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书法真迹,干货看这篇!苏轼的六幅书法真迹

这篇文章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 2020年第44期,原文题目《苏轼的六幅书法真迹》严禁秘密转载,侵权必须调查。

整理/张宇奇

《致坐主久上人尺牍》

又名《北游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所长。

纸质书。

行书。凡9行,计61字

26.1厘米×29.5厘米

约元丰元年(1078),43岁书

此帖是苏轼对僧人可久的复信。信中所称“久上人”者,即杭州祥符寺僧人可久法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与之结识。据多方记述,苏轼自熙宁四年(1071)抵杭直到三年任满,曾与杭州的许多僧人交游。

学者通常认定《致坐主久上人尺牍》书于元丰元年或次一年,此时苏轼已调任徐州知州,尚未贬谪黄州。收到杭州来信,苏轼一面感念故人不忘之情,一面回溯自己过去几年的生活——“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难免流露对沧桑变化的无奈之感。的确,相比在杭州度过的相对快意的三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和徐州的任期,因接连天灾而充斥着挑战。

该帖笔法精致秀雅,结构不失遒劲,行气流畅,可见早年学习“兰亭”与“二王”的痕迹,属苏轼早期书法作品的代表。

《杜甫桤木诗卷帖》

又名《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

原台北林氏兰千山馆藏,现寄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纸本。行书。凡19行,计159字

元丰四年(1081),46岁书

元丰二年(1079),苏轼获讥讽新政之罪被捕,在近140天的严酷囚禁后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是苏轼人生的转折时期,也是其艺术创作高峰期。这一阶段他的大量书法创作,包括草书、楷书、行书,今日尚存纸本14件,拓本17件。除了最负盛名的《寒食帖》外,元丰四年的《杜甫桤木诗卷帖》是其黄州时期另一件有代表性的墨迹。

《杜甫桤木诗卷帖》一卷,苏轼摘抄了杜甫的七言律诗《堂成》。全卷无东坡名款,有清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大小印章数十方。苏轼一生抄录他人诗歌不多,杜诗《堂成》的特殊或许在于其意象况味与黄州的生活格外贴切。公元760年暮春,中年杜甫携家小在战乱中流转各处,终落脚成都修成草堂。除了寄寓他乡的相似心境,苏轼在跋语中写的全是诗中所提蜀中桤木,对于家乡思而不得返的怅然之情足见一斑。

“桤木诗”一帖,苏轼多用正锋,字形瘦健,结构圆熟,取法颜体,异于早期学习“二王”时的媚姿。清代鉴藏家安歧曾有评语:“此卷字画沉着,用墨浓淡适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

《李白仙诗帖》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蜡笺。34.5厘米×107.81厘米

元祐八年(1093),58岁书

元祐八年夏,即使对命运坎坷的苏轼来讲,也是生命中格外阴郁的时刻。家中,相伴25年的贤妻王闰之病重,于八月一日溘然长逝;朝上,尽心教育的哲宗皇帝不改暴躁懒惰,在高太后亡故后自行其是。心灰意冷的苏轼再请外放,于赴任定州前夕写出《李白仙诗帖》。据《东坡题跋》载,此帖所录两首诗为来访的道人丹元子口述,属李白遗诗。虽真伪存疑,但两诗超脱物外的空灵气象似乎尤为符合苏轼此时倦于朝政、意欲出世的心境。

《李白仙诗帖》观感灵动洒脱,似是不受章法约束的随心之作,第一首诗字迹稍显纤细娟秀,第二首笔势愈现粗重。如现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徐邦达所评,此帖风格纵放飘逸,布局参差错落,与同为失意之时所书的《寒食帖》有异曲同工之妙。

《次辩才韵诗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行书。凡20行,计188字。29厘米×47.9厘米

元祐五年(1090),55岁书

《次辩才韵诗帖》记录了苏轼与禅师挚友辩才的佳话。辩才法师,名元净,精研佛理、乐善好施,先后当过杭州上、下天竺寺的住持,是苏轼一生交往较深的几位高僧之一。现存苏轼诗有数首与辩才有关。根据《赠上天竺辩才师》,苏轼初任杭州通判时,辩才曾为其次子治愈疾病,两人友情随后不断加深。但离杭后的十几年间,苏轼未有机会与辩才谋面,直到元祐四年(1089)二度出守杭州。

此时已归隐龙井寺的辩才深知苏轼主动请离汴京是为远离党派纷争,作诗纪念二人的相会,以一句“愿公归廊庙,用慰天下忧”勉慰苏轼重又失落的济世理想。《次辩才韵诗帖》包含苏轼和辩才所作的诗和自序一篇。诗中苏轼以陶渊明与庐山僧慧远比况二人友情,称“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重逢的第二年,辩才圆寂,苏轼以“轼平生与辩才道眼相照之外,缘契冥符者多矣”追忆这段延续二十载的神交。

再任杭州时,老之将至的苏轼多了恬淡的心境,书法作品愈发透出沉静。比如,《次辩才韵诗帖》的单字结体更加规整朴拙,书写节奏和缓悠然,恰如沉着的老僧一般。

《祭黄几道文》

上海博物馆藏

纸本。楷书。31.6厘米×121.7厘米

元祐二年(1087),52岁书

黄好谦,字几道,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苏辙同科中举及第,后其子又将两女嫁给苏辙的两个儿子,故苏黄两家亲厚非常。元祐二年,黄几道赴任颍州知州前去世,苏家兄弟联名为好友作此祭文,以质朴生动的文风追缅逝者。

苏轼此时已结束六年多的困顿生活,再次入京后升任正三品翰林学士知制诰,担纲朝廷要务,在文坛、政坛的声望与日俱增。在尊荣和繁华之中,苏轼却保持着淡泊的心境,书法作品也趋于苍劲含蓄。

此卷是苏轼墨迹中的楷书代表作。清朝书画家笪重光于帖前有隔水题签:“此则纯用楷法,出入晋唐之间,古雅道逸,与褚河南、颜平原册文手书流传海内。同一墨宝,信艺林之名迹,操觚之师范也。”全卷笔锋隐藏,点画厚重,线条凝练,呈恭谨厚重之风。后半帖,墨色愈发浓重,字体亦渐大,仿若一曲越奏越悲的挽歌。

《致梦得秘校尺牍》

又名《渡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纸本。行书。28.6厘米×40.2厘米

元符三年(1100),65岁书

《致梦得秘校尺牍》是苏轼在海南儋州生活期间唯一流传至今的书法真迹,因而极为珍贵。据帖末所提“六月十三日”,推测是他结束三年贬居生活,渡海北归前七天所写。由于未能面辞故交赵梦得,苏轼留此尺牍与友作别,叮嘱“未知后会之期”的友人晚年加倍珍重。不足百字的行书洋洋洒洒,苍劲有力,沉着痛快,浑然天成,被视作苏轼晚年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苏东坡地理》,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