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连续两次人资考证失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发了一篇旧文章,最近翻了一下还是有感触的,写在2018-3-12。)。

很久以前见过这样的话。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没有退路;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坚持。人生亦是如此。在历经人资考试连续2次考试失败后,总觉得这句话与自己多少有几分相似。今天将自己三次考证的心路历程写出来,并不是炫耀自己的成功,我只是希望考证路上更多的朋友能从我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少走弯路。

2018年1月15日成绩出来了,恰逢公司年底离职潮+我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自己体检刚排除最坏结果的连续打击中,没做好任何心理准备,不管是通过还是没通过,都没准备好。所以我并没有像前两次那样,成绩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去查成绩。三天后,自己觉得做好心理建设,时机也成熟了,查了成绩。通过了,没有特别高兴,也没有特别意外。我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我,80后,非科班出身,工作前五年之前做传统销售兼管理,后面做着做着,公司需要,个人兴趣,家庭等综合因素慢慢就成人事行政了。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画面,是不是有一种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儿的赶脚儿。我为什么要考证儿?我希望对HR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借考证的动力认真的补补理论课,结合实际的HR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去实践,不断的去阅读,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去修正,希望有一天能达到传说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的武林高手的状态。有人想笑的吗?没关系,可以笑。还有一条,我总觉得学习使人年轻,我希望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恩,我觉得是这样的。我所在的城市是杭州,人资二级考三门,理论,实操,答辩。理论这门全部是选择题,看似简单,实则通过率是三门中最低的。实操是简答题,侧重于理论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综合答辩则类似面试,不同的是,阅读一个案例,针对三个问题进行15分钟的答辩,老师不当场点评。一般考试结束两个月后公布成绩。

一、2016年11月第一次考证失败教训

2016年11月份第一次参加考试。我是2016年7月报名的,7、8、9每月各一天课,10月到11月每周一天课。每次课就一个或两个模块,讲的较粗,当然就一天时间,7个小时指望老师讲多细,也不现实是不是,主要靠自己课前预习,课后看书,做题。当时刚入职新单位不到俩月,光杆主管,单休,主要工作是招聘+梳理诊断、起草修订公司现有规章制度,适应新公司的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工作很忙,所以到11月才把整本书看完,课外回想课上老师说的内涵外延啊,给与充分时间结合书本,仔细想想呢是那么回事儿,要在短时间内分辨,我只能说傻傻分不清,全靠蒙儿。想想这么着不行,听老师的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把历年考试真题做了几遍,老师押题的考点死记硬背了下,就这么滴上场了。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我第一次会失败:1.缺少对理论及真题的重视2、资料太多太杂。3、调整心态,认真仔细检查所有的物品和细节注意事项。第3条你一定会觉得非常诧异,但是我就败在这儿了,而且犯过这种错误的人也不在少数。201611的考场在杭州滨江商业职业技术学校,那时候还是传统的填答题卡的形式。坦白地说,我自认为一切都没问题。直到有同学陆续提前交卷,老师友情提醒,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请抓紧时间。我才急了,90分钟,我还有三分之一题目没做,大脑短路一般,一下子脑袋全蒙了,结果可想而知,总不能交白卷吧。接下来的题目我囫囵吞枣,想着随便选个总不能空着吧,看看这个答案也对,那个也行。真的没想到会这样。接下来的实操,我给自己安慰,过去的就过去了,成绩一年内有效,把握好后面机会即可。实操(简单题)自我感觉发挥还算可以,老师押题押得还蛮准的。综合答辩呢,间隔一周。为了把握好最后的机会,我拿着以往的案例自己对着镜子练,说实话,练得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很重要对不对?前面一切顺利不一一详表,我抽到的案例是绩效模块,3个问题围绕案例中公司存在哪些问题?绩效管理跟绩效考核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该公司HR,你会怎么办?哈哈,我不禁窃喜。我准备最多的就是绩效模块的答案了,结合演练的情况略加调整,娓娓道来,全部说完时间刚好12分钟,心里不安,表面镇定微笑,看着老师。主考官微笑着回答:我们会对你作综合评价,并将结果通知你,再见。我起身离开座位,走到墙角边,欲拿起背包往外走,不知哪儿传来的滴滴响声。3个考官跟一个负责掐表计时的学生走过来,老师让我把背包打开,把背包里的物品全部拿出来。我一一照办。书本、资料、还有一个手机(我的备用手机,几乎不用,拿来当U盘适用的,未联网状态)。老师将我请出教室,告诉我考试的时候是不能带手机进考场的,这是纪律。我蒙了,瞬间有反应过来,解释我的常用的手机进答辩室前已经上交了,这个手机平常不用的,是当U盘适用的,你可以看,里面没有任何跟考试相关的内容,我也没有利用任何工具作弊,我们考试全过程都录音的对不对,你可以查,我会配合的......一切解释都很无力,老师只告诉我,事情我们知道了,现在需要你在这里签个字,我看着准考证上写着考试时违纪,带手机进场,有结果了我们会通知你的。我问老师,我可以申诉吗?我能通过什么渠道反应下吗?老师只说,你再考一次吧。不再说话了。我真的不知道当时自己脑子到底怎么了,明明查了很多遍,真的是撞鬼了似的,我怎么就带了两个手机呢。不用两个月后出成绩了,我就已经知道了。综合答辩是百分百挂了,会不会被取消下次考试资格啊!想知道我那天的心情吗?我一人去灵隐寺旁边的永福禅院坐了一下午,静心反思。俩月后,成绩出来了,理论57分,实操76分,答辩0分,第一次考证失败。

