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胡一川】专题感受时代先锋力量!这个展览立体呈现胡一川的艺术人生

20世纪30年代,他在鲁迅老师的带领下成长为新兴木雕运动的得力将领。抗日战争时期,他是延安鲁豫木刻工作团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他的作品《到前线去》 《开镣》 《前夜》等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经典。

他是谁?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广州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后一川。

9月24日,“时代先锋的现场——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600余件珍贵的作品、手稿,包括国家博物馆一级文物、第一次到广州展出的《开镣》等,以及前期收集、整理的大量口述史和文献资料,包括胡一川应邀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请柬等,还原了一位“时代先锋”的艺术和人生现场,以此来纪念这位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美术走向的大家。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做导览 国

将艺术实践与民族国家命运紧紧连结

作为革命美术家的胡一川,不仅把艺术看成兴趣和职业,更把它服务于自己的理想——建设一个新的中国。1925年,15岁的胡一川从印尼回到厦门,第二年,他聆听了鲁迅先生的演讲:“世界是属于傻子的,是靠傻子支持推动的。聪明人不能做事,想来想去终究什么也干不成。年青人要关心世事。”

从此,他决心做具牺牲精神的傻子,至死不渝遵循鲁迅先生的教导。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美术家联盟,成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在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中,用笔与刀号召人民到前线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赴延安,带领鲁艺木刻工作团组织抗战宣传,不惧生命危险,坚守在前线记录军民英勇奋战的场景,在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时他写到:“要让木刻变为抗战的刀枪,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指路碑。”

新中国成立后,胡一川与徐悲鸿先生共同领导组建了中央美术学院,为中央美术学院首任党组书记;1953年他受中央文化部委派,到南方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并任首任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任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为新中国培育了一代代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在民族国家需要他的时候“到前线去”,充当“时代的先锋”,可谓胡一川一生的鲜明写照。

在艺术上,胡一川有着高度纯粹的一面,他勇于探索各种风格的可能性。在杭州国立艺专时期,他学习油画、素描;在上海和延安,他转向专攻版画;从北京辗转到武汉、广州,再次回归油画创作;晚年在绘画之余,还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无论是什么样的创作,胡一川依然尽可能坚持作品的独创性。早年学习西画,现代派艺术中的形式和精神因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因而反对纯粹的写实主义,主张写实与写意结合。他的版画受德国的梅斐尔德影响,线条粗犷、对比强烈、造型夸张,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的油画创作接受过法国现代派影响,风格在现实性与表现性这两种取向之间跳荡。

晚年他转向书法创作,又提出油画要从中国传统的书法、金石中汲取营养的观点。胡一川对现代派艺术风格包容、学习的态度,使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面貌,在现代美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给予当代青年学子在艺术探索道路上重要的启示。

正如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所说的:“胡一川奔赴‘前线’的奉献精神,艺术探索上勇于实验的‘先锋’思想,学习上谦卑包容的姿态,将艺术实践与民族国家命运紧紧连结的自觉。这一切,都将不断鼓舞着后辈学人继续立足民族,走向世界,奔赴更广阔的未来。”

三大板块呈现“时代先锋的现场”

本次艺术与文献展通过三大板块来呈现胡一川的“时代先锋”现场。

油画《南海油田》

第一板块为“到大时代中去”。学习油画出身的胡一川,因为革命的需要,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黑白木刻,然而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仍然止不住对于创作油画的渴望。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战事的推进以及条件的逐步改善,他开始创作与革命和建设密切相关的主题性油画。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创作便主要转向了油画,而且主题性油画创作几乎绵延贯穿了他之后的创作历程,这当中,不乏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型历史画创作。他的这些作品造型坚实敦厚,光影营造突出,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同时又和自身的生命经历密切相关,有一种质朴的感人力量。

第二板块为“到生活中去”。在胡一川学习和创作油画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早年在杭州国立艺术院的学习经历,后来针对他所认同的艺术家画作的临摹,还有那阅读国外现代派画册所得到的启发,但所有这一切都经过了他的转化和淬炼。

他创作了大量的风景油画,在他的眼中,风景不是闲情逸致的小品,而同样是充满生活和时代感的“战场”。他在装满书刊的斗室中作画,却仿若置身于祖国的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影响他创作的多元因素,又通过他的言语与行动化作惠泽众人的涓涓细流,关于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内容与形式、色彩与笔触,关于西方现代派和中国传统书画,他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篇章。

《到前线去》

第三板块为“到前线去”。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一名干将,胡一川与许多木刻艺术家一样,将木刻创作纳入到针砭时弊、救亡图强的民族抗争的浪潮之中。他曾受到鲁迅所倡导的文艺精神的鼓舞,参与组织木刻社团,加入党所领导的左翼美术家联盟,他还奔赴延安,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在各个战场的“前线”,用刀和笔刻写了众多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发出了那个时代振聋发聩的吼声。展期至10月22日。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丰奕姿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