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承的大一统王朝。上面是动荡的南北朝,下面是国富民强的唐朝,其中隋朝似乎有些坐立不安。
于当权者而言,这种不安至少有以下考虑:一方面,隋朝的开国者杨坚以外戚的身份辅政夺权,取代北周静帝,建立了隋朝;另一方面,有鉴于杨坚的例子,隋朝皇帝对周遭尤其是位高权重者始终怀有猜疑的态度,以防不轨者取而代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猜疑变得愈发严重起来,乃至最后则直接演变成一桩灭门冤案。
隋大业十一年,方士安伽拖上一封密奏,说“李氏当为天子”。隋炀帝听后大惊失色,当时的隋朝动乱不安,山东、河南、河北豪杰纷纷起事,“各聚众攻剽,多者十馀万,少者数万人,山东苦之。”隋炀帝心烦意乱,此时听到安伽拖所言,更是心头一震。相对于外部的动乱,隋炀帝最担心的却是内部的夺权,毕竟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隋炀帝问及对策,安伽拖的建议则简单而又粗暴“劝尽诛海内凡李姓者”。
当然,尽诛并不现实。隋炀帝便在权贵中排查李姓可能之人。排查来去,隋炀帝觉得关陇贵族后裔的李敏最有可能。
李敏出身氏族大家,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父亲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又与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后来死在平定突厥的战争中。李崇以身殉国后,李敏就被收养在宫中,成年后更是袭爵广宗县公,起家任左千牛。李敏多才多艺,《隋书》说他“美姿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当时,北周太后杨丽华为女儿宇文娥英择婿,一眼看上了年轻有为的李敏,便招之为婿。如此,李敏成了隋炀帝的外甥女婿。
有了这层关系,隋朝更是对李敏委以重任。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李敏为十二道之一的新城道军将,加左光禄大夫;隋炀帝复征辽东,派遣李敏监督粮食运输。李敏嫣然成了隋炀帝的心腹。
然而,即便是心腹,隋炀帝还是放心不下。方士安伽拖之谶语是其一,还有一件事让隋炀帝放心不下。李敏小名洪儿,多水。隋炀帝想起来父亲杨坚曾做过的一个梦,说洪水冲了长安城。不仅如此,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谣言“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杨广怀疑李敏的小名洪儿的“洪”字应谶,便当面讲给李敏听,希望李敏能够自杀。李敏恐慌不安,便找了堂叔李浑和堂兄李善衡商量。
当然,这还不足以让李敏家族送命。李敏的堂叔李浑与宠臣宇文述素有积怨。宇文述看到这是报复的机会,便诬构李浑掌禁军,有谋反之心。很快,李氏一族被下狱。审讯期间,宇文述又提审李敏的妻子宇文娥英,一通劝服下,宇文娥英转而指正李家谋反。至此,李敏案尘埃落定,李氏32人被杀,宗族全部流放,宇文娥英最终也被毒杀。
在这桩案子里,可以看出隋炀帝猜忌之心是极为敏感的。几句谶语,加上旁人添油加醋的诱导,便可结果了一个家族。隋炀帝之所以这么敏感,此前的杨玄感叛乱也是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李敏之死是隋朝最大的冤案。此事之后,隋炀帝开始关注其他李氏,朝中之人信任缺失,互相提防,李姓家族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情形下,李渊也开始与隋炀帝离心离德,隋朝灭亡的步伐越来越快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