪运动最高殿堂吉祥物的设计者?曹雪坦言,一开始冬奥会组委会到广美进行宣讲时,也有着同样的顾虑,他们担心“广州的孩子没见过冰雪没有体验”。“但我认为,没有见过冰雪的孩子,反倒可能对冰雪运动和冰雪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能会创造奇迹!”
没想到,到了今天,这句玩笑话却得到了印证。岭南文化的种子最终开出了冰雪之花。实际上,广美团队此次脱颖而出,绝非偶然。曹雪坦言,他们团队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把广州开风气之先的城市特色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而专家们敏锐地感受到这点。“他们看到,广美团队在原始创意、传统元素的再演绎及衍生品设计上,艺术性和商业性兼具,走出了不一样的路。”他说,在他看来,广州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广阔,理解问题的角度也更加丰富。
而本次冬奥会吉祥物设计者广美团队的主创曹雪,他的成长之路也是岭南文化精神的写照。曹雪是南京人,来到广州也近20年,他说自己早已将广州当作“第二故乡”。20年前的曹雪,还是江苏南京一所高校设计学院里的青年教师之一。当他为了探访毕业生到访广州时,却被广州“留下”了。2006年,他来到了广州美术学院的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重新回到了讲台上,同时继续发挥设计才能,为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广州故事。2017年12月,在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广州全新的城市形象LOGO设计惊艳亮相。曹雪设计的这个LOGO,通过寥寥数笔将这座千年商都海纳百川的历史,以及凸显出国际大都市面向未来的勃勃生机的意境勾画得淋漓尽致。今年5月,曹雪和拍档刘平云分别拿下了广州亚洲美食节视觉LOGO和吉祥物的设计。
对话主创:
最难是创作“不一样的熊猫”
广州日报:如何在熊猫形象的基础上增加新意,创造出一只“不一样的熊猫”?
曹雪:大家都见过熊猫形象,对它太熟悉了,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对国人来说,熊猫几乎是邻居家孩子般亲切的形象,这给我们设计增加了难度。中国百姓见过无数个熊猫,那么同样基于熊猫形象的吉祥物亮相后,百姓的感受是怎么样?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刘平云:我们在设计修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团队专门成立了资料组,尽可能多地收集全球互联网上的熊猫形象,观察它们的特点,避开它们的特色。在冬奥会这个最高级别的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吉祥物,一旦有雷同,就会出现版权问题。这确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熊猫形象是如此之多,我们收集到上万个了,可以说是“掘地三尺”。
广州日报:您设计了这么多有代表性的LOGO和吉祥物,您如何看待这些设计?
曹雪:我对设计有一个观点——眼界要高,身段要低。所谓眼界高,是指设计的形象要有国际化视野,尽量让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可它、喜欢它。至于为什么要身段低,因为吉祥物要能来到任何一个民族的中间、任何文化背景人群的中间。所以这个吉祥物看似有一个很酷的外表,但它的熊猫形象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可爱的、可以与世界人民交流的载体。
冰墩墩 雪容融
惊艳亮相
广州日报北京讯 (全媒体记者白志标)“5,4,3,2,1”,随着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倒计时结束,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昨天晚上在北京首钢园区内的冰球馆率先揭晓,这是一只可爱的、有着冰晶外壳的大熊猫,还有一个更为讨人爱的名字:冰墩墩。随后,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也公布,一个卡通的中国传统红灯笼——雪容融,寓意着包容和融合。熊猫、红灯笼是吉祥物原型 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原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大熊猫,其名字“冰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原型则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红灯笼,这个喜庆的红灯笼还有个更具有广阔内涵的名字——雪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吉祥物发布活动上介绍,北京冬奥组委从2018年8月8日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后,共收到国内外设计方案5816件,其中境外作品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经过专家的初评、复评,最终评选出10件入选设计方案,这其中还包括了中、小学生设计的作品。最后,由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和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团队精心设计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脱颖而出。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专门来到昨天的吉祥物发布会现场。他在发言时透露,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我已见过了,我的第一感觉可以说,吉祥物选得太棒了,我敢肯定,你们见到它时会和我初次看到时的感觉一样嗨。”他说,“北京冬奥吉祥物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精华和特色于一身,如果我可以再多说一句,你们的吉祥物一定会成为2022年冬奥会的杰出大使。”
昨天吉祥物发布会现场客串主持人的杨扬也坦言,这两个吉祥物本身“自带流量”,一定会让全世界喜欢的。作为中国第一位冬奥会金牌得主表示,这两个吉祥物非常可爱,“而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灯笼是我们文化中的重要文化标记,加上又赋予了奥林匹克和科技内涵,所以我相信无论是中外士都一定会非常喜欢这两个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