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中野改组为李野,管辖了3个军团,第6纵队政委杜义德以10军担任军长,兼任第3兵团副指挥官。
10军的前身是陈再道指挥得2纵,是从冀南走出来的部队。陈再道领导这支部队,一路从冀南打到大别山,成为刘邓麾下的一支劲旅。
杜义德非常熟悉10军,抗战时期,他担任冀南军区分区司令员,曾经与陈再道一起指挥部队作战,而且这支部队的组成,就有杜义德领导的第二军分区部队。
抗战结束后,冀南主力部队改编为2纵,随刘邓南征北战,而杜义德接替冀南军区司令员。1946年春,他被调任6纵任政委。
杜义德在解放战争之前,他没有受到刘邓首长的直接指挥,自担任6纵政委以来,跟着“王疯子”肩挑重任,一起指挥定陶战役等。
真正让刘邓首长对杜义德另眼相看,是在1947年,王近山因腿伤离开前线,军队军政工作由杜义德一肩挑。在汤阴攻坚战中,6纵在杜义德等指挥下,活捉东陵大盗孙殿英,歼敌8000余人。
豫北战役结束后,刘邓大军率部东进抵达鲁西南作战,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就在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刘邓接到挺进大别山的任务。6纵作为中路部队,肩负着先锋,刘邓首长等军政机构跟着6纵行动,千斤重担都在杜义德身上。
杜义德一边要担负首长安全,一边要指挥部队行军打仗,顺利突破各个关卡,抵达大别山。刘邓曾经说过:再强大的敌人,只要6纵出马,就能打下来。
刘邓大军能否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关乎全局,而6纵是刘邓首长的王牌,接受的作战命令最多,功劳甚大。
1948年5月,王近山回到部队后,俩人又在一起指挥打仗。刘邓首长在王近山面前夸杜义德,说他这段时间打了不少好仗、硬仗。
1949年2月,杜义德被调任10军军长,兼任兵团副司令员,与王近山成为陈锡联的左右手。3兵团下辖10军、11军、12军,其中10军和12军都是能打的部队。
二野发起渡江战役后,开始千里大追击。
当时二野队3个兵团下达作战任务,4兵团占领广东直取云南,5兵团直到贵州,3兵团从湘西向重庆、遵义迂回。
此次3兵团队作战由刘邓亲自点将,让杜义德率领10纵为先锋。刘伯承说到:杜义德打头阵,我和政委放心。
刘邓首长这种自信是对杜义德的能力的认可,在前面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作战中,他出色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