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红楼梦中话清明:放飞美的情趣,传承前人的精气神儿

【环球网文化记者颜值】《梨花风为清明》,24节气中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将兼具自然和人文双重意义的中国人的生命时序感和对祖先亲戚的感恩心联系在一起。

当清明风至时,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之际,清明节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全球华人心心相连,弘扬孝道,思亲怀人,敬祖报本的重要节日。人们在慎终追远中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岁时体系中占据有独特地位,在源远流长的发展中融合寒食、上巳两节的习俗,形成了丰富内容。春种、踏青、插柳、吃冷食、放风筝等民俗活动体现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我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堪称长篇小说版的《清明上河图》。在伟大作家曹雪芹的笔下,对一年之中的岁时节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民俗风物种种细节,都无不触动着中华民族的家园感。

“清明”这个节气也在《红楼梦》原文中出现,与十二金钗中“探春”的人物形象塑造有着密切关系,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借贾宝玉之眼,重建起一个包含农耕、礼俗、民艺等丰富内容的清明节俗。

环球网《二十四节气美学生活》专栏之特别策划《红楼梦中话清明》,特邀北京大观园中的三位传统文化传播实践者,用二十四节气的方式分享不一样的《红楼梦》。并由“唐装小妹”出镜记者带领读者网友踏春云游北京大观园,去认识你所不知道的“非遗大师”曹雪芹,在重读《红楼梦》中发现别样的清明之美。

《红楼梦》中悟清明

君子当自强不息,传承前人的精气神儿

“说到清明,人们常常会想到哀思。但我觉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一定要从一句话的两个方面去想——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是指客观环境就是如此,但在时代环境下我们怎样去顺应?甚至自强不息。”在北京大观园的栊翠庵,我们见到了更读书社的主理人隗洁。

她说自己是少年读不懂《红楼梦》,而今更是读不够《红楼梦》。在她看来,《红楼梦》虽然描写了一部悲剧,但大家与其带着悲思去解读它,不如回到对“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解上,重新体悟清明的价值。

受访嘉宾 更读书社主理人隗洁(张诗濠/摄)

清明是一个特殊的节气。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追忆祖先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节气。

《红楼梦》里明写“清明”,首先是探春的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揭示了探春的命运,她在清明时节远嫁之后,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没有回来,读来悲凉。“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恰恰在大观园没落了以后,依然还能有在外的子孙可以去祭祀,这样看来,探春也是红楼精神的一个延续。”隗洁解读。

更读书社探春印章

人们常常认为清明只是一个哀伤的节气,可隗洁并不这样看待,因为第58回中,在贾宝玉眼中的清明有另一番景象——大观园里“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种剔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这正是自探春理家之后所呈现的一派春耕图卷。

清明在曹雪芹的笔下,得以展示出其作为节气“催春耕”的本真之意。

“为什么在清明时节,人们除了祭祖,但伴随着的习俗还有登高、种树、放风筝——其实就是寄托对祖先的哀思,同时我们又传承他们的精气神儿,然后把我们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好。”隗洁认为,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所在。

记者探访北京大观园更读书社

“《红楼梦》虽然是一部悲剧,但它描写的美好是激励人们对生活的向往。”隗洁分享。

当看到“红楼”中的女子困囿于一片园林的小小世界中,却依然活出了各自的精彩,她觉得,这就是一份古代女性的“她力量”,更鼓励着今天的女性跟随所愿、追寻梦想。

来自《红楼梦》所启发的乐趣,尤其可以关照当下。

“可以回想,‘红楼’女子们在闺阁中不能出门,可她们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头找到了各种乐趣,有看书,有结诗社,有写毛笔字,也有养花养草、绘画......你会发现每个人所喜欢的都不一样,她们在爱好当中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

隗洁建议大家,恰恰可以趁这个时候去培养自己的爱好,无论是在家品茶,和花草聊天,还是读书读《红楼梦》,爱好能促使我们对这个世界好奇,跟人和自然发生互动。

“爱好引发的兴趣,会丰富我们的内心,孕育我们的灵魂。”隗洁表示,“当下,给了所有人一个难得的去面对自我、面对自己周边亲密环境的一个机会,希望大家都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一种平衡,我也推荐大家可以多读《红楼梦》。”

