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周公解梦钱——周公解梦钱被骗

2014年1月广州。

酒店客房里昏昏欲睡的房客。(图/ 阿灿)

在豆瓣上,有一群因为失眠活跃在深夜的年轻人,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入睡难、失眠、睡眠质量差、易醒等睡眠障碍,他们在“睡眠障碍互助小组”“入睡障碍互助联盟”和“睡吧-和失眠说再见”里求助与分享。

他们常常吐槽自己一到晚上就开始在床上翻来覆去“摊煎饼”,在被窝里“感叹人生”“独自emo”“疯狂玩手机”……

在豆瓣小组里,失眠者的自救方式大胆且夸张。

他们努力学习关于能睡好觉的理论知识,尝试过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的睡眠仪,吃过全网都在吐槽没用的褪黑素,喝过不明出处的中药偏方,看图学会了穴位按摩和刮痧,睡前练习飞行员快速入眠法、呼吸法,或者进行瑜伽、冥想、颂钵音疗等。总之,什么火就学什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失眠小组组员们不敢尝试的。

毕竟,闭上眼睛就能睡着的安心感,真的令人上瘾。

失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体验

阿奇戴上耳塞,晚上12点入睡,凌晨4点梦醒,睁眼到早上8点起床上班,白天为了工作提神醒脑只能喝咖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他在尝试了数过一万只羊,喝了一整瓶红酒,慢跑两公里后,效果仍然时好时坏。折腾了几个月之后,他最终去医院看了医生。

在“入睡障碍互助联盟”里,失眠患者睡不着觉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如中高考发挥失常、考研失败、恋人分手、失业、年龄焦虑等。在睡眠面前,他们变成了完全的弱势群体,有人是睡不着觉,有人是没觉睡,还有的是自己不想睡。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睡眠障碍?夜间难以入眠,睡眠浅,经常做梦,或者半夜醒来后再难入眠;白天感觉疲惫不适,或者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受损等——以上症状中,满足两种或以上症状,且每周三次,持续三个月以上,就会被定义为“慢性失眠”。

在众多失眠求助帖子中,有一部分失眠者属于急性失眠,他们往往由于压力大、焦虑情绪而产生失眠症状。组员“天蓝蓝蓝”认为,失眠初期,不要过多关注,该吃吃,该喝喝,反而要努力学习和工作才能分散注意力。对此他亲测有效。

这也是“睡吧-和失眠说再见”组长们推荐的方法之一,失眠者最终会不会听进去,很难讲,毕竟每个人的失眠状况和失眠对生活产生的影响程度完全不同。

组员“决不和别人吵架”说自己属于入睡困难者以及易被吵醒者。她今年26岁,在读博士,两年来频繁失眠,严重影响白天的正常生活。最终不得不去医院精神科看医生,服用思诺思和佐匹克隆。对于慢性失眠者而言,要治愈失眠症状,去医院确诊是自救的开始。

有一次,“决不和别人吵架”吃了两片思诺思,她说那种铺天盖地的眩晕的困意,好像一张大蜘蛛网,她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能睡着,起来上厕所,走路都没法走直线,只能扶墙。

失眠者要承受药物带来的各种副作用,重新培养健康的作息习惯,找到除了药物以外能缓解失眠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要逐渐戒掉对药物的依赖,在失眠症反复发作后完成自己状态的调整。

治愈失眠,更像是对自我认知体系的重新构建。

翻阅了豆瓣上分享的大量失眠案例后,你会发现大家在对抗失眠的时候,是在对抗失眠的结果,而非失眠本身。

睡眠专家马修·沃克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提到:“睡眠的长短直接影响寿命,睡眠不足甚至能直接导致死亡。”研究证明,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

有心理医生在诊治失眠患者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失眠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心理原因失眠。大部分在豆瓣上分享失眠经历的人,有的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慢慢被时间治愈了,有的是被精神科的医生治愈,有的是在心理科医生的疏导下疗愈。失眠的成因远比想象的复杂且难以解释。

2021年11月29日,上海一家可以在床垫上蹦迪的酒吧。(图/ 视觉中国)

失眠自救者的无标准化过程

晚上11点,“决不和别人吵架”洗漱完毕,上床睡觉前要吃一片镁片、一片褪黑素,戴上耳塞,刷一会儿手机看看小红书、豆瓣。她分析自己失眠的主要原因在于科研压力大和宿舍的噪音。

深夜,大部分失眠者对声音和光线特别敏感,呼吸声、心跳声、脚步声、咳嗽声都会导致他们从浅睡眠中惊醒。

组员“垃圾触手颗粒”曾经因为很小的声音被惊醒后出现心慌、肌肉紧张以及手抖。另外,她对于房间的光线要求变得苛刻,只能用暖色台灯,睡觉前全屋不能有光亮,窗帘必须避光,眼罩必须深色,手机必须开启勿扰模式。

