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以年为单位的节气总称。
是我们华夏祖先,历经数千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发明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是反映大自然的时令、气候和物候变化规律,掌握农业生产季节的工具和依据。能否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发展农业生产等活动,直接关糸到千家万户衣食住行的优劣。是先辈们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因为在历史上中原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农业等活动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就是以中原地区的气候、物侯为依据建立起来的。那么,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何时?又是怎样演变形成的呢?主要有以下这么几个阶段。
在商后期的殷朝(约公元前1200年)时期,有一篇名叫“四方风″的甲骨文,就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标志着,在该时期"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糸,已经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是二十四节气,改进完善到基本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我国人民已会用土圭,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中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以此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即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联,把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等份起了个切合实际的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字,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部分,标示出季节转换,清楚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当时,人们根据每个节气的变化,开展农、林、牧、渔等活动。很多汉代画像石上的画面。有飞鸟、动物、树木、庄稼和大自然中的一些物像,都是人们判断节气的重要物候。到了西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它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方位定节气。《淮南子》一书中对节气的记载同现在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完全一致。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唐都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给二十四节气起名方面,是按照一年内日月运行、气候物侯、天气冷热变化等,找到了各自恰如其时的称呼。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反映温度的有:小署、大署、处署、霜降、小寒、大寒;反映温、湿度的有:白露、寒露。其余则是反映自然物侯和农业物侯的。总之,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诞生后,为了用运到农事活动中,自古以来就有报节气的风俗,如西安鼓楼就有二十四节气鼓。西安鼓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鼓楼与钟楼东西对峙。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十三年(1380年)。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清乾隆(1740年),先后两次重修。现在的西安鼓楼,是历史存留下来的,在全国最大的鼓楼。楼外檐及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浑雄博大。鼓楼里最具有历史感的东西,就是流存千年的二十四节气鼓,已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二十四节气的艺术典范。这二十四面威风凛凛,震撼世人的大鼓,让人感慨赞叹。在二十四个大鼓的鼓面上,用漂亮的字体撰写出的名字,一一对应着二十四节气。每当大鼓被擂响时,巨大的音量,辐射四方,声传百里,非常有特色。现在,鼓楼已成为西安热门的旅游景点。
而我们现在获取二十四节气的方式与古代大不相同,采用了挂历、台历、日历牌、电子万年历以及手机、电脑等多种多样,简便易行的方法得到二十四节气的讯息,以此来指导我们日常的农业生产,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并给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方法有平气和定气两种。在我国古代平气也称为"恒气″,是指把一周年,按时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定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节气的方法称为平气。实际上,太阳的周年运动是不等速的,在各个平气之间,太阳在黄道上走的度数并不相同。隋代的天文学家刘焯,已知平气不合理,曾提出推算定气的方法,即按太阳走过相同的黄经变数经历的时间间隔来确定节气的具体长度,但在民间的历书上一直未被采用。直到明未,清顺治(1645年)制定的《时宪历》正式颁发,才改用定气注历,一直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2016年11月30日,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