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贾思勋的《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中的集大成者。
但就其中所蕴含的哲理的成分,都不及唐柳宗元所写《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既简洁明了又全面实用,而且充满了辩证法的光彩。后来,毛主席又号召哲学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城市,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去。于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出现了许多学哲学,用哲学的农民哲学家。一句话,种地的哲理也“出彩”。我本一介书生,不仅手无缚鸡之力,而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许是上天的“眷顾”,终于使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机会。2013年离职赋闲的我,于潦倒郁闷之际,开启了七年的种地生涯,其间又有两年时间煮字疗饥。不想,于脏、累、苦、闷之中,悟出了一些种地之道,名曰种地的哲理。
其一、赋闲是逸,种地是劳。赋闲之中种地是劳逸结合。种地是体力劳动,写文章是脑力劳动。种地间或写文章是耕(体力劳动)读(脑力劳动)结合。结论:人生要想真正得到身心俱健的体验,不仅要劳逸结合,而且劳动本身还要做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仅举一例:离职之后,在我九年的耕读生活中,今年清明节之前的大约两年时间内,我的生存状态基本是弃耕种专读写。结果竟导致左胳膊数月举不过肩,几至半废。细想都是手机打字发文惹的祸,一度不胜悲戚。于是把放下两年的耕种事业重新捡起来,说来也怪,现在左胳膊的毛病已痊愈,不仅挥举自如,而且身心愉悦,劲力倍增,真是“吃饭倍香,身体倍棒” 这是种地带给我的好处。可见苦与乐是对立统一的,相反而又相成。
其二,遵循常规与打破常规相结合才能种好地。二十四节气是气侯也是农时,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又说:“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这就是说遵守常规才能不误农时,获得好的收成。但是节气的本质是气候,有时令(即节气)到了,但气候滞后的情况,也有气候提前但时令(节气)未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露天种植的作物(或蔬菜)来说按节气种植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此种情况下必须根据气候条件而打破节气的常规提前或滞后育苗和定植并搞好气候波动对作物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预案。具体说对于耐低温的作物可以提前种植,反之则延后种植,这样才能种好地。举一例来具体解释一下,以今年的气候条件来说,既有春天的“延长”,又有夏天的“提前”,可以说很不正常。以种地瓜为例,华东地区地瓜苗定植最佳时间是4月25日至5月25日,但4月底气温较低,而地瓜苗喜温怕寒,则今年地瓜移苗种植以晚于4月25日为宜!随后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近段时间又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在32至36度之间)少雨(只下了三场毛毛雨,没下过“透地雨”)的天气状况,而地瓜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2到32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打破常规对“耐旱”的地瓜进行补水降温(或窝补或沟里灌水并往叶面喷水)。实际操作结果,我开荒种的地瓜苗定植在5月初,比居民区其他二家晚种一周但长势却比他们都好。
其三,种地使我获得了系统性的哲学理念:“种瓜(种子)得瓜,种豆(种子)得豆”这句谚话告诉我们:事物生成的质取决于其内部根据(内因),土壤、水、光、气、肥、密、保、管、工等因素是其生长发育的外部根据(外因),这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植被从种子到生根,发芽、开花、传粉、结果(留种)这是由质变到量变再到新的质变的过程。所谓的拔苗助长的做法之所以愚蠢是因其违反了事物内部生长的规律性,这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歪曲反映。返苗之后的植被因外部生长因素恶化或人为管理不善而造成再度枯萎甚至死亡,这是否定之否定的哲学现象。蹲苗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提高植被的自生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蹲苗过度就会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是枯萎、死亡,这是量变与质变的“度”的把握问题。任何植被的种植及其生长发育都要因时、因地、因环境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应对措施,这是哲学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的体现和要求。
总之,七年种地,七年辛苦,同时也是七年收获、七年得道(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有网友劝我说:“早上闻道,晚上就死,不划算”。我笑答:“种地的哲理虽‘出彩’”,但半路“出彩”的我现在还是想继续把地种下去,继续过我的半耕半读的辛苦着但同时也快乐着的下半生,并不想晚上就去见孔圣人。因此,圣人之言可信之,但不可全信之,这是“半信半疑”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