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梦见假钞、梦见钞票是假的…

生活嘛。

每周总有7天是想象一夜暴富。

有句话不是说,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

但咱都是「五讲四美」的好少年,段子听听就好,别走心当真。

还有种更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一个猛子扎白日梦里去。

鱼叔其实一直藏着部压箱底的「宝藏剧集」。

今天是时候,为大家放出来了——

《纸钞屋》

La casa de papel

对,是「纸钞屋」,不是「纸牌屋」。

两剧名字不过差了一个字,在国内知名度可是差了千里。

第三季最近播出,豆瓣高达9.1,可惜观者寥寥。

但看过的都会记得它的好。

本剧不仅荣获2018年「国际艾美奖」最佳连续剧奖项,也是网飞上收视率最高的非英语剧集。

观看数甚至一度超过网飞当家花旦《怪奇物语》。

IMBD上更是由十五万观众评出了8.6的高分。

堪称西班牙「国宝剧集」。

剧如其名,《纸钞屋》的故事,围绕着「钱」展开。

或者更确切的说,抢钱。

那么下面就来具体说说,如何实施一桩完美的抢劫案?

首先,目标得选对。

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做梦就做大一点。

抢劫案我们看的够多了,什么运钞车、银行、博物馆、珠宝店……每个都被抢过好几轮。

但其实这些目标都不够完美:

风险太高,上限太低。

悉心策划良久,冒着生命危险与警方对峙。

最终到手的,要么是出货困难的艺术品、珠宝,空怀宝贝无处转手;

要么是每人抢他个几百万现金,挥霍几年就光了,又得重头再来。

运气不好,还会遇到个没啥余粮的保险库,或栽在了有追踪标记的钱款上。

功亏一篑。

要抢,就索性抢笔大的。

抢一次就能「一劳永逸」,一辈子财务自由那种。

比如?

国家印钞厂。

印多少拿多少,随心所欲,上不封顶,岂不美哉!

剧中的主角团伙,就定下了这么一个异想天开的抢劫目标:

西班牙皇家铸币厂。

这可是货真价实,用纸钞堆成的屋子。

要是能成功抢劫,几亿,哦不,几十亿欧元都是唾手可得。

目标有了,接下来就得想如何让美梦成真。

最好是能不流血不流泪,和平至上地走完流程。

毕竟天下间最惨的,就是抢到了钱却无福消受。

很快,一帮「犯罪精英」便齐聚一堂。

他们都以地名为代号:

好勇斗狠、性感迷人的暴力专家「东京」;

年少有为的天才黑客「里约」;

优雅严谨的珠宝大盗「柏林」;

以及假币专家「内罗毕」、强悍的北欧打手「赫尔辛基」和「奥斯陆」等等。

这帮戴着达利面具的犯罪团伙,个个都是各自领域的扛把子。

折煞了哪个,可都是犯罪界的「重大损失」。

但再好的团队,也需要一个领袖带头。

没有集中统筹的各自为战,就只能是一盘散沙。

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犯罪计划,又如何让诸位大盗全身而退,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而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团队大脑、核心骨就是他——

代号「教授」。

他是谁?

没人知道。

没有犯罪历史、没有指纹记录、没有官方身份档案……

就连他亲自招募来的犯罪伙伴们,也对这个男人一无所知。

然而,大伙并没有对这位来历可疑的神秘人物提出质疑,反而俯首帖耳,惟命是从。

只因他拥有一份策划了一辈子的「完美抢劫计划」。

有多完美?

堪称滴水不漏。

从不费吹灰之力地占领铸币厂;

到严密防守让警方进不得丝毫。

因为「教授」早已摸透了警方的应对策略,断了所有门路。

四面墙上都绑了烈性炸药,一旦引爆,所有人质便会和整栋建筑一起葬身火海。

警察担不起这责任,不能正面强攻。

也不能秘密潜入。

因为所有可能的潜入管道里都已埋下传感器与干扰装置,根本无法行动。

就算有独狼想在没有通讯的极端条件下攻破。

别急。

每个出入口都安置了重机枪,有的是子弹把你打成筛子。

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用减刑、宽大处理的条件来诱惑软弱的绑匪,逐个击破如何?

不好意思,「教授」在行动前早已逐条分析了所有法律,得出了绝无可能减刑的结论。

警方话术不攻自破。

最短刑期也要173年

别抱有幻想了!

