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在《一年》绽放
巢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出版的《一年》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图画书,分为春夏秋冬四册。
书中以因父母工作原因被父母送到乡下奶奶家度过一年的小朋友妮妮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翘首期盼父母来接她回家的整整一年中,妮妮经历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以及妮妮感受到的二十四个节气不同的农耕民俗。妮妮也经历了对农村生活从排斥到喜爱的心理过程,她在这一年中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令人欣喜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全书每册包含六个小故事,以孩子的视角感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风物、万千生态之美。绘本故事融入了每个节气与农耕民俗有关系的传说故事,每个小故事前插入该节气相关的农耕民俗的小知识、歌谣、农谚等。用故事和绘画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述二十四个节气及我国传统的农耕民俗的来源、演变、习俗,用美丽的图画,活泼趣致的文字和韵致优美的诗歌,让孩子学习“三伏”“三九”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识记歌谣”等农耕民俗的小知识,让每个孩子在自觉了解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和节令文化的基础上,潜移默化树立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诞生于我国秦汉时期的“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历经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它依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宝藏。
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农业气候历”,也是一部“星辰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已被写进小学语文教材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自然卓越的观察力和改造能力。作为人类历史上五大古文明之一,中国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7000年,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农耕文明最璀璨的代表。即使在农学、气象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中关于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的观察,以及在这些观察上建立起来的天人和谐、顺天应时的生活哲学也从未过时。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指导着人们于周而复始的物候微变中,积极科学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其实“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滥觞。早在《尚书·尧典》,就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记载,分别对应如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中国是世界上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之一,也是最好的记录保存者之一。中国有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圭表,有了它,可以度量日影长短,从而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已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的划分,经过了进一步的发展,直至秦汉时期,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而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最终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将其正式订于历法。“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从太阳走向、斗转星移研究出的天文学的伟大成果。
二十四节气蕴含“物候历”,更是中华思想的“缩略史”
立春有“阳冻解”,即地表冰层解冻;春分有“雷行”,即打雷经常出现;立夏有“大风济”,意思是大风停止;白露为“白露降”;立冬有“草木皆死”。二十四节气又被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一候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这些现象称为“物候”。七十二候中同一种动物、昆虫或天气现象随季节轮替会呈现相反或连续的变化,而古人耕种、渔猎、畜牧,都要遵循物候变化之规律,不可恣意妄行,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朴素的体现。
“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随着时间的沉淀与累积,也逐渐浸润到每一中华儿女的思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想特质与文化内涵: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是中国人热爱生活、辛勤劳动的精神财富;“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是中华民族对血缘相亲、阖家团团的美好向往;“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清明下种,谷雨栽秧” “惊蛰犁头动,春分地气通”等农谚更体现着中国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新出版的这套《一年》,试图用儿童稚拙的眼光体察一年中的四时风物、万千生态,比课本中来得更加生动有趣,绘本里彩铅与水墨勾勒出的田园风光、万物微变的唯美也定能给小读者和大朋友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故事中融入每个节气的农耕民俗、传说故事,小知识、诗歌、农谚等,更能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学修养,感受专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时间美学,将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融入根骨血液。
来源: 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