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宋)范成大
石井声音赵某,纸窗户阴影下的韩温。
敢不寺节,云小子慈孙。
夏至已至
SUMMER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交节点。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诞生的节气,中国自古就有关于夏至的记载。宋代的《文昌杂录》中就写道: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中也记载过: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送。由此看来,夏至也算是二十四节气的鼻祖了。
“闭关”温养
CALM
俗话说:“夏至一阴生。”夏至这一天一阴初起,真水尚微,也是一年中人体偏虚的时候。人与宇宙为一体,人体五脏六腑皆受天地运行的影响,五毒月中的夏至日,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南怀瑾先生言:夏至是“至日”——先王以至日闭关!佛家道家打坐练工夫叫做闭关,这个闭关也出在《易经》上“先王以至日闭关”。“至”就是冬至和夏至。
“至”是一阳来复的时候,或者一阴初生的时候,老祖宗们懂得在至日闭关。什么叫闭关呢?斋戒、沐浴、清净,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理,这也就是温养了。这个时候阳气一来,只宜温养之,这就叫做子午温养,像培养幼苗、婴儿一样。而我们在这一时节,讲究心境不增不减,以静安神,顺其自然。
至日时令舒,禅坐心得定。
无念无音影,天高海深静。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登极乐国。
——《习禅录影》
夏至养生
HEALTH
01,勿急躁
进入夏季,心情变得容易急躁,“心静自然凉”,心态调整由为重要。《黄帝内经》说,夏季要使志无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压抑自己。精神内守,病从安来,就是这个道理。
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02,要早睡早起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
03,空腹饮茶
夏至不宜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所以夏季饮茶,应是在饭后喝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需立刻停饮。
04,恰当补水
夏季气候炽热,挤地铁耗费更大,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怕费事不喝水。少喝冰水,过凉的饮料会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有一些温热的水反而更解渴。
05,饮食清淡多吃“苦”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06,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人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是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冷水澡极易导致阳气暗损。时间久了会出现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等症状。
07,夏至前后半月最宜节气针灸
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人,通过针灸可以固护脾胃。而冬季里爱发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针灸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08,运动要适量不宜太剧烈
夏季多闷热懒散,提倡适量运动以振奋阳气,提升精神。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是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修行在心
CULTIVATE
夏至已至,开启炎炎夏日之旅,古人话说:“长夏少人事,官闲帘户深。”在这个时节,养生不如养闲真,最佳选择就是闲情。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闲至以静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一种修炼自我的状态,是个人品性修养、意志磨砺与心理能量积累的过程。
闹中取静,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我们按照上述方法养生,以清净的身语意,广做善事、诵经持咒、戒杀茹素、杜绝淫欲,常亲近道场,借三宝之加持,定能消灾积福、驱邪避祸。
“五毒月”并不可怕,以心修行,自能度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