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自然课堂」秋分之美,如诗如画如梦里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分”意味着“二等分”,“一半”,除了平分白天和晚上,还意味着平分秋天。

秋分日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正是秋天的中间,所谓平分秋色是也,分开了初秋的燥闷与深秋的寒凉。苏轼也曾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今日,景弘中学带你一同品一品秋分之美!

//

一年之际在于春,

一年之美在于秋。

秋天的至美,

在秋分。

《春秋繁录》中记载: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条分界线,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

秋分扮演着“起承转合”中的“转”。

关于“秋分”之美,你又知道多少呢?

秋分时节,

风,飒飒的,凉凉的,

呵气成露。

秋露,

滚动在叶子、草尖上,

投射出一个籽实丰足、

自信自赏的秋境。

秋风,凉、醇、清,

像研熟的墨一般,

一点,色彩就洇一片。

万物呢,

也如中国宣纸般韧而润。

浓墨遇宣纸,

秋的意境一唤而出,

深深浅浅出了层次。

爽而不冷,温而不腻。

那份不动声色的稔熟与丰足,

正是季节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枫叶丹、银杏黄,

枫树的叶子是一丝丝红过来的,

谁的用笔,那么纤细呢?

嫣红、浅红、微红、大红……

就这样把色泽的渐变

一丝丝呈现给你。

银杏的叶子是风吹皱了绿,

在季节里涂抹蜡黄。

仍有老绿叶子半衬半遮,

是工笔细描、溜边沉底的

小尺幅手札,耐看得很。

秋风不负草木,

我亦不负秋风。

趁一岁中最后的浓烈时节,

用尽气力,绚烂欲燃。

秋分时节,草木零落,

唯有菊花黄得清丽,

花瓣层层叠叠在阳光下舒展开来,

绽放出秋天最美的颜色。

与之相应的

是灿灿的蟹黄泛着油光,

陈年的美酒酿成芬芳。

橘黄色的蟹黄,

白璧似的脂膏,

鲈鱼般的蟹肉……

总有一些美食,

会让季节更饱满。

让日子更红火,

让相聚更珍贵。

坐在一起团圆的人,

因为“蟹”与“谢”同音,

有了你的一只“蟹”与一声“谢”,

秋天过半,

才显得格外饱满、鲜甜。

秋分前后,

农作物逐渐生长饱满,

叶片逐渐枯黄脱落,

秋收便开始。

无边的田野上,

收割机像出征的大军

一拨拨地开过来。

沉甸甸的玉米穗扭扭捏捏,

犹抱琵琶半遮面,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稻浪起伏翻滚,舞姿轻盈曼妙,

弥漫的香气诉说丰年;

豆荚小心翼翼地捧着胀鼓鼓的肚子,

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炸开……

农作物在秋风里窃窃私语,

搔首弄姿,撩拨着农人,

企盼着颗粒归仓。

古诗有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稻花香里说丰年”人们耳熟能详,

“稻花香里庆丰收”

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

秋分是古代传统的“祭月节”,

到了这天,

历代帝王都要举行祭月活动。

后来达官贵族、文人墨客也争相仿效,

渐渐传入民间。

每年秋分时节,

人们都要对着天上的月亮

观赏祭拜,咏物抒情。

秋分之日,月亮高悬,

月影映在地上,明晃晃亮岑岑,

像是一汪碎银子。

秋风凉凉吹,阳光细细撵,

秋分很快会过去的。

短暂、沉厚的秋分,

有种大局已定、丰收在望的丰腴美感。

有人在静等,有人在完善,

有人在张望,有人在期盼。

而懂经的人都清楚:

秋分,是迢遥跋涉之后,

生活最终呈现的

一线繁华和殷实、体面和蓬勃。

这种心理层面上的欣悦,

只有亲手亲脚、亲力亲为去获得。

馈赠和施舍,

从来不是秋分的真味。

排版:罗祥毅

校对:谢晓琳 甘涛

审核:罗敏

【来源:株洲市景弘中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