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名门后、书香门等单词经常可以在任何文学作品或资料中看到,这些单词也常用来介绍一些出身不可小觑的名人。
不难发现,从古至今,除了那些少数依靠自己白手起家、闯出一番名声的知名人士之外,很多知名人士都有着极为强大的背景,他们的长辈也大多都是名人。
哪怕不“子承父业”,也大多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塑造不菲盛名。那么名人的后人,为何多是名人?对此,新凤霞与吴祖光的儿子,吴欢就曾表示:“我的一生就是答案”。
一、书香门第与艺术世家的结合
人们常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自古以来,喜结连理都要讲究一个门当户对,而吴欢的父亲吴祖光与母亲新凤霞的婚姻便是如此。
提起吴欢的父亲吴祖光,那也是官宦之后,出生于书香门第。
吴祖光的父亲虽然为官,但是对于书画方面有着极为不凡的研究,更是一位资深的文物鉴赏方面的专家。
吴祖光从小在这种氛围之下,便对文学、书画,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后来又经过其父亲的精心培养,逐渐地在文学方面就有了一些造诣。
在上中学时,吴祖光便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受到了许多好评。基于此点,也更加加深了吴祖光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信心和决心。
长大后,吴祖光无意之间接触到了京剧,并被京剧文化所深深地吸引,每日里都会偷偷地前往戏院去听戏,并沉醉其中。
或许在有些人眼中,这是一种“不务正业”,但是在吴祖光的眼中,这是一种对于艺术的欣赏与向往,事实证明,正是这段日子,吴祖光对于京剧艺术的着迷,才使得他后来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戏剧作品。
后来,吴祖光曾被邀请到国立戏剧学院任教。在那期间,吴祖光也结识到了诸多好友,对他在戏剧方面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让他在戏剧创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937年,抗战爆发,吴祖光创作了他首部话剧作品《凤凰城》。这部作品一经上演,好评如潮,深受众人喜爱,尤其在香港地区更是得到了极大地认可与关注,为此,吴祖光也曾亲赴香港。
在香港,吴祖光的戏剧事业不仅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同时更是钻研了电影艺术,对香港电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吴祖光被邀请回内地之后,他又身居要职,为祖国影视文化、戏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或许有人说,吴欢拥有的这一切和其父亲离不开关系,其实并不是,虽说吴欢的父亲身处书香门第,但吴欢的母亲也非常人。
吴欢的母亲新凤霞自幼就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功底,十三岁更是拜访多名评剧大师进行评剧的学习,在这些年中,新凤霞不怕苦、不怕累。
都说“名师出高徒”,可同样这些“高徒”也要有一定的天赋及态度,而这些东西在新凤霞身上都得到了良好地体现。
扎实的戏剧表演功底,再加上优秀的天赋,还有名师的指点、教导,以及自己不怕辛苦地勤奋,这些种种因素,便让15岁的新凤霞以主演的身份登台演出、出演多个剧目。
1950年,在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成立以后,新凤霞更是以主演兼团长的身份一直活跃在戏剧界,之后她又不断自创唱腔,为评剧艺术增添色彩,被评为评剧“新派”创始人。
后来,新凤霞所塑造的多个角色都成为经典,她所创作、主演的多部戏剧也成为了经典佳作流传至今,其中她在《刘巧儿》《祥林嫂》两部戏剧中所塑造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引起了热议,而她也成为了戏剧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几位演员之一。
新凤霞多才多艺,后期更是拜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为师,刻苦学习作画,她所绘画的诸多作品也被广为流传。因此,书香门第出身的吴祖光与师出名门的新凤霞的婚姻不仅是门当户对,更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
