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骨东亚收藏”微信平台)
01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若王奖
尺寸:高45厘米
大家都知道《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但不知道原因。
其名取自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意,足见其医者仁心,也无怪乎被誉为“药王”。孙思邈毕生精研医道,著作无数。他仙逝后,后世诸代,均自发为其塑像,虔诚奉祀。此塑像,既为耀州窑制孙思邈像。其形,为一膀大腰圆、五短身材的男子。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左拖宝瓶、右手执草,尽显药王之尊。观其衣饰,药王头戴蝴蝶结,寓意吉祥,平添可爱;长衣由树叶缀连而成,妙思入神简朴至极,亲民形象一览无遗。02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宋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尺寸:高9.3厘米
此器,炉口沿宽、直壁、圈足,足下承三云头形足,器身以四道弦纹为装饰,造型极为古朴大气,与今时流行的极简风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所谓“极简”必然要有点睛之笔,方能成风。对于这件炉具而言,取胜的奥妙,便在其釉色——梅子青,莹润剔透、青翠清新的色泽,使其超然脱凡。
03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
尺寸:高46.8厘米
此瓶,便是磁州窑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其瓶身以白地黑花为饰,肩绘莲瓣纹,腹绘缠枝花素底无釉。虽只见黑白二色,但因其纹饰绵密而清晰、构图简练而精巧,绘制出的图景可谓有规无束、潇洒自如。细细品鉴便会发现,国画之技法,被其应用于纹饰图案,难怪如此引人入胜。磁州窑远不及五大名窑声名显赫,亦不及后者价值连城。不过,五大名窑除“定窑”之外,皆为官窑,受限于此,技法难有突破。反倒是磁州窑,汲取民间之智,不断推陈出新,为后世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同此瓷,原型不过是常见梅瓶,因独具水墨风格,摇身一变,成为经典之作。
04北京故宫博物院
南宋 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
尺寸:口径23.5厘米
在瓷器纹饰上,鱼元素也极为常见。如同此洗,折沿,弧腹,圈足。内底贴塑双鱼,外壁刻凸菊瓣纹一周。这其中,双鱼纹最为生动,与粉青釉交相呼应着,能使人感受到双鱼交错盘旋的动态感,仿佛它们一不留神便会跃瓷而出。无论工笔与写意,皆生动传神,令人动容。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中的吉祥释义,横跨千年,照样毫不褪色。“鱼文化”更是担任起祈福文化中“挑大梁”的角色,它被用于风水,助运势“风生水起”,也用于日常琐碎,单为图个吉利。前人前朝已是过往云烟,时光无法回溯,我们却能透过此洗,触摸南宋风貌。
名称:南宋 龙泉窑双鱼洗
来源: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尺寸:直径15.6厘米
此盘施梅子青釉,堪称龙泉窑中的极品。梅子青釉胜于一般青釉,可与翡翠媲美,尤为难得,是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且稀有的釉色。南宋是龙泉窑烧造的巅峰时期,双鱼洗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个品种。此盘不仅釉色绝美,模印的鱼纹也十分清晰灵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05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尺寸:高32.6厘米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这种出戟尊存世量极少,十分珍贵。此文物被列入国家文物局2013年发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06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钧窑天蓝釉红斑碗
尺寸:口径9.5厘米
钧窑入窑前,瓷色及窑变彩斑均不可控,出窑万彩盖因于此。此瓷,其形,呈十花瓣形,表圆满之意。通体为天蓝釉色,仿若天空;其上,紫红彩斑,无序排布,似朝霞绚丽,于空中飘浮。蓝与紫错综相间,使瓷若精美画卷。钧窑特性,又使其皆为绝作,更显弥足珍贵。
07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 汝窑天青釉纸槌瓶
尺寸:高22.4厘米
“奉华”意指”奉华堂”,为刘贵妃的住处。宋高宗为表爱意,不惜将其收藏的汝瓷,均铭刻“奉华”二字。如今,世界范围内,仅剩两件刻有“奉华”的汝窑瓷器。此瓶,既为其中之一。汝瓷素来地位极高,给人的印象,虽精美至极,却仿若置于高台之上,令人瞻仰。而此瓶,因乾隆之诗,“奉华”之字,记载了宋高宗的缱绻情愫,瞬时变得鲜活起来。可以说,此瓶之“珍”,不仅在于汝窑之美,更在于奉华之情。
关于我们
古代艺术品收藏专业委员会隶属于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于2016年7月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宗旨】保护民间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古代艺术品收藏知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收藏领域健康发展。
【目标】汇聚精英,探究珍宝,共建藏界新生态。
【理念】以学术引领收藏,以专业助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