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绿度母佛像】朝礼千寺之419:承德•安远庙(伊犁庙)

作者:Alec荣通东莱

承德安元墓(伊利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富勒北路锤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普宁寺和普岳寺之间,武烈河东岸的江府之上。

1988年1月13日,安远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包括安远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

承德•安远庙,由于其形制上仿造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故又称“伊犁庙”,因主殿普度殿为方形,俗称“方亭子”。曾经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外八庙”之一。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

安远庙山门面宽三间,为汉式重檐歇山顶,朱红色墙壁上辟三座拱门。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题写的匾额。

承德•安远庙(伊犁庙)面向西南,中轴线直对避暑山庄,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前部较开阔,后部布局紧凑。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寺内分三进院落。第一进山门内是一片广阔的场地,南北各有五间配殿,正面及两侧原有三座棂星门,现已不存。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一进院落分开。第三进院落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普度殿外原有70间廊房围绕(现在只剩地基),组成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5月,达什达瓦部先后分两批到达承德,乾隆皇帝甚为关切,考虑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原伊犁固尔扎庙毁于战火,遂下令在达什达瓦部驻地附近武烈河东岸的山岗上“仿伊犁固尔扎庙式”建造安远庙。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安远庙建成并举行了盛大的跳布札等庆祝活动。

清末民初,安远庙屡遭抢劫和破坏,庙内文物失散,殿堂毁坏,寺内一片残垣断壁。1949年前后,安远庙仅存普渡殿、山门及附属的小殿,其他建筑皆已坍毁。20世纪80年代,国家拨出专款修缮安远庙,将普渡殿、山门、二道山门、配殿、门殿均恢复为清代原貌。1985年,安远庙对外开放。

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一进院落分开。

再进入院落是碑亭

碑亭面阔三间,殿中置乾隆帝御题石碑《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正面为满汉两种文字,背面为蒙藏两种文字。碑文记述了乾隆帝修建安远庙之缘起和寓意,碑两侧镌有乾隆帝两首与此相关的御制诗。

再进入就是主殿普度殿。

第三进院落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普度殿外原有70间廊房围绕(现在只剩地基),组成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安远庙主殿普度殿,建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仿新疆伊犁河畔毁于战火的固尔扎庙而建。普度殿通高27米,平面成正方形,外观三重檐,罕见的黑琉璃瓦覆顶。檐下高悬乾隆帝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御题镌刻而成的匾额。主殿有三层群楼,殿内藻井下供奉主尊木雕金漆绿度母,凝神垂目于莲座上。群楼二层供三世佛和六尊菩萨像;三层供大威德金刚。殿内四壁绘有佛经故事壁画,构图之精美,技法之精湛,保存之完好,国内罕见。

普度殿一层供奉的木雕绿度母佛像,头戴宝冠,凝神垂目,神态安然,雄踞于莲花台上。左手擎莲花当胸向外,右手垂于右膝之上,左腿盘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佛像身上的臂钏、手捉镯、璎珞、莲花等物精雕细刻,佛身后的木雕背光上勇猛的大鹏金翅鸟,祥云图案,雕镂层次分明丰富,与佛像浑然一体。木雕绿度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亦为安远庙镇寺之宝。

普度殿内四壁皆是壁画,已经残缺不齐。可分两大部分。一层自底部1.2米以上满绘壁画,画幅部分高3米,面积达230平方米。除部分地方残损外,大部分完整;二层墙上亦有彩画,画幅部分高1.5米,但多道破坏。在一层壁画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画面的景观。菩萨、天王力士、手擎摩尼珠的人首蛇身怪物、度母;以及天宫、寺观、莲池;同时又错落有致地穿插着大自然中的山水、树木、花草、动物、飞禽、建筑;还有现实生活中的村庄、农舍、帐房毡包以及行乞的比立的骑士、商人、平民妇女、小孩等世俗人物。线条通畅,色彩绚丽,呈现出一种清新、柔和、幽静的装饰性格调,这些壁画虽出自清代,却全然摆脱了清代造型粗糙,色彩大红大绿的绘制特征。又不尽相同于藏传佛教地区的绘画艺术。其色彩和制作,既运用了中国古老的传统色彩原料,又发挥了西域佛教艺术造型传神的基本特征,是反映民族文化交融的佳作。


普度殿外四周的廊房只剩下地基,粗略统计了一下是50间加四角4间,资料写70间。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