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除了最常见的蓝天白云新山城堡和朝圣者外,还有一幅风景壁画。
这是我们在西藏旅游最常见的风景,但也往往最容易忽视。一般在寺院,宫殿,府第,民宅,驿站,旅店等地方的墙壁上,但寺院往往是壁画聚集之所。对于西藏的向往,不仅仅是自然风光,还有它的人文艺术魅力。古老的寺院,往往是虔诚的朝圣者一生中都要光顾的圣地,一座大的寺院往往有数十个到数百个殿堂,每个殿堂和其周围走廊的墙壁,天花板等处均涂满了壁画。不论是以花鸟走兽,还是神秘图腾或经文,这些壁画既是宗教人文也是艺术文化。
壁画画技丰富多变,而且复杂,必须严格依照佛法规定,画法多采用单线平涂,成像庄严肃穆,体态均为。因此,每一座寺院的壁画都不是凭空想象,也不能随意乱画。壁画的题材比唐卡广泛,多了一些反应征战,劳役,修建寺庙的故事画和民俗画。
去过大昭寺的朋友应该会发现大昭寺保存完好的壁画就是文成公主进藏宣传盛唐文化的业绩,也因此保存了唐代的壁画艺术。
但是西藏壁画的一开始形成是源于洞穴壁画,后来继承了苯教的浪漫主义,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在松赞干布时期,西藏壁画从洞穴壁画发展到汉式和尼泊尔式画派,这与这个时期修建大昭寺有关。元代时,萨迦王朝统一西藏,大力修建萨迦派寺院,因此西藏又发展到另一个新的阶段。
壁画的形成在历史的长河里,可以从今天遗留下的各大寺院里可以看到,比如格鲁派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萨迦派的萨迦南寺,噶举派的楚布寺,噶当派的热振寺,乃塘寺等,因为不同教派寺院的壁画又分化成许多不同的派别,比如勉唐派,钦则派等。其中勉唐派画风在今天的八廓街上的壁画唐卡店里还可以看到,店的门口特地挂着牌子写着“勉唐派”。
但画师往往依仗着这样的派别,所卖出的一幅唐卡价格不菲,随随便便的一幅卷轴式唐卡都要上千至万,哪怕是流水线上生产来的。如今纯手工绘制以丝绵的唐卡十分少见,而且价格昂贵,多是遗存,民间很难碰到。
但不论是壁画还是唐卡,都离不开一开始的绘画过程,西藏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在四五千年前,西藏的艺术先河就已经开辟。昌都卡若和拉萨曲贡文化遗址中所出土的彩陶器和陶器上的装饰纹就可以验证这一点。
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西藏壁画,唐卡都散发着佛教的气息,而最先开始的绘画艺术也就是在佛教这一块得到兴起和发展,从而佛教壁画继而发挥。有四个阶段可以解读西藏壁画在宗教这么一块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在公元7~9世纪,吐蕃王朝时期修建的百余座寺院的墙上都有壁画,但因为朗达玛灭佛,战乱和自然灾害等缘故,壁画几乎毁尽。如今可以从布达拉宫法王洞,大昭寺和山南桑耶寺里残存的吐蕃时期的壁画中找到或感受吐蕃绘画艺术的神韵。
第二阶段是在公元12世纪左右,也就是朗达玛灭佛100年后,佛教再次复兴,并形成许多宗教流派,也就是这个时期壁画艺术得到重生和兴盛。到了公元15~16世纪,也就是第三个阶段,壁画艺术达到繁盛期,这个时候出现各种画派,风格各异,主要画派有门孜派,门萨派等。进入公元18~19世纪,壁画在这第四个阶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潮。
所以,在今天的寺院,宅院府第等所看见的壁画都已经是很成熟,并得到新的发展和改变。然而壁画只是其中一部分的绘画代表,最深得游客和收藏家喜欢的还属于唐卡。
这在拉萨的八廓街随处可见,价格不等,最便宜的一幅手工唐卡120块钱左右,尺寸一般为方形,虽然图案经文复杂,但由于出于学徒之手,都不会太贵。但一幅好的唐卡,从技艺到画师到年代,其价格不可估量。
最开始的唐卡装裱成卷轴式的,通常绘于布帛和丝绢之上,悬挂于寺院殿堂中,也方便卷起带在身边。古代的西藏,牧民为了随时供奉,就会选择卷轴式唐卡。随时随地扎营帐篷的时候,就会挂出唐卡,这种唐卡兴起在松赞干布时期。
唐卡一般分“国唐”和“止塘”,“国唐”是用丝绢面料制成,”止唐“是用颜料在布料上绘制。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风俗画等等,但最常见的还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一周。
这也是在八廓街街铺里遇到的最多的唐卡题材,虽然卷轴式唐卡可能多为流水线上生产,但一般布料或纸上所绘的唐卡多是手工,如今也是最常见,许多店铺里就坐着两三个画师在绘画唐卡,但价格不菲。
如果想要看到真正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唐卡壁画,建议去布达拉宫,大昭寺,以及桑耶寺,扎寺伦布寺等。但在一些藏人的家里也会看到古老的唐卡,多为卷轴式,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