软硬都不吃,警方只好静观其变。

假借查看人质安危为由,安插个卧底进去看看情况再说吧。

不好意思,缜密如「教授」还是看破了这些花招。

以退为进,反手就在警方卧底身上安下了窃听器,将对方变成了自己的暗桩。

过去看抢劫案,不是觉得警察太傻,就是觉得劫匪太傻。

观众们总能找出行动的破绽,指点江山一番。

但这回不行了。

队员、人质、警察,所有人都被「教授」安排得服服帖帖,绕着圈玩。

从控制人质、操纵警察,到防止内部的反间和崩裂,一切皆在他意料之中。

很难想象一场抢劫案居然能足足拍出两季的长度,但《纸钞屋》做到了。

而且全程不拖沓,一次又一次地堵死警察翻盘的可能。

同时也把观众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皇家铸币厂这盘棋局上,教授总是棋高一着。

而他胜利的秘诀就是:

永远做好失败的准备。

一份完美的计划,并不是一份绝不会失败,毫无漏洞的计划。

而是预测了所有可能的失败与错误之后,觅得那唯一一条成功之路的计划。

最终,在128小时的周旋之后,罪犯一行人带着新鲜印刷出的,带着油墨香气的10亿欧元,从容逃走……

具体过程,就不剧透了。

你们肯定也是猜不到的。

按常理,这部剧到这里就应该完结了。

第三季还能拍啥呢?

你是不是也以为,众人逃出生天、逍遥法外就是这个「完美计划」的终点了?

还是太天真。

教授的想法,永远比局内局外的所有人,都更远一步:

现在是逃了,万一未来被抓了呢?

果不其然,第三季一开头,「里约」被国际警察抓住,遭遇了严刑拷打。

「教授」立刻召回了分散在天涯海角的「完美团队」,掀开了「计划」的下一个篇章:

救回「里约」,再干一票大的来报复政府和警方。

这次的目标,是西班牙国家银行地下金库里的十吨储备黄金。

这一次,教授来不及像铸币厂一案那样多年布局,团队行事不得不随机应变。

具体过程,大家有兴趣的自行追剧,这里也不多赘述。

但不管中间发生了多少危机,情况看起有多束手无策,鱼叔都绝对相信,「教授」这次还是会赢。

而且依然是以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漂亮收尾。

原因无他。

只因「教授」手中有一张无可匹敌的王牌:

人民。

洞悉人性的「教授」,在煽动民众方面是一把好手。

皇家铸币厂一案中,他曾假意示弱,主动提出释放部分人质,表达善意。

但得二选一:

释放八名普通学生,或英国大使的女儿。

警方的选择理所当然:

大使的女儿。

可人还没见着,双方交谈的这段录音就已在媒体上疯传。

一个简单的诡计,就成功将警方与权贵阶级,划到了普罗大众的对立面。

他明知人质一定不会束手就擒,最终必定会引发暴动。

所以在这之前,他也给出了选择:

要么选择合作,拿到100万欧元的酬劳,还保证人身安全;

要么选择自由,自己闹去吧。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警方以为正在苦苦等待自己救援的人质,早已成为绑匪们的「雇佣帮凶」。

而在第三季的开头,「教授」更是大手笔,在马德里上空撒下一亿欧元。

在民众骚乱之际,趁机闯入目的地。

西班牙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创最深重的国家之一,花费了十年才勉强恢复元气。

而「教授」正是牢牢掌握住了西班牙人民最大的恐惧与欲望:

钱。

「我们的钱哪儿去了?」愤怒的人民质问。

「被政府、被资本家抢走了!」「教授」振臂高呼。

他的身上,竟俨然透露出一股侠盗英雄的光辉。

直到这时,「教授」抢劫铸币厂、国家银行而非商业银行的目的,才真正暴露出来:

他不仅要钱,还要人心。

他要将自己塑造成「当代罗宾汉」。

让达利的面具,成为「V的面具」那样反抗体制的图腾。

但这副面具之下并没什么自由与正义的思想解放,只有愚昧、煽动和狂热。

他让人民群众成为了自己最后的护身符,即使身陷囹圄,也照样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这最后的底牌,太狠、太毒。

怎样当一个完美的罪犯?

「教授」给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回答:

成为一名「英雄」。

想到此处,鱼叔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看剧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是与剧中人民一起,被「教授」这样的迷人角色所蛊惑了呢?

幸运的是,这只是场虚构的黄粱一梦。

悲哀的是,「大众的蒙昧」在现实中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哀叹、抱怨,永远比行动容易;

企盼「英雄」降临,永远比成为英雄轻松。

放弃思考,被声浪裹挟,被他人玩弄,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是乐事。

躲在「大多数」的背后,但求自保,麻木度日。

但当你用抱团站队的方式模糊自己面目的时候,也就同时割断了自己的喉舌。

缝上了自己的嘴,自我阉割,当着他人的提线木偶。

或许,这样的日子会很简单轻松。

但鱼叔还是更愿天下的青年:

「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与君共勉。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