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疲劳是指司机长时间连续驾驶后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失衡,客观上司机技术下降的现象。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疲劳时,会造成行车中反应迟钝、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路面交通情况并采取准确的驾驶操控措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元旦假期第一天不知道你出远门有没有疲劳驾驶,如果有就及时的休息休息,生命诚可贵,疲劳驾驶太危险
。
驾驶人在开车过程中由于事先差、时间长、噪声大、姿势单调、动作受到一定限制,忙于判断处理外部信息,精神紧张,容易出现驾驶疲劳,驾驶人为了适应车辆的走走停停,需要频繁地踩离合器和制动踏板,超强的肌肉频繁抽动,很容易使脚掌脱离踏板发生精神疲劳,驾驶人会出项反映迟钝、意识不清,并伴有力不从心、手脚不听使唤等症状,对强烈的信号刺激不敏感,驾驶人处于半梦半醒的麻木状态非常危险。
驾驶人一定要做到长途持续驾驶2小时左右要停车休息一下,活动以下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一天累计驾驶时间维持在8小时左右比较合适,若遇特殊情况,也不能超过10个小时,如果出现疲劳症状,一定要停车休息,待解除疲劳、清醒后再上路。
开车不做梦,做梦不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