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中国首部大型原创24幕民俗演出《二十四节气》"处暑"播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代表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季节、气候、现象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凝聚了古代科技人员和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习俗和文化积淀,沉浸了中华民族绵长深沉的浓郁乡愁,不仅是我国古代农事生产和人们衣食住行的指南,也对民俗民风、养生保健、婚丧嫁娶、祭典祭祀、古代建筑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与大自然的联系日渐式微,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依赖和体验也渐行渐远。

在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主办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全力支持下,北京民俗博物馆把二十四节气及其承载的知识体系、民俗文化,作为馆藏重要内容,成为对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重要载体。成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有力举措。

中国首部大型原创24幕民俗表演《二十四节气》,是由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文艺中心团队编剧、导演、策划执行。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出演。通过歌舞、戏剧、曲艺、诗乐等及创新性形式,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气候、物候、故事、习俗等给以立体的、艺术的生动展示,使其成为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民俗风情画卷,成为波诡云谲气候物候气象变化大观,成为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的精彩诠释。

中国首部大型原创24幕民俗演出《二十四节气》共分24幕、逢节气当日首演。每幕时长40至50分钟。呈现在舞台上的168部作品、72场情景表演、150段画外音、近千余首童谣、谚语等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一节气特点、大江南北的不同习俗、农事、民俗、花艺、物候、气象、地理、建筑、食俗、祭祀、种植、养生等反映了二十四节气与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人们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的生产、生活、生存的息息相关。

《二十四节气》民俗演出"处暑"一幕由歌舞对话《二十四节气歌》、节气农具舞《处暑》、情景《处暑说习俗》、情景歌舞《走进七夕》、女子民俗歌舞《乞巧》、情景《处暑说农事》、道具舞《稻谷熟了》、二重唱《兄妹打枣》、情景《习俗与花》、花信风舞蹈《葵花向阳》,敬请关注。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中国大舞台》栏目于2022年07月6日至2022年07月16日首播、重播。播出时间:周三20:00:00、周四02:00:00、周五12:00:00、周日20:20:00、下周六02:20:00。欢迎收看。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