二、2017年5月人第2次失败教训

恩,有了前面的失败教训,我总结了经验,在哪里失败,就在哪里站起来。我死磕了我还就不信这个邪了。理论考试时间没掌握好是吧,我就练,不停练,试卷打印出来,125道题,前面的职业道德速度加快,单选题把握好,得分高,多选题要掌握精髓本质,万变不离其宗,书本要吃透。每天给自己定目标,再怎么工作忙,单休周末要陪儿子兼顾家庭,书本还要要看的,不看不睡觉,严重的时候我做梦都在考试。综合答辩,带手机是吧,不注意细节是吧。考试那天我就不带任何跟考试无关的东西,我提前一天我就准备好。培训班还是一样的安排,一个半月内,每周周末一天课,每次一个模块或两个模块,不同的老师。你还别说,别的收获没有,认识了很多HR的朋友,加了各种QQ群,微信群,相互加油打气还有吐槽。这次的亮点是啥呢?改机考了,不用涂答题卡了,不用手写试卷了。全部电脑答题。想知道我怎么备考的吗?下面部分照片能说明一些,还不包括各种QQ群里,微信群里的角色扮演,相互讨论问答,实战演习,哦,对,我还知耻而后勇的在复习课上,自告奋勇的参加了模拟答辩,哇靠,一上台才知道台下是三百多人呢,心都跳出来了。这次我最大的收获是,培训课上的老师把我上次综合答辩的经历当成案例,反馈到评审组,我后面第二次去考试的时候,光是提醒不带手机不带任何电子设备从进考场到进答辩室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提醒。我觉得值了。真的,每一件事情,每一次经历,都会带给人成长,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别人。三门考完,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不知怎的,我就预感,不行,不是这个味儿。果然,各种群里各种吐槽,理论是题目考点细,职业道德来两题,感受下,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早上上班路上踩到狗屎的感受是啥?实操是什么案例。综合答辩,我觉得简单,加班费怎么算的?分数出来后,群里又是各种炸,据老师反馈,是杭州历史以来通过率最低的一次。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我觉得以上理由都不够充分,还是自己实力不够,可能还缺少点运气。我倔劲还真上来了,继续,谁怕谁啊。想当初,一孕傻三年的我,裸考用完5次机会,最后一次过的科目二,那次要是失败就是前功尽弃,全部重来一遍。这才哪到哪儿啊。我知道我这个人是没有考运的,一次也没有。看看我学习的痕迹吧,做个纪念(这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看看主教材,翻成这样儿,是不是感觉很用功

(主教材上那些标记,每一页都有自己标注的便于记忆的记号~~

(有做过电子版的资料,有做过思维导图的资料,图是最土老的手抄后自己默写出来的,字是丑了点,忽略哈

(那些日子,每天一套历年真题,做到后面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是哪个了

(第二次考试的复习课现场,我坐第一排,模拟现场答辩,上台后才发现哇靠,原来有这么多人,心跳一下上到一百多,老师点评分数在65-75分之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跟勇气啊