记者探访北京大观园曹雪芹风筝手工坊

大观园中探非遗

清明习俗放纸鸢,“曹氏风筝”放飞美的情趣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代时,北京人清明祭扫习俗“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寺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在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描绘民间清明放风筝的场景。《清嘉录》同样写道:“春日放之,以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鸢之谚”。纸鸢,就是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习俗之一。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曹雪芹有较大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放风筝的场面,那是在林黛玉“三月二日重建桃花社之后的‘暮春之际’”,大约也在清明前后。林黛玉说要“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人们将风筝放飞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将它们带往天崖海角。据说,这能够消病除灾,给老百姓带来好运。

在今天的北京大观园里,就有一处独特的“曹雪芹风筝手工坊”,坐落在曹雪芹笔下赏雪作诗的之处芦雪庭,那里传承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令大多数人意想不到的是,伟大作家曹雪芹还是一位风筝高手,他曾用风筝之美构筑了另一个“情的世界”。

受访嘉宾 国家级非遗“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缪伯刚(张诗濠/摄)

“曹雪芹的《红楼梦》家喻户晓,但实际上他晚年的时候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叫作《南鹞北鸢考工志》,讲的就是南方和北方的风筝,书中详细记载了风筝的起放原理和图谱歌诀。”缪伯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自六岁那年父亲为他制作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只风筝,到1998年来北京学艺,他有幸跟着师傅孔令民和师爷孔祥泽学习,从此与曹雪芹风筝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红楼梦》中描写了一个“情的世界”,曹雪芹风筝则尤其注重“情趣”。“我们的每个风筝都是通过‘扎、糊、绘、放’这四个步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态。”缪伯刚娓娓道来,燕子造型、人物造型都是“曹氏风筝”的典型特色,每一个风筝的图案都饱含吉祥寓意。

2015年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访华时,缪伯刚的一件五尺大的作品“孔雀开屏”被作为国礼相赠。“这是燕子家族里面的肥燕风筝,高度差不多1米7,制作它花了整整一星期的时间。牡丹花寓意着‘花开富贵’,风筝配角两边画了白头翁,叫‘富贵到白头’,一对开屏的孔雀代表着吉祥如意。”缪伯刚告诉环球网记者,燕子造型的风筝被称之为“燕子家族”,“肥燕喻男、瘦燕喻女,又有比翼双飞、比喻夫妻,还有胖娃娃小燕子,形成一个燕子家族,这就是相当于我们人的一个成长规律。”

环球网出镜记者体验“绘”风筝

“绘”是很考验手艺功夫的。别看风筝上的一个小小的图案,要画出燕子羽翼上毛茸茸的感觉,就得花上两三小时。环球网《二十四节气美学生活》的出镜记者也在缪伯刚的指导下体验了一番“绘”风筝。

“繁而不烦,艳而不厌”是画风筝时的一个重要口诀,讲的是画面虽然繁琐、配的颜色却并不讨厌。想要让画面画出层次感,就要按照线描的轮廓一层一层地画,用轻薄的颜色一层一层地加上去——这个过程对缪伯刚而言,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即便工作室里每天都有两三百位游客到访参观体验,他也一样可以让心安静下来、去绘画这么细致的作品。他说,“只要自己喜欢,你就会很顺利的投入进去,不管外面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手上的功夫。”

现在,风筝也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去设计风筝的故事性。比如人们喜欢的“寿星风筝”,寿星寓意着健康长寿,而在创新设计上,老寿星正戴着眼镜教现在的小孩学写人生中的第一个字“人”字——“如何做人?这正是我师傅收徒的一个标准。”缪伯刚说,在传承教育中让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对任何行业都适用。

“曹雪芹写《南鹞北鸢考工志》这本书的初心,是为了帮助一些弱势群体的人可以通过这门手艺养家糊口、自力更生。所以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作为‘曹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不光是手艺上去传承风筝技艺,也想把他的初心和他的人道精神传承下去。”缪伯刚告诉环球网记者。

嘉宾讲述风筝图案寓意(张诗濠/摄)

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如今,在他的老家浙江宁波奉化已经盖起了中国首家“曹雪芹风筝”博物馆。预计今年7月份,北京大兴区也将有第二个“曹雪芹风筝”艺术馆揭幕。当游客走进博物馆,不仅能了解到风筝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能体验曹氏风筝传统里的精美工艺和精神内涵,还能买到风筝元素的各类文创,“真正全程的体验风筝文化。”缪伯刚由衷地表示,这不仅是一种非遗技艺与文化精神的传承,还将是一个能造福更多人受益的文化产业链。