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值得一提的是,吴祖光与新凤霞不仅身份非常,更都有着不小的成就,同时身为名人的他们还非常好客,喜欢结交朋友。
为了找一处能与朋友们相聚的地方,吴祖光夫妇还特意在北京城中置办了一个四合院。当时的北京人都流传着一句话,“他们夫妇的人脉圈有多广,这个四合院就有多热闹。”
据说,这个四合院的热闹从装修完毕那天起,就从来没断过。
此外,身为艺术家的他们夫妻二人,所结交的好友也必然都是一些出色的大家,他们的朋友圈用非富即贵来形容已经完全不够,因为有好多人是富贵、权贵之人都难能结识到的,像齐白石大师、老舍先生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当时能都受邀,到这座四合院中做客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肯定了。
当时,吴祖光夫妇的这座四合院中,也真正做到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吴欢自小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下,他的艺术天赋也得到了很好地激发,而他的学习也更是受到了这座四合院中的常客们的指点。有了这些名师大家们的指点,再加上吴欢父母对于他的言传身教,致使他在诸多艺术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
吴欢从小就异于常人,他虽然书画双绝、甚至在写作上也有着不凡的功底与造诣,但是他却不显山不漏水,与人结交也从来不把这些当成骄傲、吹嘘的资本,同时他也更不会拿他自己来与别人比较,从而体现“优越感”。
上学的时候,他就喜欢广结好友,虽然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但是他却从来不会因此而看不起那些不如他的学生,甚至还会与他们交朋友。毕业之后,吴欢得到了一份令无数人羡慕的工作,但是由于受不了被“限制自由”他毅然地放弃了,电视台工作的铁饭碗。
作为从来不缺钱的“公子哥”,铁饭碗这几个字对他从来就没有什么吸引力。吴欢的创作是随性而为,他创作的作品更是为了“艺术本身”,而非靠他的作品而换取利益。
三、我就是答案
早年,吴欢的首部小说《大黑》一经销售就风靡一时,斩获大奖,他也因此成为许多文坛大家们都十分看好的后辈,更被称之为天才。可就当众人都对他期望满满的时候,他却突然放弃写作了转画画了,而他的“写作太累,吃不了这苦。”这句话更是将许多人都气得不轻,甚至还有许多出版商,要拿钱来“砸”他,希望他继续写作。
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毕竟这对于从来不缺钱的吴欢来说没有丝毫用处,就像他说的,他创作的作品,只是为了艺术本身而已,而他开始绘画之后,又惊讶到了许多人,就连他的好友姜昆老师都说:“认识他快三十年了,从没见过他写过字,画过画,但是他的书法跟绘画,都是惊才绝艳,堪称一绝。”
写作方面,吴欢被称之为天才,书法、绘画方面,更是深藏不露,一旦绘画就惊艳众人。此时,天才二字已经不足以用来形容吴欢了,可是回头想想,这倒也很好理解。
写作、书法,吴欢的父亲,吴祖光先生本就是深得其中精髓,而绘画方面,吴欢的母亲新凤霞,又师从齐白石大师,深得真传。
有吴祖光与新凤霞从小的言传身教,吴欢能够有这身本事就已经不足为奇,更何况,他打小还混迹在名师大家们常常聚集的四合院之中。
其实,吴欢不仅学到了她父母的这一身本事,更是连交友的态度也与其父母极为相似。
吴欢交友从来不看对方的身份,也从来不以身份的高低贵贱,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跟他交朋友,十分惬意,也十分舒适。当年,吴欢父母所置办的四合院,也早已成为了吴欢与好友们小聚的场所,而相聚的朋友也有不少,甚至他与两大财团家族,还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
吴欢的一生,在他人眼里就是在玩,对待艺术是玩,对待人生也是玩,一切以信为本。对此,他也时常玩笑着说“他是一个五百年的活古董”。
在吴欢的家谱中,记录着家族中近五百年来的祖辈,这些里面有从事各个行业的人,有知名大家,也有落魄潦倒的百姓。因此,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也看得更加更加得透彻,更加地随心。
名人后人为何多是名人?吴欢用一生说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或许,乐达了,知足了,一切也自然水到渠成了。
对于名人后人为何多是名人这样的现象,你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