三、2017年第3次考试成功经验

  华丽丽的分割线,下面是2017年11月的过关经验,当然还有观察身边同学的未过关的经验总结。啰嗦了这么多,如果没有时间可以自动略过了,还是那句话我希望我走过的弯路,后面的朋友不要重蹈覆辙。2017年5月那场考结束后,好多人都放弃了,因为他们有些是单位要求考的,能报销,考过能加薪;有些是为了拓宽人脉来的,有些其实不是做HR的 ,多拿个证儿当敲门砖增加自信的。一年下来,大家都相熟了。有一次过的同学压根儿就不是做HR的,有多年实操经验的没过到,各种情况的都有。我是铁了心要考过为止的,不为什么,我既没有单位给我报销,也没人要求我一定要考。我就想乘着这个考证,系统的多学学,多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这一年的考证经历,届时了咨询行业的一些优秀的培训老师,高校老师,还有不同行业的HR们,重新认识了HR这个群体,还顺带了解了考证培训机构的业务流程,盈利点等等。最重要的,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修炼了自己的内心,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自己的坚持,看到了别人眼中的我,更加认识了我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

1、记得一定要将过去清零

  无论上一次考的好与坏,记得一定要清零。我第一次理论57分,刚出成绩的时候觉得自己太惨了,后来细细想来,自己这个根本算不上什么,59分的大有人在,那种心痛若非真正经历过,别人很难体会。所以,无论57,还是59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一旦开始新一年的征战大家又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开始啃书本。

  2、理论很重要

  在考之初,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告诫我一定要重视理论,看看是选择题,貌似最简单的,没学过的人都会选。万丈高楼平地起啊,基础不牢靠,上层建设再美也没用啊。针对理论,除了看书,背书,刷题刷刷刷刷,题海战术,翻来覆去,其实就那几个考点,本质上的弄清楚了,怎么选都不会错了。还有就是审清题意,耐心细心,别犯那种明明知道答案是B,手却勾选了C,之前我这边丢分每次都有那么两三分,自己都不相信会犯这么初级的错误。另外么还要适当用用巧劲,考试的技巧。第三次考试,我心态调整的比较好了,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就当时普通的练习。把所有的任务点分配给每天,而不是集中在后期统一发力。事实证明,这还是比较有效的。

  3.该背还得背,早背+坚持

有很多人建议这个可以到后期再认真的记,其实到了后期需要记得东西很多,加上后期会有一个烦躁期,远没有前期记得牢,多重复几遍自然就记住了。还有一点要强调,切不可说今年某一话题重要就只背这里面的点,因为出题人的心思谁都琢磨不透。这次,每一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的背了,在考场上看到简答题第一题,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由哪些亚结构组成?为了有效实施培训计划管理,企业应健全哪些配套措施?好多人唏嘘不已,这是什么鬼?我一阵窃笑,早早背过的,实际也操作过,怎么都不会忘。至于案例分析,根据自己的理性去判断,把自己装进角色里,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先点题在说法理,其次点评案例中做法优缺点,再写如果我是案例中HR角色,具体处理方法及原因,总结经验给方案从源头规避风险。

面授课期间提前跟单位家人打过招呼,手机关机,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地球上没了谁都会照样转。选择面授最重要的就是一种氛围,看着身边的人为了梦想如此拼命自己也不敢懒惰。每天下班把自己关在房间,看书背书做题。上课期间,我回过一次家,回来后后悔不已,也带了几本书回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家务,儿子,各种琐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免俗。且不说在路上时间,单是回来自己调整到学习模式的时间也是我浪费不起的。

  4.结合自己学习特点,灵活对待

对于综合答辩,这次我没有花特别多的时间去刻意的看,去年觉得自己答得挺好的,分数很一般,今年觉得答得比较烂,反而分数高一些,说实话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认为综合答辩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考的是理论基础+实操经验+临场发挥,我一般都是利用晚饭的时间把之前考过的案例题都自己答了一遍,然后对照着答案找自己的不足,这各没有标准答案。我就去网上都公务员答辩的视频学习,学人家的仪态,答题的思路,结合老师的方法,这样一来,又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过了一遍。贵在坚持,拿些稿纸每天写上一两道,到了考试自然就有题感了。剩下的,就是不断调整自己心态,告诉自己,有时候过程比结果重要,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很多东西自己没办法选择,但我可以选择努力。

三次考试,我经历了悲亦经历了喜,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体会。要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温柔相待每一个真诚付出的人,希望你、我、他在各自逐梦的路上都能顺利些。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