在睡眠质量较高的人眼里,失眠者对生活细节的要求显得非常矫情。总有人会对失眠者说“不玩手机就能睡着了”“就是还不够累”“困了就睡着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失眠者就算放下手机,每天运动2小时,8小时持续工作,他们依然睡不着。

2021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有3亿名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同年的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5.56%的中国人能够做到倒头就睡。

在“睡眠障碍互助小组”和“睡吧-和失眠说再见”小组里,有人在数羊、喝红酒;有人在褪黑素和谷维素之间纠结;有人出售睡眠仪;有人不再和失眠的心魔对抗,开始学着接纳与妥协……

在讨论睡眠问题的小组里,失眠者们的自救方式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尝试,没人知道哪种方式对自己更有效,只有试过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治愈方式。

豆瓣小组上有很多人聊到褪黑素会导致多梦、睡醒后疲惫、头痛和对其产生依赖性。而口服褪黑素只是作为膳食补充剂或者保健品短期使用,并不建议长期使用。

关于褪黑素的非议早已出现,为什么豆瓣小组的失眠患者还会执念于它?原因很多。

“决不和别人吵架”说:“我不在乎任何副作用,只在乎能不能睡着。”

褪黑素是失眠者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在有效和无效之间寻找可以睡着的可能性。当然,除了褪黑素,也有人建议吃谷维素、枣仁安神胶囊、复合维生素、镁和维生素B等,还有一些属于处方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服用。

为了治疗失眠,吃药只是失眠者自我治愈的方法之一。有人看到有文章推荐YouTube博主玛丽亚,就立马去听。在B站上也能搜到国内外一些博主录制的ASMR的视频和音频,比如捏泡泡纸等。有人觉得这些毫无作用,最近豆瓣上聊ASMR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方法已经过气了。

失眠患者“就是月”自从失眠后,开始学习心理学,学会了疏导,后来又开始研究“不生恚嗔之心”,慢慢地,失眠的症状减轻了。

精油按摩,在豆瓣上有不少人推崇,有人就从网上下载了一张人体穴位图,从此开始了涌泉穴、完骨穴等穴位的点穴按摩,以及大腿两侧的肝经、胆经的拍打。“天蓝蓝蓝”求助于炒枣仁的偏方,睡觉前1小时煮水喝,一次喝50克左右,喝了3天,外加睡前泡脚、梳头、背英语、敲腿,最后也搞不清具体是哪种方式减轻了失眠症状。

在豆瓣小组里,每一位失眠者的治疗,都充满探索精神以及求知欲望,他们总是有意外的收获,以及出乎意料的结果。

荷兰一机构研发的一个促进睡眠的智能抱枕。(图/IC)

失眠者撬开的巨大商业市场

改善睡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改变卧室环境、更换床品、学习呼吸方式、练习正念冥想或者瑜伽,选择一段喜欢的音乐或者舒服的声音……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为了好好睡觉,开始了不遗余力的努力。

麦琪每天晚上要在卧室打开有冥想功能的App,戴上耳机,盘腿坐在床上,开始冥想。伴随轻柔的声音,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呼吸,从工作和家庭的琐事中抽离出来,在冥想里寻找自己舒适的状态。

麦琪为了睡好觉买过上千元的重力毯,枕头从泰国乳胶枕换到“黑科技”TPE零压枕,再换回传统荞麦枕。她还买过蒸汽眼罩,试过有电流的睡眠仪,尝试过国内外各种助眠保健品,效果很难言说。麦琪说,近期感觉最有效的就是冥想,偶尔在App里面花钱买个课程。至于失眠这些年为睡觉花了多少钱,她没认真算过,估计不少。

另外,最近非常流行颂钵音疗,由金、银、铜、铁、锡、铅、锌七种金属组成的颂钵能发出泛音声响,据说有助于身体放松,对失眠有一定作用,一堂颂钵音疗课的价格在400—800元不等。有人说听钵会有一种全身麻酥酥的感觉,让人感到宁静且安心。

睡眠经济消费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睡眠产品从追求“经济实用型”向高品质、智能化发展。有助于失眠者隔离噪音的耳塞、快速入眠的药贴、“黑科技”零压枕头、微电流刺激的睡眠仪、可以在眼前发出橙色呼吸光的眼罩等,每一个产品的诞生,背后都体现着失眠者希望改善睡眠质量的需求。

2021年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面对睡眠问题,40.36%的中国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助眠产品,助眠产品接受度较高;分别有70.02%和39.22%的消费者偏好在综合电商平台与短视频平台购买助眠产品,线上渠道是助眠产品销售的主渠道;57.70%的消费者认为助眠产品实际效果较弱,解决成因复杂的睡眠问题成难点。

从2016年到2020年的4年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增长44.42%,预计未来随着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产品类型不断增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