风筝一定要飞起来,才叫风筝,否则就只能称为工艺品了。但其实,风筝飞起来挺难的。不过,经过不懈地努力还是飞起来了。

缪伯刚坦言,在学艺的过程中他也经历过无数次的风筝飞不起,扎风筝做到手都破掉了更是常事,但当每一个亲手制作的风筝飞到天空中时,他就会感到那是属于自己的一份小小的成就感。

“无论画风筝、放风筝,其实都是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我们要在做风筝,放风筝中生发这种情趣感。”缪伯刚说,《红楼梦》第七十回中,讲到众姐妹在园子里放风筝,贾宝玉放了一个“美人风筝”,放起来后把风筝线剪掉,寓意着把自己一年不好的运气放掉,“这是一种对健康的祈愿,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春天里也可以去放一下风筝。”

记者在嘉宾的指导下体验放风筝

红楼美学中慢生活

怀感恩心品茶闻香,予美好一个绽放的舞台

茶与香,以回味与细嗅之美,列入古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事”之中。据学者考证,在恢宏巨著《红楼梦》中出现了 260 余处有关茶的文字和上百处香的描写,甚至被人称之为“半部茶书”、“描写香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细看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面满是奇花异草,“奇香”、“异香”、“清香”、“冷香”、“药香”等各种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充斥着园林空间的各个角落。再细数六安瓜片、普洱茶、暹罗国贡茶、和神秘的“千红一窟”茶,以及众多珍贵的茶具、奇特的泡茶讲究,也无不一一体现出大观园里的贵族环境,显示出诗礼簪缨之家的奢华,更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刻画性格衬托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在今天的北京大观园中,不止能游园踏春赏景,感受非遗与民俗,同样也推出了“雅文化”的体验内容,让游客有机会深度亲近丰富多元的红楼文化。

受访嘉宾 漫步红楼传统文化美学空间主理人潘奕辰(张诗濠/摄)

“对于古人来说,茶与香,不分家。现在,用茶和用香也都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北京大观园的缀锦楼,漫步红楼传统文化美学空间主理人潘奕辰讲述,《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到“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还写到宝玉托人嘱咐藕官逢时按节备一炉香、怀敬心供新水新茶祭药官的情节,这些描写体现了古人祭礼用香,尤其古人以茶作祭,以一杯清茶寄托哀思的诚挚情深,值得今人借鉴。

“在今天,香事和茶事最主要的作用是养生和养性,还有养德。”潘奕辰认为,当物质生活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更加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在精神,譬如“闻香,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一种平静放松的状态。而茶有苦和涩的特性,多喝一点茶,多吃一点点苦,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好的一种保养。”因为按中医养生观点来讲,人体要酸甜苦辣咸五味全都有才能平衡。

民间常把“明前茶”,即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奉为上品,但潘奕辰认为,“明前茶”固然新鲜,但价格过于昂贵,而对于老百姓而言,春天是养肝的季节,喝一喝绿茶这种没有被发酵过的茶,就对身体大有好处。此外,从清明到谷雨之间采摘的茶都是佳品。不过,用香则一定要注重选择天然香。

记者体验茶事

做茶事和香事的时候,需要人们静下心来,全情地投入。因为在喜爱茶与香的人的眼中,茶叶和香料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瑰宝。

“在我们这一泡茶里,每一片叶子其实就绽放了它自己的所有。香也一样,一块上好的香料要成长数百年甚至更久,也在这一炉香当中绽放了它的所有。”在潘奕辰看来,无论香事、茶事,其实都是在制作一个让美好绽放的舞台,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保持一颗感恩心——拥抱自然,也敬畏自然,这也同样契合清明节日,缅怀先人品质之“节”中所蕴含的感恩意义。

茶事、香事、唐果子

清明节是春种春耕的时节,人们在思亲怀人的肃穆中慎终追远,也在拥抱自然中感受万物萌发的欣喜。

踏青郊游放风筝,读书品茶闻香气,都让我们享受到春天的愉悦,也在清明礼俗的文化传承中获得身心的调适。最后,潘奕辰还建议大家在踏青时,可以带上一些“唐果子”——这是唐朝时流传下来的一种小糕点。带上自己的茶叶与茶具,在野餐时喝茶、吃点心、赏春日美景,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身居家中的人们则可以尝试为空间营造一丝馨香,再泡上一壶清茶,翻开《红楼梦》好好品读一番了。(完)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