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章]
文|江西
听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和尚会占卜。
有一天,他算到自己大限已至,对徒儿做了一番叮嘱,然后准备出去办事。徒儿有所困惑,劝师父不要出门,或许能躲过一劫。高僧兴叹,该来的总得来。
走在街上,遇到一群人打架斗殴,其中一位是贩卖家禽的商人,他的笼子破了,顿时鸡飞狗跳。
徒弟因为师父告知的大限之事,一路战战兢兢。碰到这种混乱,他更是提醒师父小心避让。师父听其建议,让到屋檐下面走。
一只鸡,飞窜起来,扑腾翅膀,飞到二楼,把阳台边上一只花盆碰落,不偏不倚,砸在高僧头上,死了。
还听过一则故事:
甲获得一樽稀世花瓶,乙却料定,三天之内,此瓶必损。甲不信。于是二人打赌。
一来出于对宝物的珍爱,二来为了赌赢,甲,不吃不喝,诸事尽废,一门心思看护花瓶。
第一天过去,花瓶安然无恙。
第二天过去,花瓶完好无损。
第三天眼看即将过去,甲一边盯着花瓶,一边在心里嘲笑起乙的信口开河。
其妻气呼呼走过来,抱怨不迭,整天看着花瓶,整天围着这只花瓶,你和这只破花瓶过日子去吧!边说,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捧起花瓶,砸向地面……
中国老百姓对“死”这个字眼始终忌讳,好像一旦提及,就会触醒凶悍的猛兽,从此永无宁日,又好像只要不去提及,它就永远不会到来似的。
我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同便是如此。在家人心目中,死亡从来是一件“说不得”的事,连想一想都不可以。尤其逢年过年,小孩子一不小心提及这个字,或者与之有关的话语,都会受到相应惩罚:用卫生纸擦擦嘴——就当放了个屁。
故去亲人的墓碑,与活人的日常生活相离甚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只有清明,才会踏足其中,并且表现出一种在他们理解中应该伤感的姿态。在平日,坟冢是禁忌之地。
相比中国那种“千里孤坟生荆棘,烈日之下风带凄”的环境与气氛,欧洲国家对死亡采取的态度截然相反。他们会把墓地设置在住所附近、某个想起去世亲人方便凭吊的地方,清新,明亮,是散步与静坐的好地方。
中国人对待死亡的回避态度,让大家对生死之间的整个人生都无法轻松应对。世人都在假装睡觉,不愿被叫醒,也害怕被叫醒。对死亡没有充分、积极的思考,活着的时候永远不会豁达,于是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陷于疲累与乏味的机械运作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当你的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和死亡隔着一层垫子;当你父母离开的时候,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上面。”何必把父母作为护卫,人一旦出生,就意味着随时的死亡。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如是说。世人活在二元世界,黑与白,对与错,赢与输,生与死,从来都是对立。对立,即是对抗。对抗,即是恐惧。
我在被狗咬了之后,想起以上两则故事。
一开始,内心自然产生恐惧。与其说是对永恒寂灭的恐惧,毋宁说是对某种状态的难以接受——抽风,痉挛,口吐白沫,疯狗一样乱叫乱咬。那种样子,实在很丑。我向来自恋,希望自己走的时候能够像秋叶飘落之静美。
这种恐惧心理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借助它,清楚知道何人何事,在心里最重,也看清自己平日种种杂念缠心的混乱。
它并没有让我感到沮丧、不幸,反倒觉得是一种幸运----好像禅宗的当头棒喝,提醒着人生无常。
死亡的逼近,让人得以安静与澄澈,获得别样的轻松。
人生无常的意思,你真的清楚么?
只要还活着,每时每刻,都不知道会遭遇怎样的意外,这些意外都有可能让人丧命。
今天我就算不被狗咬,不死于狂犬病,也可能明天被鱼刺卡死,被车撞死,食物中毒身亡,梦里不再醒来,被一口水呛死,甚至是夏天时候被雷劈死,猝死,笑死,摔死……更可能是其他一种不曾料想到的一种形式。总之,死亡如影随形,就像阴天的影子,你看不见它,却不能甩掉它。
高僧知道自己那天要走了,只是不知以何种形式。李白会知道自己死于酒与浪漫情怀么?孟浩然知道自己死于贪吃和毒疮发作么?王勃知道自己死于溺水之后的惊悸么?刘希夷知道自己死于亲手写下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舅舅的一只泥袋么?徐渭知道自己在以九种惨烈方式自杀未遂后最终是穷死么?倪云林一生爱干净到有洁癖的地步,他知道自己死于脏污之中么?
对死亡时间与形式的未知,是生命的公正之处。
纪德说:人应该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
我对“恳切”的理解是,首先要赋予自己勇气,去面对死亡随时随地会降临这件事。掩耳盗铃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行径,没有用途的。学会接受这种可能,不是从此坐以待毙,消极度日,而是轻松、坦然、豁达地立足当下。面对死亡进行思考,谁不是在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地活着呢?
“梦里梦见的人,醒来就去见他。”“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些诗文表现出的态度,便是对死的恳切,不抗拒,不躲闪,不恋过往,不贪未来,活在当下,爱在当下,一切都属于当下。
恳切很难,时时的恳切更难。可是,没有这份恳切,你就有可能错过生命旅途中不该错过的风景。
电影《刺猬的优雅》中,米歇太太是个看门人,活在旁人看不到的精神世界。她卑微,沉默,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宁可在书籍中自得其乐。
有一天,她遇见了频率相同的小津先生。面对他的示好与邀请,她始终有所顾虑。
终于有一天,米歇太太想通了,放下了。她将自己收拾一番,满怀爱的喜悦与期待,去赴小津先生的约。
走在赴约的路上时,她被车撞死了。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你在做什么。”
我想,米歇太太是有遗憾的,同时也没有了遗憾。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