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是举行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一般挂在法会内端。
山西博物院珍藏有一套明代水陆画,原藏于右玉县宝宁寺,这堂水陆画共计139幅,均以细绢为地,用淡红和黄色花绫装裱,除几幅大佛像外,均高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共绘诸佛9幅,菩萨10幅,明王10幅,十六罗汉8幅,上堂共计75幅,下堂61幅,整体保存完好,绘制精美绝伦,卷幅浩繁,洵为神品。有学者认为是由明代的宫廷画家所绘,整堂画作无论是笔法、着色、制式及规模,无不体现了高超的工艺和画技,堪称中国现存水陆画中的极品之一,其中,佛、菩萨、明王及各路天人宝相庄严,令人起敬。阿弥陀佛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阿弥陀佛是中国民间最有影响、知名度最高的佛之一。佛经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名号有十三个之多,常用的有“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用“阿”意为“无”,“弥陀”意为“量”。阿弥陀佛位于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左右胁侍,合称“西方三圣”。据《无量寿经》云:凡至心发愿求生弥陀净土者,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必定亲自前来接引往生,故又名“接引佛”。
八大金刚诸神众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
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代密教的充实发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传至今日。
佛教中的金刚为“金中之刚”之意,譬喻坚固、锐利、无坚不摧。
其形象是手执金刚杵(杵是古印度兵器)守护佛法的天神。
毗卢舍那佛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佛教认为,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以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为应身,因佛具有此三种德性,三身即成一佛,一佛具此三身。与此相应,又有“三身佛”之说。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毗卢舍那佛即法身佛,象征佛法无处不在。
天藏菩萨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正中绘天藏菩萨,双手合十,袒胸跣足。
飘带长裙,璎珞披体,
立于青莲之上,
两旁侍女羽衣飘带,执幡站立,颇具虔诚之态,
整幅描绘细致入微,
人物线条流畅柔和,显现出一派雍和法相。
天龙八部诸神众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天龙八部”为佛教术语,他们都是“非人”,所谓“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天龙八部”是佛教所说的护佑佛法的八类天神,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伽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迦。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大威德焰发德迦明王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十大明王之一,是妙吉祥菩萨的化身,曾发愿成就火光三昧作如来力士,为如来降伏魔怨,啖尽秽迹,故又称“火头金刚”、“秽迹金刚”。
“大威德”,密宗泛指具有大威德的菩萨:“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是密宗佛、菩萨的化身,是为了教化贪婪、愚昧的众生而示现的忿怒威猛相;是以佛菩萨的智慧之光明,破除众生愚痴烦恼之业障,故称明王。
密迹金刚等众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密迹金刚即佛的护法神,又称“夜叉王”,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七天王。
在造像上,一般为头戴宝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刚杵,作愤怒相。
在中国古小说中则说郑伦、陈奇死后封神,称哼哈二将,或称为金刚力士。
四大天王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俗称“四大金刚”。 传说在世界中心须弥山的山腰,有座犍陀罗山,其四峰之上,各有一天王护持天下。
东方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护持东胜神洲。“持国”为慈悲为怀,保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国土,故名东方持国尊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名“毗琉璃”,护持南瞻部洲。“增长”中国僧众解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正法,故名南方增长天尊王。
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护持西牛贺洲。“广目”据中国大乘佛教僧众云“能以清净法眼观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护持众生”,故名西方广目尊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护持北俱芦洲。“多闻”为帝释天之外臣,以能护持世间故,又称护世者,因其常护如来道场并闻法,故名为“多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
注一: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二: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